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導讀

他“怕死”,但他懼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國家花在他身上的25年培養資源。

新年伊始,剛剛過去的50多天,中國因新冠肺炎累計確認人數已達77262人,累計死亡人數已達2595人。在這其中很多都是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

年前我們為楊文醫生和陶勇醫生流淚,為醫院是否應該設立安檢爭執不已。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再次把醫生這個群體推到了聚光燈下,無數醫護人員請戰一線,逆行而上,目前官方報道,已經有3000餘名醫護人員被感染,20餘位醫生犧牲在抗疫一線。

無論在抗疫一線,還是在日常的工作崗位上,無論是被讚美被尊重,還是被誤解、被埋怨甚至是被傷害,為了病人,為了人類健康,他們一直勇往直前,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病魔,這就是《中國醫生》。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這部豆瓣評分9.3分的紀錄片,製作組歷時兩年,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不同科室,跟蹤拍攝了多名醫護人員,真實還原他們的日常工作,一經播出豆瓣就有2800多條短評,微博評論超10萬,雖只有短短9集,但相信看過的人,都能對中國醫生多一份理解。

“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第一集的開始,是河南省人民醫院卒中中心主任朱良付講述的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和他關係不錯的病患由於搶救失敗去世,患者妻子一邊咒罵他,一邊要求他繼續為自己看診。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一邊投訴和咒罵,一邊繼續要求醫生為自己服務,這樣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卻是朱良付工作的常態,因為他每天面對的都是我國死亡人數最高的疾病-腦卒中。這類心腦血管病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發病緊急,短時間內得不到救治會容易致殘或者致死。因此河南省人民醫院開通了綠色通道,綠色通道的準備,朱良付形容為“刀出鞘,弦上箭”,像軍隊一樣,24小時隨時應對各種緊急狀況。而作為負責人,朱良付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影片中的朱良付,會和病患開玩笑讓他們去買紅褲頭來沖沖喜,見到做了3、4次手術的小男孩會積極鼓勵他好好學習,而當鏡頭裡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步履看上去有些蹣跚。高強度的工作和無規律的生活作息讓他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態,他坦言自己“怕死”,但他懼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國家花在他身上的25年培養資源。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而有著“心臟上的拆彈專家”美譽的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的王東進主任也有著同樣的顧慮,由於心臟手術的需要,他常常需要進行十多個小時的手術。除了醫院的工作外,學術會議、講座、義診佔去了他幾乎所有的時間。因為這樣他落下了一身的職業病,和朱良付一樣,他也很“怕死”,因為他所進行所做的主動脈夾層手術危險係數極高,如果搶救不及時致死率會高達50%以上,

他怕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萬一自己身體不行了,患者怎麼辦。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第一集的官方名字為《誠摯》,播放平臺給它另加了一個小標題——“不敢死的醫生”。沒看過的人都會疑惑,醫生天天見慣了生死,理應可以坦然處之,為什麼還會這樣?而看過之後方才懂得其中的深意。作為主任醫生,他們深深懂得自己身上肩負的重擔,懂得自己的生命不單單是為了自己或家庭,而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患者。

但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人對他們惡言相向,有些甚至付諸行動,面對這些人,朱良付只能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解釋和溝通。本集中一個片段讓人難忘,由於時間緊張,在家屬明確治療風險做決定時,朱良付不得不用手機錄音來防患於未然。朱醫生坦言,當意外發生時,醫生會比患者親屬更加的難過,但對於這一點能理解的家屬,真的太少了。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每天佔用工作時間最長的,

是和家屬的溝通”

在這部9集的紀錄片中,拍攝地點幾乎涵蓋了醫院的大部分科室,裡面包括腫瘤科、婦產科、血液科、麻醉科、ICU……但很多人說最難忘的是第七集的急診室。作為突發性最強的科室,送往急診的重症患者裡高齡老人和癌症晚期病人居多,能救回來的幾率很低,而如何和家屬溝通讓家屬做出抉擇,是對急診科醫生極大的考驗。

片中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的主任醫生王軍和他的團隊,花費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救治一位送到醫院時幾乎就被判處了死刑的老年人,在沒有明顯的生命體徵後仍不停歇的對老人進行長達60分鐘胸部按壓,先是醫生,然後是機器,面對一批批趕來的病人家屬,王軍一遍又一遍的解釋老年人的情況。在觀影者看來這或許沒有意義,應該儘早放棄治療,但王軍坦言,即使知道搶救回來的希望幾乎為零,但是為了給家屬一個交代,還是要付出最大努力。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而更為直觀的,是急診科主治醫生邵翔接手的一位腸梗阻病人, 這位89歲高齡的病患不僅有腸梗阻,還有心臟病。腸梗阻必須做手術,但如果做手術,病人很可能下不了手術檯,邵翔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告訴了家屬。但對於是否進行手術,病人家屬商量了5個小時還沒做出決定。在這段看似短暫實則漫長的時間中,已經工作了12個小時早該下班的邵翔一直留在急症室和家屬溝通,原因僅僅是想給家屬更多的安慰。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急診科這一集最深刻的映像,是王軍似乎永遠接連不斷的電話和邵翔反覆勸說的話語,因為在這裡每天都要面臨太多的抉擇,每時每刻都有生命在這裡流逝,生或死、進和退在這裡交織。醫生和患者的每一次溝通,每句話,每個語氣,每個眼神都可能引起糾紛。因此醫生們在急診的行為都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是那麼的小心翼翼,他們的大部分工作時間並不是花在救治病人上,而是與病人家屬的溝通中。

這一切完全都是為了患者和其家屬考慮,而現實中又有多少家屬能明白急診科醫生的這份苦心呢?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每一個醫生,

都是真心想為來這裡的人,

做些什麼”

《中國醫生》的最後一集,帶我們走進了婦產科和骨科。在這裡,南京鼓樓醫院的胡婭莉和邱勇共同為了一位先天畸形的胎兒而努力。胎兒的父母是一對來自南通的夫妻,多次試管失敗後才懷上這個孩子,對這個孩子分外珍惜。但早期檢查出孩子患有膈疝和嚴重的脊椎側彎,縣醫院醫生已經勸他們放棄,但是他們仍想盡最後的努力。為了幫助這對夫妻,胡婭莉特意請來了邱勇進行會診,希望能幫助這位好不容易懷上孕的母親保住胎兒。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在邱勇的幫助下,孩子脊椎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似乎往皆大歡喜的方向發展,但隨後畫面一轉,在2個星期後的複查裡,孩子的膈疝問題越發嚴重,這對夫婦最終不得不決定終止妊娠。面對著痛哭的母親,胡婭莉手拿著紙巾遞給她,自己臉卻背過去。此時,這位14歲輟學跟隨村醫學習,憑藉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即使61高齡還奮鬥在一線的前副院長、婦產科主任,自己也流下了眼淚。

同樣讓人感傷的,還有在前幾集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孫自敏的“至暗時刻”。她說:“在1990年,做過我們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顧性分析,所有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就剩一個病人,最後那個病人還是不在了,就整個全軍覆滅。也就是我們這麼多醫生工作了15年,等於白乾了,你沒讓一個病人活下來。所以我當時不想當血液科醫生了……醫生再苦,它支持我們的是什麼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講我們天天在做什麼……

在這兩位醫生身上,我們看到了醫生在面對疾病的脆弱和無力。可現實中,很多人都覺得,我花了錢,我送人來了醫院,你們就有責任把病治好,可事實上疾病能夠被治癒還取決於到科技發展和藥品研發等多種因素的,醫生一人是無法創造奇蹟的,這就是很多醫患糾紛的來源。哪怕是邱勇,這位法國歸來的脊椎側彎專家,鑑定出了大部分導致脊椎側彎的基因,也坦言在預防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著。胡婭莉從原職位上退下來後還是天天上手術檯、週週看診;孫自敏迎難而上,最終攻克了臍帶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難題;邱勇同時開設了5個診室,巡視式地看病,最誇張的一次,在一個400人的禮堂裡問診。醫生並不是萬能的,但在救死扶傷的道路上他們從未有過片刻停歇。

《中國醫生》落幕了,在短短9集內容,卻訴盡了醫生的辛苦、成長、陪伴與無奈….而最震撼人心的,是哪怕走過重重艱難,他們卻仍然初心未改。

根據《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的調查顯示,有23.6%的醫生從未休過年假,而40%的醫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中國醫院每天需要接待患者2000萬人次,醫生超負荷工作變成了常態。伴隨著超負荷工作的,還有來自家庭的壓力、隨時可能發生的醫鬧糾紛和無法救治病人時的無力感。

面對這一切,中國醫生從未曾有過一絲絲的退卻。從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他們一次次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衝在第一線,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我們的幸福安康保駕護航。影片中的何強副院長、尹萬紅醫生和施秉銀院長在疫情發生後已前往武漢支援。

在2020這場開年就給全國帶來黑暗的疫情中,在一線日以繼夜,捨生忘死和疫情抗爭的他們,就是這黑暗中的點點星光。

這些光,來自年逾八旬主動請戰的鐘南山院士;來自坐著輪椅依舊看診的董宗祈教授;來自身患漸凍症仍作戰一線的張定宇院長;來自許許多多不為人熟知地既普通又偉大的醫生、護士。他們每天面臨著物資缺乏、防護不到位、時間緊迫、病人繁多等諸多困難,危急時刻,條件艱難,

即使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他們也從未退縮,仍堅強的在前線咬牙堅持著

有人說在這次疫情中,看到了中國醫患關係最理想的樣子——醫生和患者一起翩翩起舞、患者演小品只為博醫生一笑,醫生和患者之間其樂融融,甚至有醫生感嘆:“因為這場疫情,感覺十幾二十年前的醫患關係回來了”。這樣醫患一家親,醫生患者彼此記掛,引為知己的情景是我們多年渴求的。但同樣在疫情期間,仍有病患為難醫護人員的新聞傳出,疫情期間且如此,疫情結束後又會怎樣呢?

一位觀影者說的:“很幸運,中國總被一些勇敢的普通人保護著。”你們口中的白衣天使,在脫下工作服後,其實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們只是選擇了一份職業,我們理應給與他們更多的信任、愛護和尊重。

《中國醫生》的總導演張建珍說:“《中國醫生》在這樣的關口播出,也許是一種幸運。但我更希望在疫情結束之後,醫生可以被善待。”

希望這次疫情後,這部紀錄片,能夠讓更多的人懂得醫生的不易,讓中國的醫患關係逐漸迴歸本該有的樣子。

當陰霾散去後,願陽光所在之處都能延續疫情之中醫患雙方的這份美好,萬民同心、國泰民安!

豆瓣評分9.3 | 疫情之外的中國醫生,只看一集就淚目……

徵稿

一起攜手,共度難關

疫情來勢洶洶

從猝不及防到全力阻擊

在前線的你們見證了太多太多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裡

你都經歷了什麼?

可想找個傾訴的對象?

醫脈通現面向所有一線醫生徵稿

“疫情下的醫護實錄”

大家攜手,共度難關

要求:真實

徵稿形式不限

文字、語音、視頻、圖片等均可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