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看待疫情期間,企業捐贈機器人?

kana11


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碧桂園將繼續響應科學防疫的號召,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集合尖端的研發力量,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開展。碧桂園集團黨委號召公司黨員積極參與抗疫工作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由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全自主研發,經過順德名廚團隊全程把控指導,實現了一種自動烹飪煲仔飯及售賣的機器人系統。一臺煲仔飯機器人能同時烹飪36個煲,1小時能完成近120份煲仔飯,能夠24小時運作;通過掃碼下單,全程實現自動無縫銜接烹飪,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能夠降低人與人接觸而造成交叉感染風險;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由工程師定期進行消毒清潔。

2月16日,由碧桂園捐贈的首臺煲仔飯機器人,在位於武漢的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醫療點正式投入使用。“哇,這個厲害!”未來感十足的煲仔飯機器人出現,引起不少醫護人員的好奇和讚歎。醫護人員通過掃碼免費下單後,機器人啟動機械臂上下忙碌,短短几秒鐘,一份熱騰騰的煲仔飯從取餐口推出。“這麼冷的天氣,我們能吃上一口熱飯,真的挺開心的!”隔離點吳護士說,從年前到現在一直在崗,沒有回家,這口熱飯真的讓她“想家了”,“吃的是熱的,心裡更加暖和。”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防疫期間,由碧桂園全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將24小時為隔離點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機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間斷運作,一臺煲仔飯機器人能同時烹飪36個煲,1小時能完成近120份煲仔飯”, “爸爸媽媽都是醫生,目前都在武漢,我想和他們一起並肩奮戰!”此次馳援武漢安裝調試機器人突擊隊員之一、95後小夥代少立說。他的父母1月22日就已奔赴武漢防疫一線,當他得知集團要向武漢捐贈煲仔飯機器人後,立馬打電話向項目負責人申請,加入到了隊伍中,成為像爸媽一樣的一線防疫人員。有網友感動地留言表示:“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機器人最佳應用場景’。”


兕兕


2020年的新春將成為一個獨特的記憶,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原本熱鬧非凡的春節,顯得格外蕭瑟,疫情前線物資和人員短缺牽動著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的神經。宅在家裡天天刷著抖音,被央視一條超百萬的視頻給鎮住了,碧桂園居然為武漢一線防疫人員送上一臺煲仔飯機器人!!!


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碧桂園利用自身優勢,集合多方面資源,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開展。為了讓超負荷工作的醫務人員吃上熱乎的飯菜,碧桂園集團黨委號召公司黨員積極參與抗疫工作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由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全自主研發,經過順德名廚團隊全程把控指導,實現了一種自動烹飪煲仔飯及售賣的機器人系統。


2月16日,碧桂園捐贈的首臺煲仔飯機器人在武漢投入使用,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終於吃上了吃到熱騰騰的煲仔飯。這部充滿暖意的煲仔飯機器人也給抗疫一線的“戰士”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溫度。



都說科技改變生活,在疫情面前,這樣的科技成果更顯偉大。據說一臺煲仔飯機器人能同時烹飪36個煲,1小時能完成近120份煲仔飯,能夠24小時運作;通過掃碼下單,全程實現自動無縫銜接烹飪,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能夠降低人與人接觸而造成交叉感染風險;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由工程師定期進行消毒清潔。作為碧桂園三駕馬車之一的機器人業務在這次疫情中發揮大作用,也為未來商業地產發展帶來新的變化。


如果疫情是一場危機,那麼這裡面蘊含的“機”將是科技為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未來。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希望碧桂園將繼續響應科學防疫的號召,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集合尖端的研發力量,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開展。


珠珠007


我這幾天關注疫情消息,看到碧桂園捐贈的煲仔飯機器人為隔離點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

前線的醫護人員多實行輪班制,常常錯過飯點。“吃到熱乎的煲仔飯,心裡更加暖和。”隔離點吳護士說,從年前到現在一直在崗,沒有回家,這口熱乎的煲仔飯讓她倍感溫暖。

真的好感動噢,現在就是為了防止人和人的接觸,那由碧桂園全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從加熱、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個過程都是無人、全自動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員接觸而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

碧桂園除了捐款捐物外,還大力開展全球物資採購,運抵防疫一線,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醫護人員也奔赴武漢一線。同時,碧桂園服務採取了精準舉措防控疫情,各分公司、核心聯盟企業還通過提供住宿保障、捐贈果蔬、減免租金等舉措支援各地。


昌城市圈


實實在在,用科技推動社會發展。

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全自主研發,實現了一種自動烹飪煲仔飯及售賣的機器人系統;高溫烹飪的菜品出餐只需要15秒,這款煲仔飯機器人讓武漢抗疫前線醫護人員24小時吃上了熱乎飯菜。點餐只需自助掃碼取餐,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繼1月碧桂園旗下Foodom機器人中餐廳在廣州首次亮相,2月14日下午,碧桂園捐贈的首批全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運抵武漢。

一臺煲仔飯機器人能同時烹飪36個煲,1小時能完成近120份煲仔飯,能夠24小時運作;通過掃碼下單,全程實現自動無縫銜接烹飪,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能夠降低人與人接觸而造成交叉感染風險;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由工程師定期進行消毒清潔。

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碧桂園將繼續響應科學防疫的號召,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集合尖端的研發力量,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開展。


西瓜甜世界


疫情期間,武漢市許多餐飲企業已暫停營業。

當前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隔離點缺乏餐飲供應,配餐需求急迫。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多實行輪班制,常常錯過飯點,或者只能吃冰冷的快餐食物。機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快捷高效,無人化出餐將大大減少人員接觸,降低傳染風險,可以較好地滿足隔離點的配餐需求。科技的進步正不斷衝擊著各行各業,也給我們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時帶來更多的思考。2019年,碧桂園提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如今,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已成為碧桂園高科技產業版圖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見,機器人目前能夠幫助人類做繁重、危險的工作,也將幫助人類更好地應對飢餓、疾病、疫情等。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碧桂園還將繼續利用自身優勢,集合多方面資源,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開展。


龍先生旅行日記


疫情對所有企業而言,都是一場大考,有的企業在危機中消失,而有的企業則能抓住機會,更上一層樓。

捐贈機器人的企業,大家都知道是碧桂園,它的煲仔飯機器人在前線為醫護人員提供“零接觸”式的供餐服務,大大降低用餐時人與人接觸導致的感染風險。拋開現象看本質,捐贈機器人的背後,是什麼呢?

我認為,這是碧桂園向全社會發出的一個信號。作為傳統意義上的大型房企,已經開始多元化佈局,向高精尖技術型企業邁進。其實,碧桂園自2018年起就開始佈局高科技產業,成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目前其研發的建築機器人已經逐漸開始應用到建築工地上;餐飲機器人方面,其機器人餐廳也在廣州面世。這次餐飲機器人支援抗疫一線,無疑又是碧桂園機器人產業交出的一份滿分答卷。

多元產業佈局,是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這片藍海面向的是所有企業,抓住這個機會,就有更大的可能性贏在未來。


荷包蛋2019


2月14日,碧桂園集團向武漢捐贈的首批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抵達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為這裡的醫護和隔離人員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

據瞭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許多餐飲企業已暫停營業,碧桂園從武漢漢南區紅十字會獲悉,當前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缺乏餐飲供應,配餐需求急迫。

碧桂園捐贈的煲仔飯機器人擁有36個煲位,1小時能完成100份-120份煲仔飯,可實現24小時無接觸式循環生產與配餐。

疫情當前,隔離點醫護人員高強度工作,飯點不正常、吃冰冷快餐是常事,機器人隨時提供熱飯,既解決了醫護人員吃飯問題,也大幅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自2018年起,碧桂園致力於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其中,機器人餐廳已正式營業;此次隔離區的煲仔飯機器人是一次始料未及的最好的應用場景。


金陵美食家


疫情期間,武漢市許多餐飲企業已暫停營業。碧桂園從武漢市漢南區紅十字會獲悉,當前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隔離點缺乏餐飲供應,配餐需求急迫。有關負責人介紹,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多實行輪班制,常常錯過飯點,或者只能吃冰冷的快餐食物。

機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快捷高效,無人化出餐將大大減少人員接觸,降低傳染風險,可以較好地滿足隔離點的配餐需求。

為了讓超負荷工作的醫務人員吃上熱乎的飯菜,碧桂園通過國強基金會向武漢捐贈的首臺煲仔飯機器人於2月14日運抵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組建的6人衝鋒隊也隨設備同期抵達,儘管到達當地後遭遇大風大雪等極端天氣,他們還是馬不停蹄地進行安裝和調試工作。


南三環上的白襯衫


碧桂園集團黨委號召公司黨員積極參與抗疫工作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由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全自主研發,經過順德名廚團隊全程把控指導,實現了一種自動烹飪煲仔飯及售賣的機器人系統,這就是國家倡導的科學防疫。一臺煲仔飯機器人能同時烹飪36個煲,1小時能完成近120份煲仔飯,能夠24小時運作;通過掃碼下單,全程實現自動無縫銜接烹飪,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能夠降低人與人接觸而造成交叉感染風險;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由工程師定期進行消毒清潔。這樣成功減少了因接觸感染的風險。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碧桂園將繼續響應科學防疫的號召,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集合尖端的研發力量,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開展。


喵兔子喵


這次疫情很多企業都捐贈了自家的機器人,用於抗疫,以醫療機器人為主,但在這其中,有一家公司捐贈了煲仔飯機器人,非常有意思,讓一線醫護人員能夠吃上熱乎的美食,還杜絕了疾病傳染,這家公司就是碧桂園。給碧桂園此舉點個贊,既是支援疫區醫護人員,同時也是自身機器人技術的一次實戰考研。

機器人餐廳只是碧桂園龐大的機器人版圖中的一環

客觀來講,機器人這個產業門檻很高,前期投入非常非常巨大,不光是金錢和人才投入,還有大量的時間投入。要短期內儘快出產品,這個壓力還是很大的。

碧桂園的機器人公司建立時間不算長,但是資金和人才投入可謂巨大,龐大的博士團隊以至於新聞聯播都曾去碧桂園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採訪過。目前來看,碧桂園在機器人方面沒有選擇收購比較成熟的機器人公司,而是選擇自己建立團隊,逐步積累,這樣的投入其實更大,也因此碧桂園才會用如此巨大的人力財力去支持機器人產業。而碧桂園為什麼要選擇自建團隊,接下來說一說個人看法:

碧桂園目前已經有試營業的機器人餐廳了,但是碧桂園顯然不會安於餐飲機器人這個領域,真正的目標在於建築機器人和物業服務機器人,而這兩個產品,實現難度比餐飲機器人高了不止一兩個量級!同時,國內的機器人公司在這兩個領域也涉足不深,缺乏技術沉澱。

研發建築機器人和物業服務機器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大量的實用場景,如此複雜的機器人必須要依靠機器學習,而碧桂園自身有大量的在建項目和在服務的項目,這些項目,都會提供大量的真實數據,來幫助碧桂園開發機器人,這也是為什麼碧桂園不惜投入,選擇自建團隊研發。

建築機器人對於建築行業的改變,不僅僅是降低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夠實現標準化的高質量,這一點可以說是多年以來建築行業的痛點,國外已經有一些比較領先的建築機器人了,但是國內在這塊還比較薄弱,碧桂園算是為數不多的嘗試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物業機器人解決的痛點與建築機器人大體相同:目前國內勞動力越來越短缺,各家物業公司近些年明顯感覺到基層服務人員越來越難招;另外員工的素質良莠不齊,導致了物業服務水平很難實現嚴格的標準化。

那麼這幾個痛點的最佳解決辦法,目前來看就是物業服務機器人了。

在人口老齡化、出生率日益下降、國民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在不久的將來,從事低端重複性工作的人員必然會急劇減少,如果能夠有充足的機器人,那麼就等於擁有了不受人力市場左右的龐大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