02.27 10年前的電腦現在還能用嗎?

無憂花開2028


十年的電腦也就是說2010年左右。如果只是輕度辦公,那麼其實還是可以使用的。不過確實在不升級任何配置的情況下,需要有一定的耐性。

對於碼字類的辦公來說,對電腦的整體配置性能要求並不是很高,和現在的電腦也並不會有太大的不同。不過個人認為還是有一些配件有升級的必要,使用小的成本就可以使自己的碼字體驗得到提升。

首先是內存的容量,如果你的電腦內存容量已經是4G,那麼可以不用管它,否則建議升到司機或者以上。其次,建議把原來的機械硬盤更換為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這樣可以使整機的開機速度和軟件的響應速度加快。


風來了156


10年前不就才是2019年或者是2010年嗎?辦公用,不想讓大家笑話的是,我家裡臺式機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不是銳龍的就是酷睿I5六代,但是辦公室的電腦目前用的是E5200的CPU。知道嗎這個CPU是我上大三的時候發佈的一款CPU距今天快十二年了,但是我就在用它每天處理著大批量的word文檔和EXCEL表格以及還要用PS做一些圖啥的,網頁嘛多少還能打七八個同時使用,但是基本上2G內存在這種狀態下基本彪紅了,然後就是各種卡頓接踵而來,想要在繼續工作下去我需要關閉一些打開的應用,然後接著再使用,這就是我當前辦公的一種窘態。

當然10年前也有比較好的配置,至少09年的時候I5 750的CPU配上當年的超高配置4GB內存條即使是安裝win7到現在也能流暢辦公沒有太大問題。包括當年AMD的翼龍系列的CPU當年也是非常火熱的。因此當年的老機器放到現在如果配置是當年的高端電腦在現在辦公室沒任何問題的。但是如果是當年的主流配置,那放到現在著實不夠看的。

但是10年前的老機子想要獲得第二春,可以更換下固態硬盤,內存可以增加到8GB,CPU如果能升級儘量升級到同系列的高版本,這樣下來花不了幾百塊錢,帶來的性能是實實在在的,我相信滿足辦公絕對沒有問題。


程序小崔


說實話十年的電腦先不說用,就係統這一塊都是問題,即便是系統可以能夠開機,機器也會卡的要命,真的會把你逼瘋。第一臺電腦是組裝的當時只主機就花了兩千多,比市面上配置高好幾個等級,當時也沒網就學一些基礎的東西,過了五六年才用上網絡,開始還可以玩的也少,就這樣到了第十個年頭,各種問題都來了開機慢 卡頓 死機。最後逼得沒辦了又重裝了一臺,現在的電腦已經是第三臺了。



楷達爾魏


我的thinkpad sl400是2009年一月份買的,到現在已經用了十一年了,一直辦公使用,不玩遊戲,買時是Vesia系統,後來改裝win7,現在是WIN10,一一年的時候加了一根2G內存條,15年的時候加裝一塊128G的固態硬盤,日常辦公無壓力,只是時間長了,屏幕有些發暗了,準備一直會用到它退休那天。


Wesida


當然能用!如果你是臺式電腦,達不到你日常需求可以某寶淘點舊顯卡內存硬盤這樣零件換上。如果是筆記本那也只能看看視頻,簡單辦公,玩大型遊戲是不行了。我家這檯筆記本是我08年年底買的,到現在已經用了12年多了。現在只能在家簡單辦公和看視頻。而且剛買前三四年都是24小時開機掛遊戲做商人的。之後三年用來跑圖。目前除了換過一次鍵盤,還是我不小心碰倒水杯造成的。其他部位毫無損壞。雙核,320硬盤,2.4Hz,P8600好像?不過當時國內貌似還沒有雙核320硬盤的筆記本。當年是在日本買的,索尼。



SZJ27970155


可以,只要往期使用的環境不是特別惡劣,一般沒問題,系統可以用XP,其實win7優化的就很好,建議你換個固態硬盤。一般家庭影音娛樂還是沒問題的。我還是11年的海爾臺式機,當年才花了2100,現在就加了一個固態,機械的當移動硬盤了。現在用的win7,64位系統。年前用了一段時間win10,用起來倒是沒問題,就是老是系統更新,也不能關閉,然後又換回win7了。玩穿越火線還是沒問題的。當然也是偶爾玩玩了,以前CF才400多MB,現在都10GB了。


妙酒回春l


10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電腦,那時候的主流CPU還是英特爾的酷睿i5-750,AMD那時候的弈龍也算是一個性價比熱門選擇,主流內存容量大約在4G左右,個別高端用戶會配備8G內存,顯示器基本在21-23寸為主,硬盤仍然是機械硬盤的主流,固態硬盤只存在於少數發燒友的電腦中,即使是64G價格也是相當不菲的。

如果我們就拿i5-750+4G內存+500G機械硬盤的典型主流配置來說,拿到現在其實還是可以滿足基本的辦公文字工作的,上網、聊天看視頻啥的也沒有問題,最多就是流暢度上會差點事,但是稍微忍忍絕對能應付。如果你需要玩遊戲的話,那時候的顯卡是基本淘汰了,除非玩那個時代的遊戲,否則還是儘快淘汰吧。

所以說,這幾年電腦硬件的發展其實是放緩了很多,業界都把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手機行業了,所以即使是10年前的主流級配置也足以滿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辦公更是沒問題,只要別涉及到內容創作和較新的遊戲運行就沒問題。不過我個人建議,即使是十年前的電腦,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最好還是配備一塊固態硬盤,確實能帶來很高的體驗升級,畢竟現在固態硬盤價格也不貴,四五百元就能買到500g容量,辦公的話完全可以替代之前的機械硬盤了。


嘟嘟聊數碼


可以使用,如果電腦配置較低,需要進行升級

10年前的電腦在當時可能配置不錯,可以流暢運行軟件。現在隨著電腦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一些軟件運行所需要的電腦配置也有所升高,軟件運行時佔用的系統資源相比10年的軟件運行時佔用的系統資源增多。以前的電腦在當時可以流暢玩遊戲,相對現在而言以前的電腦配置較低並且遊戲運行所需要的配置升高,幾乎不能流暢運行大型遊戲。

以前的電腦用來辦公家庭娛樂還是挺不錯的,但是玩遊戲就有點勉強。如果電腦配置較低,運行軟件比較卡,可以對電腦進行升級,升級內存條和硬盤。將電腦內存升級為4G,如果主板支持可以將內存升級至8G,將電腦硬盤更換為固態硬盤。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盤快,使用固態硬盤可以提高開機速度和軟件的響應速度,注意將系統和常用軟件安裝在固態硬盤中。

電腦系統建議安裝Windows7專業版或者Windows10企業版ltsc,Windows10企業版ltsc非常簡潔,沒有Windows10系統內置的應用商店和語音助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較高。


科技一小生


10年前的電腦還能再戰嗎,如何升級才能挽救你家的老電腦?

你的電腦用了多少年,還能再戰嗎?在這智能時代,電腦更新換代雖然沒有手機快,但變化也是很大的。相信很多夥伴們的電腦使用3-5年後,就有換掉的衝動了。

但換新的舊電腦不用又可惜,使用這麼久也有感情了,但不換,運行速度有時讓人發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挽救你的老電腦?

我的電腦是10年前花了5000多DIY組裝的電腦,單運行啟動幾乎要1分鐘,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電腦中安裝軟件的增多,電腦是越來越慢,讓人抓狂。最近用較經濟的方法對這電腦升了一次級,運行速度提升了n個檔次,貌似又可繼續用幾年了!其實這次升級主要是入手了一款雷克沙(Lexar)NS100系列 512GB SATA3 固態硬盤作系統盤,讓這老電腦開機只需10幾秒,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開箱外觀

Lexar NS 100包裝比較簡潔,採用掛式盒裝,正面印有SSD的渲染圖,最上面是Lexar Logo和產品型號、尺寸等。

包裝背面有相關說明、讀取速率及相關的安規認證等。

將包裝打開,裡面採用吸塑盒包裝固定,兩邊留有手指拿取的空缺位方便拿取,吸塑包裝可有效保證運輸中的品質。

Lexar NS 100比較輕巧,尺寸為:100.2 mm x 69.85 mm x 7mm,重量只有34g,因此可以裝入空間緊湊的筆記本中,還可與硬盤盒組合作為移動硬盤隨身攜帶。

此固態硬盤背面有4顆螺柱供安裝,另有Lexar NS 100的Logo、型號、輸入輸出參數及相關的FCC、CE等標識。

側邊採用SATA3接口及電源接口,可以向下兼容SATA2的老主板。

內附的說明書採用多國語言,從裡面可以看出,此固態硬盤3年質保,另還有相關的注意事項。

安裝

其實安裝也比較簡單,首先將Lexar NS 100 SSD固態硬盤裝入機箱的托盤,然後用螺絲固定。

然後將SATA的數據線插上主板的SATA接口(此主板為07年的主板,主板型號為P5KPL-E,SATA接口是SATA 2接口),連接Lexar NS 100 SSD固態硬盤的SATA接口,插上電源即可。

使用體驗

安裝好固態硬盤後,就直接安裝系統開機,由於512GB的存儲較大,故進行分區,將系統盤分成250GB,此容量作為系統完全夠用了,到底此固態硬盤的性能如何呢?下面我們用幾款常用的軟件實際來測試看看!

測試電腦為華碩P5KPL-E主板,接口是SATA2接品,系統為WIN XP系統,另用測試軟件為CrystalDiskMark 5.5/0,,實際測試讀取速度為243.5MB/s,寫入速度為244MB/s,電腦開機的速度提升到12秒左右,相比之前近1分鐘的開機時間提升明顯。實際多個網頁的打開運行也比較流暢,右鍵刷新也不會轉圈圈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之前的機械硬盤的讀取速度,實際測試讀取速度為34 MB/s,寫入速度為33 MB/s,相差近10倍,終於知道電腦慢的原因了。

為了進一步驗證此固態硬盤的運行速度,故將其連接到SATA3接口的電腦中測試,從下面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出,讀取速度高達562.7MB/s,寫入速度為530.1MB/s,完全將此固態硬盤的性能發揮出來。

另外,此固態硬盤配合硬盤盒作為移動硬盤,首先將移動硬盤拆開,將固態硬盤直接裝入插上插座,裝入外殼鎖上螺絲即可使用。

此硬盤盒採用USB3.0的接口,因此速度也會大大提升,下面我們來測試一下實際情況如何。

用測試軟件CrystalDiskMark 5.5 測試USB3.0的讀寫速度,實際測試讀取速度為186.8MB/s,寫入速度為170.8MB/s。後面換到USB2.0接口測試,讀取速度只能達到40MB/s。因此作為移動硬盤用USB3.0接口連接使用,完全可滿足大家的需求。

從以上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這個性能數據對於日常使用已經完全足夠。Lexar NS 100 512G固態硬盤可將你的電腦提升到一個新的等級,讓你的舊電腦容光煥發。現在固態硬盤的價格再也不像當初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據調查,玩遊戲的80%的夥伴,均有在自己主機裡安裝一個固態硬盤,來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因此從固態硬盤入手升級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而且相對機械硬盤,固態硬盤有讀寫速度快、質量輕、靜音、防震抗摔不易損壞等優勢。


三年起步


十年前的電腦肯定是可以用,但是能滿足什麼樣的用途需要實際情況來定。大概猜測一下,十年前電腦的大概配置如下:主板是G31或G41,支持DDR2 800的內存最大4G,CPU應該是INTEL酷睿雙核的,雙線程 E3200,5400等類型的,硬盤是SATA 160G或320G的,這樣的配置可以把內存升級到4G,硬盤換成SSD硬盤,還是很好用的,孩子在線學習,訪問網頁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不想升級硬件,可以直接將系統改成DEEPIN的LINUX桌面系統也可以使用,流程度也不低,但軟件兼容性有些差,QQ ,微信,淘寶,瀏覽網頁看視頻 ,WPS辦公都沒有問題。現在賺錢不易,稍微升級升級都能用,而且現在用手機的頻率遠遠高於電腦的。要是打遊戲或者繪圖等工作,十年前的老電腦肯定是滿足不了現有軟件需求的。[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