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迷茫从来不是一件坏事,真诚给你3个建议助你摆脱

你迷茫过吗?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

“迷茫”可能已经成为时代热词。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迷茫,或者正在经历着。

在大多数语境下,迷茫代表了失落、痛苦、挣扎,好像都是不太好的感受。事实上,迷茫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迷茫并不是一件坏事。

举个例子,你点外卖的时候会迷茫,怕点错菜影响胃口;逛淘宝的时候会迷茫,怕买来的衣服不合适;周末休息会迷茫,不确定要去哪里玩。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迷茫,这是纠结,其实迷茫和纠结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思考、比较和选择。

小到吃穿玩乐的日常生活,大到关乎前途命运的人生选择,我们无不要进行思考、比较和选择。因为如果没有思考、比较和选择,你根本就不会迷茫。

迷茫从来不是一件坏事,真诚给你3个建议助你摆脱

01

迷茫,是因为你有大把未被高效利用的时间

在文章开头,我说了迷茫和纠结都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思考、比较和选择,重点在“花时间”。一个人能在小事上花费大量时间迷茫,那不正是说你有大量时间是没有被高效利用么?

新媒体大咖粥左罗老师在《所有牛逼,都是苦逼换来的,但除了牛逼我没得选》这篇文章中提到过,他曾连续吃过一个多月淮南牛肉汤,为什么?他要省时间。你看他在吃饭上就一点不迷茫。

是粥左罗老师钟爱淮南牛肉汤吗?肯定不是,是因为他有很重要的工作,没有时间在吃什么上花费大量时间做选择。

如果你总在一些小事上迷茫纠结,一方面可能你没有更急迫更重要的事需要做,你的时间还不是非常值钱,另一方面,你有大量自己的时间,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你可以优化自己的选择系统,别再花费大量时间在淘宝、美团、去哪儿玩上纠结,把碎片时间整合起来,开始为梦想积蓄力量。

02

迷茫,是因为你生活得太舒适

看了小标题,你可能会说:我就是活得不舒服才迷茫,你还说我太舒适,你开玩笑吧?先别急,我慢慢跟你道来。

你有没有跟搬砖工人、清洁工等做底层劳力工作的人聊过天?如果你去问他们:你迷茫吗?我相信很多人说不,可能有的人还会反问你:什么叫迷茫?

为什么那些做底层劳力工作的人很少有迷茫的?因为他们没有心思迷茫,他们的生活迫在眉睫,他们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技能不足,只能做这些体力活。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旦停止工作,家庭生活就会陷入危机,家人每天要吃饭,孩子要上学,老人要赡养,他们只能日复一日、早出晚归在风雨中奔波,他们没有选择。

他们为找到一份工作而感到满足,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许多人保有质朴的奋斗精神。

所以比起那些生存时刻受到威胁,充满紧张和忧虑的人,你还能迷茫是多么幸运的事,你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不是最差的,你有更多选择权。

一个人整日处于迷茫的状态中,至少说明他没有生存威胁,生活没有那么不舒适,所以才有精力去迷茫,一个饭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迷茫的。

这时候最要紧的不是迷茫,而是行动,思虑好能付出的最大代价,然后在行动中试错。

03

迷茫,是因为你对生活产生了看法

一个人为什么会迷茫,我觉得是因为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看法。不迷茫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不需要迷茫;另一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不屑于迷茫。

所以如果你感到迷茫,说明你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重新选择的机会,一个挑战摆在你面前,需要你去拿下它。

迷茫不是一件坏事,就连马云也迷茫过。他说:“我在28岁之前还不知道想干吗,这是实事求是。”“很讨厌比尔·盖茨,也非常讨厌那些成功的人、有钱的人,觉得他们把所有的机会都拿走了。”

即便是这样,马云依然选择了创业,结果我们现在都看到了。

把迷茫当作问题,就只能感受到无尽的迷茫,如果把迷茫当作机遇呢?也许你就会找到突破口。

迷茫从来不是一件坏事,真诚给你3个建议助你摆脱

04

行动,是摆脱迷茫的唯一方法

现在你知道了,迷茫真不是一件坏事,相反,有可能它还能为你带来新的机遇。其实,迷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把迷茫当作不好的事,然后纠结于它越陷越深。下面我一一跟你拆解摆脱迷茫的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①优化你的时间颗粒度

世界上成功的人都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老师的公众号推送过一篇文章:《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盖茨5分钟:成功的人,往往更努力》。

在这篇文章里,刘润老师解释了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盖茨的行程表和美国总统类似,5分钟是基本的时间颗粒度,而一些短会,乃至于人握手,则按秒数安排。”

“微软中国的同事们为了他的到来,一遍又一遍测量,从电梯口到会议室门口要走多少步、几秒钟。我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每个会议室都坐着一位等着他握手、签字的重要客人。盖茨来了之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握手、签字、拍照、离开,几乎分秒不差。”

而首富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央视某主持人有一次采访王健林,她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她的面,坐着车绝尘而去。”

你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少呢?我想大多数人的时间颗粒度都是以小时、天甚至周来计算的。

时间是每个人宝贵的资产,一分一秒流逝,永远无法倒流。如果你对自己的时间都不重视,怎么可能不迷茫焦虑?

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比如吃什么、看什么、玩什么,真的没有必要花费大把时间纠结。你在淘宝上逛一个小时,对比来对比去,最后可能啥也没买。

娱乐放松可以,但不要把大把时间花在娱乐上。例如在抖音上刷刷刷,哈哈大笑后重又陷入空虚。在APP上追剧,本打算看一小时,却忍不住看了两小时,最后干脆熬夜追完。

摆脱迷茫的第一步,就是优化你的时间颗粒度,学会珍惜时间,整合碎片化时间,把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②增大你的信息输入量

得到专栏的万维钢老师曾有一个论断:所谓信息过载,就是你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太低了。

“如果你面对信息的丰富感到恐慌,那是因为你接受的信息还不够多,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够熟悉。”

同样的,如果你面对各种选择相关的信息时感到迷茫焦虑,同样是因为你对自己的选择并不熟悉。如果你真的了解了所有选择的利弊得失,那一定会马上做出选择,根本不需要迷茫。

比如说你迷茫自己是否要辞职,主要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辞职后能去做什么,纠结要不要做一件事,是因为对自己做成一件事的概率没有判断。一个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是因为他还在象牙塔里,没有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去请教前辈老师,付费咨询专业人士,加入社群参与讨论,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接收到更多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都值得你去做。

有一句话说:没有观世界,哪来的世界观。当你真的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你就不再轻易迷茫。

迷茫从来不是一件坏事,真诚给你3个建议助你摆脱

③迷茫不是问题,问题是只想不做

迷茫只是一种状态,并不是问题本身。就像一个人得了感冒,咳嗽打喷嚏都只是症状,不是病,病是病毒感染。不把迷茫当作问题,你才能开放思维最快找到解决办法。

事实上,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今天,很多人抱怨雾霾,可我觉得这是天大的机会,如果有人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那这个人肯定是未来的成功者。

你看,在成功人士眼中,问题换一个角度就不再是问题,而是可以开展你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挑战。迷茫不是问题,问题是永远不行动。

事实上,当你行动起来,有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最怕畏首畏尾不敢向前。

得到CEO脱不花有一个鲁莽定律,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确实如此,当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你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办法,而行动起来你就再也顾不上迷茫。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杨绛先生曾经被年轻人问过,人生觉得迷茫该怎么办。她这样回答: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如果你暂时解决不了迷茫,那就去读书吧。先开阔眼界,提升认知,也许你还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