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當我們去西藏地區旅遊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在山頂上建有一座座"碉樓"。

在這些"碉樓"之中,有一部分比較特殊,不屬於普通的"碉樓",而是具有特定功用的"宗政府"。這些"宗政府"被稱為宗山建築,包括了議事廳、經堂、佛堂、監房、倉儲等空間設施,形制規範,歷史悠久。

這裡所謂的"宗",在西藏地區就是建築的一種稱呼。"宗"作為建築名稱出現最早是在吐蕃王朝時期,當時僅僅是城堡、營寨之類的建築物,是一種有別於普通民居的特殊的建築。它原本特指"碉堡"、"堡寨",後來被引申為一種地方政府的指稱,在形制上也將碉樓與堡壘合二為一,最終變成了青藏高原上一道靚麗的建築風景線。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藏地區的宗山古堡

01、高原之上,宗山建築的原型是什麼?

從中國漢唐的文獻記載,大致可以知道,高原山巔上面的這些宗山建築形態在兩千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宗山建築,無非就是以碉樓為原型的宮堡建築。在中國古代西藏地區,統治階層很早就已經使用農耕定居的宮室了,但是仍然保留著逐水草而居,使用遊牧帳篷的遊牧習俗,兩種生活形態是混合存在的。

古代的西藏並不完全是傳統認知的"巴蜀西南外蠻夷"之地,藏人們被說成"皆編髮,隨畜遷徙",這種認知是不完全正確的。因為高原上的許多上層統治階級已經處於定居狀態,就像《舊唐書·吐蕃傳》中記載的那樣:"貴人處於大氈賬,名為拂廬"。在《新唐書·吐蕃傳》中,更有明確記載了"城郭廬舍"的存在,這其實就可以算作宗山建築的原型。

其贊普居跋布川或邏娑川,有城郭廬舍不肯處,聯毳帳以居,號大拂廬,容數百人。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江孜宗山古堡

那麼,這種宗山建築的原型來自於哪裡呢?有可能來自於和藏族淵源關係密切的"冉駹"部落,他們這一部落生活的地區距離藏族地區很近,都是西南之地。當時"冉駹"部落的人生活的建築,便"依山居止,石為室,高者至十餘文"。這種建築就是很早形態的碉樓,就是最原始的那種石砌碉樓。在隋代,這種石砌碉樓每層以木板隔開,內部以木結構為框架建設。這種碉樓在《舊唐書·吐蕃傳》中有記載:

屋皆平頭,高者至數十尺。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中國西部地區建築類型分佈樣式圖

當我們查閱西藏地區的古史文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藏區先人認為的宗山建築最早的原型,其實是"雍布拉康"。據常青先生考證,目前至少有三個案例可以佐證。第一個早期案例是,約在秦漢之際,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在山南乃東縣澤當鎮的扎西次仁山頂端修建了這座宮堡。藏族傳說皆以此處為遺址所在,現狀建築雖為後世重建,但這座建築所在的地點卻被廣泛認定為象徵西藏王統的山巔宮堡源頭,其文化象徵意義早已超越了建築本身的考古學價值。第二個早期實例,是傳說始建於第九代贊普布代貢傑時期的山南瓊結縣青瓦達宮,今僅留有少量古代城垣廢墟,亦無考藏族文獻古學上的斷代依據。第三個實例,即公元十世紀阿里地區札達縣託林鎮的吐著古格王國遺址,當時的稠樓形態特徵被保留ぶ下來:順山勢砌築城堡碉樓,堡牆與山體犬牙交錯,牆基從産面生起,包繞山體頂部,形成山、堡一體的防禦系統,或即接近於漢唐史料記載中的"邛籠",但並無堡臺和宮樓的層次區分,與十三世紀山南曲松吐著後裔所建拉加里王宮遺址類同。

西藏曆史上出現過各類地方政權,其統治中心一般都會建有宗山宮堡建築。目前西藏地區的宗山建築以江孜宗堡遺址最為完整,而桑珠孜正在原址保護性的基礎上進行修復,其它地區僅存有部分的宗山建築的遺蹟。如今看來,青藏高原之上的建築遺產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02、為什麼要修建這樣的宗山建築?

在高原之上的一些宗山建築之中,有一些矗立在嶙峋凸起的巨型岩石之上,外觀壯麗,十分宏偉,而桑珠孜宗宮就是其中的典型建築代表。這也難怪九世活佛旺秋多吉曾經為桑珠孜宗宮吟唱,將其描繪得令人嚮往。

福澤成就心事此宮堡,屋頂光華奪目飛簷燦,白雲飄飛太陽閃閃照,襯映珠光寶氣相交輝。純淨顏料金銀和硃砂,細唐均勻塗繪無量宮,屋頂四角豎起勝利幢,日月繞旋運行避開它。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桑珠孜宗宮

詩中還透露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說此宗宮建築簷部出挑,鑲嵌金銀喇嘛教飾牣,供奉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班禪喇嘛被託為其化身)的宮堡部分以硃砂塗成紅色,屋頂四角豎起經幢等。並且,這些特徵與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外人士拍攝的宗宮影像是基本吻合的,可間接證明後者保留了初建時的重要特徵。那麼,當時的人們為什麼會建造如此類型的宗山宮堡建築呢?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點原因。


第一點,採暖禦寒的需要。

這種碉樓很有可能就被藏人借用到了高原之上,對於當地人們的採暖禦寒十分有利。從地理環境角度來講,一種優良的建築形制必須符合於當地的地理環境條件,傳統民居建築對氣候、地形等環境因素的適應,是形成最初地域特色建築的先決條件。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被高大的崑崙山脈、祁連山脈以及橫斷山脈簇擁著,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採暖禦寒算是最先考慮的因素了。另外,西藏自治區各地降水分配不均,乾季和雨季的分界非常明顯,多為夜間降雨,常常會發生一些山體洪澇等自然災害,將碉樓建在山巔也在一定程度上躲避了這種災害。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西藏自然災害

第二點,政治管轄的需要。

統治階層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修建宗山建築的本質目的,其實就是出於抵禦外敵和政治管轄的需要。一般的宗山建築都會選擇建在高山之上,一方面有利於視野的把控,方便觀察周圍環境,比較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凸顯一種統治者的身份地位,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

一般而言,宗處於部落的中心位置。到了明朝時期,十三大宗的建立更加強了宗的地位。十三大宗所在都是重要地段,承擔著衛藏地區的安全防衛功能。到清朝,中央政府專門設置大營、中營、小營和邊營,分理藏區各部番民。這些營均有著防禦性質,其中以邊營最為明顯,它駐在西藏邊境,抵制鄰邦的入侵,負責整個西藏的安全,像江孜宗就是一個防禦建築的典型。類似防禦功用的記載,在《西藏王臣記》中有相關的描述:

於衛部地區,關隘之處,建立十三大寨,即:貢嘎、扎嘎、內鄔、沃喀、達孜、桑珠孜、倫珠孜、仁邦等等是也。

宗山建築,包括經堂、佛殿、宗政府、監獄、倉庫等,一般建造在山頭上,山下則為居民區。宗山建築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完備的防禦系統。可以說,宗山建築上無處不體現著宗山建築防禦的意義。單從宗山建築的佈局看,居高臨下,據險而守,整個宗山易守難攻,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可以說,以宗山建築為核心的基本格局決定了古代西藏城鎮演化的內涵和方向。不過,如今宗山建築已經失去了歷史上政治中心的功能,但其所在山體依然是西藏建築空間中不可或缺的符號性要素。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江孜宗山古堡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江孜宗山建築平面圖


第三點,這與藏族人們自古以來的山神崇拜有關。

宗教中的山神體系,幾乎覆蓋了整個青藏高原地區,大大小小的山峰都被藏區人們賦予了一種神性。自西而東的"雅拉香波""念青唐古拉""庫拉日傑"和"沃德貢傑",它們是藏區山神體系中十分顯赫的四個神靈。對於山神的崇拜感,體現出了藏區人們敬畏大自然的一種民族特質,是那般的樸素與虔誠。

由於對自然山脈充滿敬畏,西藏宗山建築的建造基本上採用"加法",儘量利用地形,因勢利導,建築佈局起伏自然。

在佛教傳入前,苯教對西藏社會具有重要的影響。苯教崇拜天地山水火等自然物,認為天是"三界"中的上界,是神與靈魂所居之處,日月星辰都被奉為光明之神。為了接近神靈,藏族人不但在山上設立祭壇,而且部落首領的宮堡也建在了山上。由此看來,宗山建築的修建跟藏族人們的宗教信仰具有脫離不開的關係。


03、宗山建築的背後:建築的深層意義是什麼?

高原之上的建築,它是一處神聖的空間。建築歷史學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納刻意用一座

宗教建築闡述了他對"建築"的定義。許多建築物的設計是為了宗教目的而構建的,包括佩夫斯納的林肯大教堂在內,它們的功能不僅實用,而且特殊,而這特殊之處便是神聖。而西藏地區的宗山建築的特殊,則包含了當地人們對山的敬畏、對湖的虔誠以及對生靈的護祐。

甚至可以說,宗山建築的背後,密切關聯到諸多社會因素,諸如獨特的民族構成、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資源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稀缺的宜居空間等等。在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特徵與資源條件下,西藏曆史城鎮形成了依山就勢、佈局緊湊 、秩序井然、肌理清晰的建築格局。宗山建築的核心地位雖然如今已經受到了動搖,但是那一份高原人們對於自然的敬畏、對於民族信仰的執著、以及他們對於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踏過了一抹銀光,永恆不變。

青藏高原之上的宗山建築,依仗於自身民族強大的社會文化信仰,建築形制一直保留到了現在,它本身所具有的的歷史性,很好地呈現了高原民族的精神烙印。那麼,這一建築形式背後蘊蓄的深層意義是什麼?它是我們自身民族表露和箋註思想、銘記和喚醒記憶的一種外在途徑。用心解讀一種建築,發現歷史中的建築之美,這也正是我們訴說建造的初衷!

喚醒青藏高原上的建築記憶:一部山巔宮堡的變遷史

西藏宗山古堡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