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國家權力的象徵,細說青銅鼎的功能及藝術特色

人類文明進化史上,曾經出現了以下四個時期:石器時代、銅石並用時代、青銅時代以及鐵器時代。而中國的古代人民,早在青銅時代便創造了獨樹一幟的青銅文化,青銅器的出現讓中國古代人民的生活由原始邁入文明。不但如此,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夏、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發展的第一個巔峰時期,隨著時間的流逝,古代人民對於青銅的冶煉技術愈發成熟,對於青銅器的圖騰紋案雕刻愈發美輪美奐。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步入了又一個高潮期。

青銅鼎作為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在春秋戰國時期時刻展現著其耀眼的風采,所以青銅鼎成為了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載物之一。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的起源、功能、以及藝術特色等等。

國家權力的象徵,細說青銅鼎的功能及藝術特色


一、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的起源

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中國古代的青銅器量大,精品多,並且藝術與科學價值極高。不但如此,青銅器的種類豐富,有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農具與工具、車馬器、生活用具、貨幣、璽印等等。而最初的“鼎”則是一種烹飪器具,在一些地方是用來煮肉以及貯藏肉類的。

但是後來青銅鼎又被用於重大場合上作為旌功記績的禮器。商周時期,等級制度嚴格,統治者需要用所謂的“禮”來維護其政治與權力。而在此期間,人們崇尚神明,祭祀成為了溝通人神的重要環節,因此統治者推出“鼎”這一禮器,所以青銅鼎又這樣成為了禮器之首。

春秋時期青銅鼎的形態和組合與西周晚期的幾乎相同,花紋和裝飾也沿襲著西周時期青銅鼎的特點,在西周時期,就有對青銅鼎使用數量的規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青銅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在等級秩序混亂的春秋戰國亂世,青銅鼎更是成為了統治者建立統治的必需之物。

國家權力的象徵,細說青銅鼎的功能及藝術特色


二、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的功能

(1)青銅鼎的日常生活功能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青銅鼎是青銅器中最重要的一種器具,青銅鼎與青銅爵一樣,不但具有日常生活功能,還具有政治功能。“鼎”作為一種青銅炊具,本來是古代的烹飪用具,相當於現代的家用鍋。因此青銅鼎在日常生活中,用來烹飪煮肉以及貯藏肉類。

那麼為什麼青銅鼎最終成為了象徵著國家權力的禮器呢?

《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鬚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又“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傳說黃帝一統天下後,曾鑄鼎荊山,後有龍迎黃帝以及眾人。包括大禹曾經收九牧之金鑄造九鼎在荊山的下面,用來象徵著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成為傳國重器。因此,後世稱取得政權叫“定鼎”。

而在奴隸制時期,鼎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表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

《左傳》宣公三年記楚莊王問鼎中原,更為人所熟知,皆表明了鼎這種器物在古代社會中特殊重要的地位。

所以,青銅鼎不僅是表明身份等級,更是國家權力的一種象徵。比如現流傳至今的“問鼎中原”、“三國鼎立”等等詞彙,就包含這種意思。

(2)青銅鼎的政治功能

在商周時期,統治者都將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從“大禹造九鼎”的傳說開始,青銅鼎被視為全國的重器,國家以及權力的象徵,“鼎”這一個字也被賦予了顯赫、尊貴的意義。而在一些典章制度以及冊封、祭祀等重大場合中,青銅鼎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禮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造青銅鼎,用來記載盛況。這種儀式直到現在仍然流傳。為了慶祝聯合國50年華誕,中國在1995年10月21日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象徵著和平與團結。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青銅鼎的文化內涵十分深厚,而它的政治功同樣發揮的淋漓盡致。

國家權力的象徵,細說青銅鼎的功能及藝術特色


三、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的藝術特色

(1)青銅鼎的種類

在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十分純熟,創造出的青銅鼎種類繁多,大體分為以下四種種類:圓鼎、鬲鼎、扁足鼎、方鼎。

在這四種青銅鼎中,鬲鼎和扁足鼎創造於商周時期,它們的形態與功能不適用於日常生活,因此鬲鼎和扁足鼎的使用時間非常短,並沒有形成一定的影響力。方鼎作為方形槽或長方形槽的四足雙耳容器,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

因此圓鼎是歷史上流行時間最長的青銅鼎式。圓鼎的基本形態是腹腔非常圓而深,耳小直立於口緣上,三足為錐形。在春秋戰國時期,圓形的青銅鼎已經成為了最主流的禮器,更是用來“明尊卑,分上下”的禮器。

(2)青銅鼎的藝術特性

在商周時期,工匠在青銅器上雕紋,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則改用印紋。印紋通過一種花紋模具,能夠多次連續使用,節省工作時間又能夠創造出精美統一的藝術圖案,是中國古代工藝領域上的一大進步。

在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頂上的紋樣構成上下左右連續四個方向,逐漸統一但並不單調。在裝飾的紋樣當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紋,顧名思義,沒長角的小龍纏繞疊壓;在此之外還有目羽紋,則將羽毛形狀的紋路做成眼睛形狀的;還有繩索紋,像繩索的樣子以及像貝殼一樣的紋路,總體來說,這些紋路都是由前朝各種野獸紋路的變形演變而成。

而在戰國後期,隨著冶鐵技術的發展,鐵製工具逐漸產生,這給了青銅器的裝飾一個十分便利的條件,鐵製工具可以在青銅器上刻畫精緻的紋路,此時的青銅鼎更加的精妙華美,而此時青銅器的裝飾從印紋發展到了劃紋,青銅鼎上的紋路因此體現了一個時代的藝術特徵。

國家權力的象徵,細說青銅鼎的功能及藝術特色


四、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的特點

1、青銅鼎大量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王室的衰弱,各諸侯國勢力不斷壯大,列國諸侯所鑄造的青銅器具不斷增多,而青銅鼎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各個諸侯為體現自身的權利,拼盡全力鑄造青銅鼎,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大量出現。

2、青銅鼎表面花紋逐漸精良。隨著各地區之間的不斷交流,青銅鼎的冶煉雕刻技術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統一,各種鑄造方式,比方說失蠟法的應用、模印法制範、鑲嵌工藝的進步,讓青銅鼎的鑄造技術更加成熟,從青銅鼎表面花紋的精良,能夠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

五、為何青銅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消失

無論是夏、商、周時期,還是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鼎作為禮器之首,是王權的象徵。那麼,為什麼在秦朝時期,青銅鼎的王權象徵意義便逐漸消失了呢?

秦朝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在秦朝之前,對於王權的定義並不準確。所有的統治者需要一件實物象徵著王權,這便有了青銅鼎的出現。而在秦朝建立之後,王權已經固定,秦始皇作為皇帝象徵著王權,這時候並不需要一件死物去象徵著權利。

因此從秦朝之後,青銅鼎更大程度上被視為一件尊貴的寶物。據《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竟將年號改為”元鼎”。這從另一角度上能夠看出,儘管青銅鼎不再象徵著權利,但它仍然在統治階級心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國家權力的象徵,細說青銅鼎的功能及藝術特色


六、結語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青銅鼎作為中國古代的禮器之首,是青銅器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原始社會時期,原本只是普通炊具,。但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鼎的性質發生變化,其中一部分作品製作加工講究起來,體量也加大了,實用意義逐漸減弱,逐漸成為權勢的象徵物。

青銅鼎的發展歷經了漫長的歷史,承載了古人的智慧與審美,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與精神。它的造型雄偉祥和,古樸端正,象徵著王權。

有史學家認為,青銅鼎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有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它充分體現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以及燦爛的文明,是舉世無雙的瑰寶。

參考文獻:《古代中國青銅器》《青銅鼎研究論述》

本文首發今日頭條,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