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首例!杭州市檢察院提起野生動物保護民事公益訴訟

首例!杭州市檢察院提起野生動物保護民事公益訴訟


2月27日,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葉某等三人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案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浙江省檢察機關起訴的首例野生動物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間,葉某等三人單獨或分別結夥,在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野外山林,在禁獵期,採用自制火藥槍射擊、自制彈簧套埋設陷阱、夜間照明等方式,非法獵捕殺害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梅花鹿,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果子狸、黃麂、野豬、竹雞、野雞、棘胸蛙,均用於食用。經評估計算,被獵殺的野生動物共計價值人民幣48300元。2019年12月27日,三人因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狩獵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杭州市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葉某等三人非法獵捕殺害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破壞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其行為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八條、第十五條之規定,三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2020年1月22日,檢察機關在正義網上發佈訴前公告,公告期滿後,沒有適格主體提起訴訟,社會公共利益仍處於受損害狀態。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杭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判令三被告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人民幣48300元,並在省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保護野生動物”呼聲強烈。濫捕濫殺濫食野生動物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也給公共衛生安全帶來重大隱患,危及群眾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決定》。檢察機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追究濫捕濫殺濫食者刑事責任的同時,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進一步加大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的懲戒力度,以辦案警示和震懾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推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健康安全風險防範意識。


· 法條鏈接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三條第一款 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第十條 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製定,並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報國務院批准公佈。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科學評估後製定、調整並公佈。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製定、調整並公佈。


第二十條第一款 在相關自然保護區域和禁獵(漁)區、禁獵(漁)期內,禁止獵捕以及其他妨礙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活動,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發的狩獵證,並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


第二十四條第一款 禁止使用毒藥、爆炸物、電擊或者電子誘捕裝置以及獵套、獵夾、地槍、排銃等工具進行獵捕,禁止使用夜間照明行獵、殲滅性圍獵、搗毀巢穴、火攻、煙燻、網捕等方法進行獵捕,但因科學研究確需網捕、電子誘捕的除外。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併適用。


供稿 | 杭州市檢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