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貓湯》這部動漫想表達什麼價值觀?

松金洋子


之前我在寫宮老的《起風了》中運用到了生態主義的角度去闡述《起風了》的主題,這次在對於《貓湯》的思考中,雖然主角是貓咪,但創作者同樣通過非人的主角形象映射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以至於我依舊還是想用生態主義的角度來闡述這部動畫。生態主義主要是通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三個方面來闡述。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短篇動畫的作畫監督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湯淺政明,也算是他的早期動畫作品。這部動畫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沒有聲優配音,主角沒有一句臺詞,對話的過程是運用漫畫對白的形式呈現,我想是為了不讓臺詞破壞他想傳遞給我們的價值。


2001年出品的《貓湯》是根據日本連載漫畫《Nekojiru Udon》改編的動畫電影,原作者橋口千代美在1998年自殺後,其丈夫山野一採用“Nekojiru-y”的筆名,繼續連載這部動畫。

就這部動畫中匪夷所思的畫面語言風格的鏡頭來說,絕不是給孩子們看的溫情之片,其中隱喻的成長中的暴力以及人類向自然索取無度招致懲罰,足以考驗成人對這個外部世界和內在自身焦慮性的指向的接納度。


我想這部動畫之所以這麼壓抑的一個原因或許也和原作者的心境有關,為什麼原作者會自殺,原作者是在怎樣的心境下創作的這部作品?


作為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動畫,真實含義本身藏在作品當中,無論如何解讀,卻都不足以真正揣摩到作者的真實意圖。但在這個方式下,卻可以讓我們對其中提到的問題深思與解讀。在這裡,沒有絕對意義上對錯,只有源於個人經歷和眼界的理解意義上的偏差。


01

人與自然:過度攫取與懲罰

這部動畫片在對人類於自然無度所求,從而招致懲罰做了相當殘忍的註解。我們從故事裡截取幾個片段來看人性對於物質世界的追逐中所體現出來的貪婪和無知,對自然、其他生物體,乃至對人類自身做出的無法挽救的毀滅性後果。


沙漠裡,貓姐弟在熾熱的毒日下幾近虛脫,貓弟只能在沙堆中挖掘可能存在的水源。幸運的是,水柱成象,水象將姐弟置於透明的體內暢遊。但無奈沙漠中水分流失過大,水象無法支撐太久就迅速衰弱。貓弟只能在沙漠裡不斷地挖掘水源,即便在貧瘠的沙脊上重新挖出了很多深坑,短暫地補充了水分,水象也未能堅持太久,最終消失。


在大鯨魚馬戲團裡,魔法師在表演切割美女支離破碎,唸了咒語使得肢體重組。在觀眾的要求下,魔法師將詞語意象變幻為實體的椅子和魚,但在弟弟要求魔法師變出黃金象時,魔法師的眼神是空洞且沉默的。

接下來,幕布被緩緩拉開,一隻透明的體內變幻無窮的巨大的鳥被眾人拉到舞臺中央。鳥的腳被一群壯漢用繩索牢牢地捆綁住,並在眾人的不斷拉扯下吐出各種奇珍異寶。亢奮的觀眾們因此瘋狂著,驚叫著,完全沒有意識到大鳥煩躁的情緒致使體內風大氣燥,黑水從腳部往上蔓延至全身,繼而衝破了頭頂, 瞬間淹沒了觀眾、馬戲團、小鎮,甚至全世界。


這裡是用了《聖經》中的典故,海水淹沒了世界,世界重回混沌,因為海水還有一種特殊的含義,象徵著新的生命。而動畫中所表達出來的就是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人類的貪婪之心無休無止,而其中的魔術師代表的正是上帝這一角色。他操縱了整個地球。


人們對自然的索取越來越無所顧忌。科技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酸雨、 大氣汙染、地質塌陷、重金屬超標、核輻射等問題。這部動畫只是將這些問題全部具象化成了上帝的樣板,包裹了更溫柔的外衣。


02

人與社會:異化的人與景觀社會

之前我在我寫的微頭條中提到過異化以及景觀社會的概念。景觀社會是法國學者居伊.德波講商品的“價值符號”進一步延伸,提出了“景觀社會”概念。德波認為,這些無數符號的堆積,使我們社會成為了“景觀社會”----全部生活本身展現為景觀的龐大堆聚,景觀應當被看作是一種行動化的,轉化為物質範疇的世界觀,


也就是一種轉型為客觀力量的世界觀,在這樣的景觀社會中,通過動員全部人類的使用價值並壟斷它的實現,交換價值最終佔據了上風,也就是說社會的本質往往難以尋覓,人在景觀社會中被一個個價值符號洗腦,最終也成為了景觀社會的一員,而這樣的過程就稱之為異化。

而動畫中貓弟弟就是一個不斷被異化的過程。異化主要表現在人的身體和心靈,以及異化的社會。 在動畫中,人的身體是可拆卸的,在大鯨魚馬戲團裡,在魔術師的幫助下,人的身體可以被剎成肉塊然後復原, 還有貓弟弟的手被咬斷後可以被老婆婆縫補而復原。還有街上的貓的身體是充氣的,拔掉氣塞就會幹癟,貓姐弟還遇上了想煮貓湯的男人,那個男人的頭腦裡面是精密的儀器。現代醫療界的發達使人們的壽命延長,卻也使得人類的進化越來越怪異。


在這個世界中,你能看到各種詭異的現象,而這些現象都是用一個個符號所包裹傳遞給貓弟弟的價值觀,它無法尋找到這個社會的本質。從貓弟弟在甲板上開始吃豬弟弟身體上的肉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這個社會傳遞給他的訊號。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豬弟弟身上的肉是劃分成區塊的,這是社會賦予了這頭豬以價值,你的價值就是劃分好身上的部位,而被人吃掉,死亡是你的唯一歸宿。而貓弟弟默認了社會賦予這頭豬的價值,也默認了社會所釋放的信號。也說明集體無意識下,個人在某些情況下對一些與道義相悖論的行為的認可和容忍,確實是違背常理的。

心靈方面的異化則體現在內心的邪惡,惡的元素在這部動畫中是很常見的,例如貓弟弟不想吃以糞便為食的魚,就隨意取用豬身上的肉,炸好豬排後還給豬自己吃,海水變陸地,因為沒有食物,豬的後腿肉都被吃掉,但它還要拖著貓姐姐和貓弟弟爬行,結果還是被貓弟弟用棍子打,不僅如此,連頭上被打而長出的膿包也被吃掉,後來因膿包過於難吃再次被暴揍,而茫茫然的貓姐姐也跟著貓弟弟揍豬,而豬在死前咬掉了貓弟弟的手。


貓弟弟表現出的惡也許來自於他的憤怒,可是渾渾噩噩的貓姐姐並沒有什麼理由行使暴力,這就是來自於本性中的惡,豬的反抗則是對暴揍的本能回應。貓姐姐身上的這種惡是在人類發展史上長期積攢下來的。人在最初的時候是善良的,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人類學會了自私,也學會了暴力,並將這種暴力一代代地遺傳下來,形成人本性中的惡。


社會的異化主要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動畫裡, 有一個片段講的是貓姐弟看到機械做的蝴蝶飛過,也看到不停勞作的機器人和伸出機械心以示友好的機器人。人工智能在不斷髮展,雖然暫時機器人還沒有自己的思想,受制於人類,但是終有一天,由於各種原因,機器會取代人類和動植物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物種。

海德格爾在提出“詩意地棲居”這一概念之後也提出“技術地棲居”,他說:“歐洲的技術一一工業的統治區域己經覆 蓋整個地球。而地球又已然作為行星而被算入宇宙的空間之中,這個宇宙空間被訂造為人類有規劃的行動空間。


詩歌的大地和天空已經消失了。誰人膽敢說何去何從呢?大地和天空、人和神的無限關係被摧毀了。” 海德格爾認為這種“技術的棲居”是不對的,違反生態的。人和社會的異化表明了人離原始的自然狀態越來越遠 。


03

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

在普里莫 • 萊維的《被淹沒和被拯救的》一書中提到,在極端的處境下,人性變得模糊,人的行為失去可辨的輪廓,絕大多數人都並不要麼是魔鬼般的害人精,要麼就是聖 徒般的受害人。無論是道德或行為,人都是生活在一個黑白不明的世界裡,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了曖昧與矛盾的灰色地帶。


馬戲團場景中,少女鮮血四濺、大鳥被虐,都無不說明暴力是人類的集體樂趣,二貓只是從眾者,而暴力如同家常便飯一樣是人類的本能;猥褻男在餐桌上拴住一隻鳥,任其兜圈子飛翔時灑上各種調料,然後點燃鳥變成款待貓弟的菜餚,但貓弟欣喜的眼神透露出它對這種罪惡絲毫沒有覺察;


小豬在船上被貓弟宰殺煎制,並在烈日下揹著姐弟二人行走在沙漠中,最終體力不支倒地,貓姐在喪失意識控制的狀態下,學著弟弟的樣子揮動手裡的木棍,狠狠擊打豬的頭部。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剩下什麼?利用,被利用;欺瞞,被欺瞞;奴役,被奴役;殺戮,被殺戮。總有一方手握屠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此簡單也如此脆弱。也說明在某種極端處境下,一種自我保護和求生的本能,是一種實用的、不受道德約束的自然本能,不是理性的選擇結果。羞恥心的消失,讓它們不再受文明社會倫理的約束,在另一個世界也許會令它們羞愧不已的行為,在這裡卻成為正當的一種規範。


04

其他想要表達的價值

對未來世界的悲觀


上帝加速了時間齒輪的運轉,貓姐弟進入到更加文明的未來的人類世界。它們坐著小船行駛在一片河流中,水中四處長著機器水草,一切冰冷、黯淡、寂然。一個機器人 看見姐弟,毫無表情的主動的打開胸腔,一顆機械心從裡面彈了出來,但是這種表達愛戀的方式,卻冰冷、空虛、不真切。


我想作者對於人性的不確定性衍生出了一種對愛的絕望,也對未來的悲觀。他認為人與人之間不存在溫度,利益是維繫他人之間的紐帶,愛的展現方式看似更直白卻也少了該有的溫度。

上帝的時間齒輪是機械的,沒有溫度,上帝每日漠然的操縱著這些齒輪的運轉與每日地球上的一切生機盎然的人類幸福形成對比。而我在看到機器人對姐弟兩剖心的時候就感受到了作者對人性的絕望,他或許並不需要感同身受,他也許也只是通過這部動畫向大家展示人性的不確定性和人性的惡,但他無力改變什麼。

對於現代工業社會的批判

《貓湯》裡有很多地方表達了作者的對生態問題的焦慮,例如因為天氣變熱而逐漸消失的水象,因為上帝的干涉而不再轉動的地球陷入無盡的昏暗。以及在貓姐弟踏上地球的齒輪上時見到的凝固了的血紅色海洋和擱淺的海豚,還有大大小小的蘑菇雲。


作者為了讓人們對自己所造成的罪孽有更深的認識,借用上帝的名義使時間齒輪前後撥動。把時間往前撥動時,貓弟弟變回嬰兒,人類變為手腳並用的類人猿,建築由高樓變為土房子,斷頭臺上的鍘刀升起,生物退化,炸彈從船上收回,跳樓的人們回到樓上,被車撞的人的回到沒被撞的地方,死刑犯還沒被槍擊,地球也變回那個藍色的美麗的地球。


或許作者認為對生命的回溯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途徑,這種生命的回溯決不是回覆到人類的矇昧時期,也不是對於工業革命的全盤否定,而是在工業革命取得巨大成績之後的當代對於自然的部分的回溯亦即部分地恢復自然的神聖性、神秘性與潛在的審美性。


李巨多


哇~這部動畫也是我七月份才看的,一週目的我看起來有點耐人尋味的感覺,不明就裡,但是能感覺裡面的黑暗和作者對大自然描寫的龐大,生物鏈,以及貓弟弟和貓姐姐之間的羈絆

作者就是把貓和人的位置調換了一下,在拯救姐姐的過程中,為了能保護自己,性格也在一步步的變化,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開頭貓弟弟在水中玩耍,差點被淹死,中間在馬戲團被“大自然”的海水所吞噬,中間流浪的時候遇見一個“殘暴”之人,想要吃掉它們,從這幾點就可以看出,水=湯,正好點睛之筆

這幅圖也是在沙漠裡,體現出了水的珍貴,可是貓弟弟把沙漠挖完了,水象也最終消失了

馬戲團裡被截肢的女孩,看的時候注意她的眼睛

其實片頭一開始,就是一個回憶吧,在貓弟弟很早之前在海邊吞噬魚眼,上帝就一直在注視著,他可以隨意撥動時間的齒輪,可以隨意玩弄人世間各種生物的生死

啊,對了,還有這隻小豬,你知道貓弟弟給姐姐吃的是什麼嗎?

還是自己去看看才能體會這些黑色幽默!

看過的同學不知道你們注意中間一個細節沒有,一輛火車和一個女人,定格在灰色之間,有很多人都說那是作者本人,因為製作這部漫畫的作者已經自殺了,臥軌自殺

能真正明白這部劇含義意義的人,可能就是作者自己和他的丈夫吧

這部作品也有TV版,但是沒有字幕,姐姐在tv版聽說是個刀子嘴,也很愛弟弟

tv版我沒有看,但是我前面介紹的內容是電影版的,只有30分鐘,不得不說,日本對人性的解析刻畫的入木三分


小妞次元壁


這是我一年前看的,具體記得的不太清楚了,但印象最深刻的有一個地方,貓弟為了填飽肚子,把一直在奴役的小豬,撕開皮肉吃掉了。

而這個時候,小豬拿起了一片自己的肉,也開始津津有味地咀嚼起來,我從這裡看到了人性的麻木以及任人魚肉的無奈,可是無奈並沒有用,於是就會漸漸麻木忘掉疼痛。是因為我淚點低嗎?看到這裡就哭了。

其實整部電影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社會的病態化,麻木化。試想,人們都不再思考,只是得過且過,這個社會會怎麼樣?

就像禾正綾的荊棘鳥裡講述的,正是因為充斥著妥協,衝突才更為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