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Vlog到底是什麼?如何做好?

李Mr的Vlog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vlog領域創作者 張小樂

其實拍攝vlog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哪怕你只是個小白!

先來普及一下,什麼是vlog!視頻博客(video weblog 或 video blog,簡稱 vlog),源於“blog”的變體,意思是“視頻博客”,也稱為“視頻網絡日誌”,也是博客的一類,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寫其個人網誌,上載與網友分享。Vlog多為記錄作者的個人生活日常,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參加大型活動的記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瑣事的集合~——摘自百度百科

設備選擇來說,根據個人經驗,新手的話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完全就夠用了,因為現在的智能手機既可以拍攝1080p和4k的畫質,又小巧便攜,如果你想錄製出高質量的音頻,那就需要再多一個指向型的麥克風。

拍好視頻了,咱們需要經過剪輯、加音樂、轉場、調色等才能算是真正的讓人拍手稱讚的一個完整vlog~剪輯軟件建議小白使用手機app剪輯軟件,這樣更容易上手!

比如抖音官方的剪輯軟件:剪映

可以將視頻和圖片製作成視頻,在製作過程中可以為視頻添加音樂、特效、貼紙,還可以改變視頻原聲和視頻播放速度。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持續輸出好的作品,記住: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生活的導演!

如果你在手機短視頻製作的過程中遇到其他問題怎麼辦?歡迎給我留言,我會逐一為你解答的,成功路上你需要一個這樣的朋友!想了解關於拍攝方面的相關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大大咧咧的張小樂


什麼是Vlog領域?
Vlog全稱視頻博客(video weblog或video blog),簡稱 vlog,源於“blog”的變體,也稱為“視頻網絡日誌”,是博客的一類。Vlog和傳統的獨立博客,第三方網絡博客不同在於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上傳與網友分享;並且Vlog多為記錄作者的個人生活日常,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參加大型活動的記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瑣事的集合。



對於全球範圍內的95後甚至00後來說,vlog已經逐漸成為了他們記錄生活,表達個性最為主要的方式。相較於短視頻來說,vlog創作門檻高,前期和後期的製作難度都要比現在流行的短視頻高,需要剪輯視頻、添加背景音樂等複雜的操作。

Vlog製作步驟:

1.硬件準備,一部手機或者相機;2.確定主題;3.進行拍攝;4.後期剪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510004c1589f9c9031\

能逗能皮


當今社會的人們每天和每週可以通過拍攝Vlog來為自己的生活內容增添更多有意義的值得留戀的事情。那我們在拍攝製作Vlog前要準備些什麼呢?Matti Haapoja國外人氣Vlog製作者的豐富經驗我們可以借鑑參考,他告訴我們一般需要為五件事情做好準備,硬件裝備那是沒有必要的。那我們就開始跟他一起學習一下這五件事情吧。

1.擁有基本的攝像與設備知識

視覺媒體它屬於Vlog,那麼我們必須對基本的構圖、布光、音頻知識做一些相應的瞭解。我們必須擁有基本的攝影機知識,從而才能更好地拍攝Vlog。如果我們用智能手機開始Vlog的創作,那麼我們必須考慮鏡頭畫面該如何拍攝好,如何拍得更好。還有,基本的攝影機知識有了,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講述視頻故事本身,而不是在設備操作上的處理。

2.不介意拍攝自己

對視頻拍攝者自己本身來講,Vlog創作過程中最難的部分那就是拍攝自己。很多人覺得在身處攝影機後面會更自在,對著攝像機而感覺像公開的講說。如果想更自由自在地拍攝好自己,那麼我們就得不斷的重複練習。不斷的拍攝重複一遍一遍那肯定是拍得更好了。看看拍得好的Vlog製作者的歷史視頻,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在一個個的作品中,從原來的不熟練到現在的熟練那是怎樣的一個重複過程。

3.擁有值得講述的故事

我們每天的精彩生活那是值得去分享的,而不是沒什麼好分享的。每個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所以無論你在哪裡幹著什麼,我們都可以找到值得講述的有趣事情,值得我們用視頻的方式去展現給大家講好我們的故事。如果覺得無聊乏味,那只是你認為而已。

4.知道自己為何要開始創作Vlog

個人Vlogger,想賺錢和成為網紅,Haapoja覺得這個說法很可能會失敗。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下,Vlog的副產品只能夠算金錢和名聲,而不是最終的目標。你必須更專注自己的目標。比如帶給人歡聲笑語、對教育方面的倡導、旅行中的風景、人物分享等。然而這些更能夠實現他人對你的關注和喜愛,最終達到理想的目標和走向成功之路。

5.擁有踏實工作精神

大量的持續付出工作對Vlog創作那是很有幫助的。Vlog作品不斷輸出是會吸引很多觀眾的,好比拍一部電影短片了。在持續輸出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謹記定期發佈視頻作品、基於每天還是每週都要不斷的持續。我們大多數人在初期的創作過程中精力充沛,可不到幾個月,你如果輸出下降了那麼觀眾變會轉向其他的Vlog創作者。所以我們得堅持定期發佈自己的作品。但每天的發佈也不能太過頻繁,可以從周、月發佈作品開始。成功的秘籍在於持續性而不是短期的頻率性。

我們要注意到的是,攝影裝備在上面是沒有提到過的。因為說白了,裝備可以提升對我們的幫助,但這個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在考慮用什麼裝備拍攝Vlog前,我們就得想清楚上面的五件事情。一般從小事做起,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斷增添自己所需的裝備。只有把我們的精力都關注在這五件事情上,那麼無論我們的內容是什麼主題是什麼,你都將成為一位很不錯的Vlog創作者。


大左說


VLOG 不止於此,VLOG元年之後的思考

隨著時間進入 2020年,雖然頭部的 vlogger 博主幾無新的變化,但明星的加入倒是讓 VLOG 上了好幾次熱搜,並把 VLOG 推向了更多觀眾。當 VLOG 這個詞的出現頻次急速上升,2018這一年也就被不少人稱為了 VLOG 的「元年」。

元年之後,VLOG 還需要什麼?

不過作為「舶來品」的 VLOG 想要在國內獲得更大的發展,無疑還需要更豐富的內容支撐以及一個像「YouTube 般在國外 VLOG 發展中大大助力」的平臺。但更豐富的內容支撐現在似乎遇到了一些阻礙,「什麼樣的視頻內容才算是 VLOG ?」這個問題讓一些 VLOG 老粉對新加入的 vlogger 作者們產生了排斥心理。微博 2018 V 影響力峰會上,有一位現場觀眾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當這麼多人進來(VLOG),其實很多是有點莫名其妙的,不可以定義為 vlogger 的那些人進來,他對平臺是有很大的流量的幫助,對 VLOG 這種形式,如果它的標準不斷的被拉低,這對我們是一件好事兒嗎?」

他的問題也代表了一部分 VLOG 老粉的心態,一些自帶流量的 KOL 或是明星的進入讓他覺得這和自己理解的 VLOG 不一樣了。

那麼不同的視頻平臺和 VLOG 現在又發展到哪一步了,平臺的不同特性又使得他們和 VLOG 相處方式有什麼不一樣?下文來聊聊。

不溫不火的工具型平臺,一直在緩慢進化

18 年下半年,以拍攝工具起家的 VUE 宣佈轉型 VLOG 內容社區,以「你的 VLOG 視頻日誌」為 Slogan 的貓餅則被騰訊收購。三者的共同特點是都逐漸在剪輯工具的基礎上衍生出了社區的功能。

從搶佔 VLOG 市場的時間前後來看,工具型平臺們都在較早時間就已經進入 VLOG 的領域並培養出了一批忠實的 VLOG 拍攝者。不過面對微博、B 站這些本身就容納較大流量的平臺的推廣動作時,兼具內容平臺功能的工具型 VLOG 剪輯 APP 似乎還沒有也不太能做得出有效的應對,如何尋求用戶量的突破始終是個問題。

在新浪微博 12 月底舉辦的 V 影響力峰會上,一閃創始人飛豬就將一閃和微博的關係比作了螞蟻和大象的關係,「就像一個螞蟻擔心說大象一腳踩下來怎麼辦,大象腳裡有縫,大象不一定是想踩你,我們是共生的事情,VLOG 能夠起來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的確,要讓 VLOG 帶動一個新的視頻平臺巨頭的出現和發展實屬不易,但當微博、B 站、抖音等平臺轉而將 VLOG 作為其重要內容部分來推動其發展時,流量入場,我們可說的故事就更多了。

頭條系的資源整合,讓明星 VLOG 更有想象空間

「歐陽娜娜的 VLOG 又上熱搜了」,從 9 月開始,這位曾被吐槽「演技不佳」的女演員,開始頻繁憑藉 VLOG 收穫大眾的好感度。

與歐陽娜娜的合作,是頭條系在明星 VLOG 上深度合作的典型案例。根據今日頭條提供的數據,歐陽娜娜的 12 期 VLOG,10 分鐘橫版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的播放量總計超過 7700 萬,#歐陽娜娜的 VLOG# tag,擁有超 2.2 億的閱讀量,在無其它項目曝光的情況下,歐陽娜娜在全網媒體指數曝光翻倍,總計 20 次登上各類平臺的熱搜榜。

對於頭條系而言,其平臺優勢在於精準的信息流推薦機制和完整的產品矩陣,以歐陽娜娜的 VLOG 系列為例,針對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和抖音三個不同平臺,VLOG 會有不同的分發機制和內容呈現形式。例如,今日頭條結合 KOL 資源和微頭條功能進行站內宣傳和發酵;定位於娛樂營銷和 PGC 平臺的西瓜視頻是 10 分鐘完整版 VLOG 的主推陣地;而抖音平臺的短視頻定位則決定了 VLOG 內容更多以十幾秒、幾十秒的豎版剪輯式片段存在。在 VLOG 播放期間,頭條還會發起粉絲提問,而歐陽娜娜也會在抖音與進行粉絲交流、在 VLOG 內容裡回答粉絲的問題等。

目前,除了歐陽娜娜之外,還有包括迪麗熱巴、楊冪、趙麗穎、Angelababy 等在內諸多的明星群體已經入駐頭條系賬號,且粉絲級別均在千萬級以上。藉助平臺的娛樂營銷基因和明星龐大粉絲基礎,在明星 VLOG 的嘗試和明星商業化合作上,今日頭條還將有更多的嘗試。

快手及其平臺內已有的生活記錄者們

以「記錄世界,記錄你」為 slogan 的快手是目前中國最火的短視頻 APP 之一, 在上面觀眾可以看到不少頗具創意的小視頻。但若是說到他與 VLOG 的關係,不少人會立刻把兩者對立起來,似乎快手就只能承載土嗨小視頻,是個 VLOG 絕緣體。

不過這或許是個刻板印象。在快手內以 VLOG 為關鍵詞搜索,我們發現其實 APP 內已經有不少相關內容。的確,快手上不少普通人記錄自己生活的視頻雖然並沒有被打上 VLOG 的標籤,卻與 VLOG 記錄個人生活的主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 月 22 日至 2 月 17 日,快手還聯合旗下視頻剪輯軟件快影舉辦了 VLOG 大賽,以發掘平臺內的優質創作者。在快影內完成視頻剪輯後,用戶會進入一個可選擇直接將視頻發佈至快手或直接參與此次 VLOG 大賽的頁面。這應該是快手在 VLOG 內容上的一次嘗試。

雖然與其他平臺相比,目前快手對其 VLOG 內容的扶持和培養力度都較低,但隨著大家對已有的以旅行、戀愛等都市生活為主要內容的 VLOG 產生審美疲勞,若平臺方增加引導,快手上更接地氣的內容創作者或許也可以發展出更適合中國觀眾的 VLOG 內容。

社交驅動下的微博,擁有巨大的商業變現能力

從 18 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平臺關於 VLOG 的扶持和推廣動作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VLOG 生態開始被多平臺催化。9 月,微博發起 VLOG 博主召集令,給予認證的「微博 VLOG 博主」更多扶持成長資源,而對於 VLOG 新人來說,只要在過去的 30 天內,發佈 4 條以上的 VLOG 數量,即可申請認證。不難看出,微博此舉意在通過作者賦能,更大範圍地普及 VLOG 市場,為下一步的商業化做好準備。

微博 VLOG 的負責人李溦表示,目前微博的重點在於擴大 VLOG 博主規模,同時和一些有意願的品牌客戶進行商業嘗試,李溦認為,只有幫助優質 VLOG 博主找到自己的精準受眾群體,將群體規模化並建立自己的忠實粉絲群體,接下來才有機會進行粉絲經濟的變現。

而 18 年底,微博在產品形態上的調整,則進一步為 VLOG 的推廣和商業化提供了基礎支撐。新推出的微博 9.0 版本,在底部增加了「視頻」欄,並設立 VLOG 專區,而此前微博還曾通過上調視頻清晰度、推出視頻專輯等功能,讓 VLOG 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有更好的內容體驗,正如李溦所述:「VLOG 是微博整體生態和策略的一部分,而微博也將傾斜部分平臺資源給到 VLOG」。

對於微博來說,其完善的社交機制可以天然放大 VLOG 博主的分享欲,而這正是更多 vlogger 堅持通過 VLOG 分享生活的本質因素。目前,微博上的絕大部分 VLOG 博主都是出於興趣驅動和分享欲驅動的個人群體,而微博已經跑通的「紅人經濟」則可以在內容製作和商業變現上,為其提供更成熟和專業的運作與指導。

目前,微博已建立的 VLOG 學院 可以為 vlogger 新手提供更多專業教程,而在 12 月舉行的微博 V 影響力峰會上,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還表示,將在 2019 年推出潮汐計劃,重點扶持內容電商、內容 IP、MCN、網紅藝人四大市場,而這將為 VLOG 的商業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B 站的獨特內容社區,也是 VLOG 孕育的溫床

對於 VLOG 來說,B 站可以說是國內最為重要平臺之一,在 B 站年輕用戶活躍的生活區裡,VLOG 是一類快速發展的新興形態。在 2018「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上,B 站首席運營官兼副董事長李旎提到,相對 2017 年,2018 年 B 站 VLOG 品類的整體投稿量增長了 16 倍,播放量則增長了 18 倍,李旎認為,VLOG 這一表現形式將在未來成為重要的內容載體,備受年輕人的歡迎。

在 VLOG 內容的推廣策略上,我們發現,從前頗為「佛系」的 B 站也開始在近期不斷加大力度。先是 2018 年 11 月,B 站上線 30 天 VLOG 挑戰計劃,為 30 天達成 4 支 VLOG 的 UP 主提供包括季度大會員、VLOG 種子用戶群、VLOG 線下活動等在內的系列獎勵;而此後,B 站又陸續推出理想生活 VLOG 大賞活動、聯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共同出品 100 個春節故事活動,邀請 UP 主以 VLOG 為載體記錄自己的美好生活和春節故事。

在近期平臺設立的「創作激勵新秀獎」中,B 站則將 VLOG 作為首期參評的三個重點品類之一,這也是平臺原創扶持計劃的進一步延續和完善。可以發現,在 VLOG 的內容運營上,B 站採用的是目前社區類平臺的主流玩法——即通過開展各類專題活動,促活平臺 VLOG 氛圍;以扶持和激勵 UP 主為主,引導更多 vlogger 博主的產生。而基於 B 站獨特的社區生態和 Z 世代年輕群體基礎,目前來看,這類活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30 天挑戰計劃吸引兩萬多名用戶投稿,8000 多位 UP 主完成挑戰;理想生活大賞活動有近萬名 UP 主參與。

B 站是目前除一閃之外最值得看好的 VLOG 平臺,原因在於其擁有不少的 VLOG 用戶和作者基礎,並且 B 站的時間推薦流已存在一段時間,用戶接受這種智能推薦方式,新 vlogger 比較有機會被人看到。而相比之下,cbvivi 認為,目前微博生態還做不到這一點,微博用戶不太接受自己時間線上出現陌生人和推薦內容。

從 VLOG 的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從起初 vlogger 愛好者的小眾圈層逐漸蔓延到更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在 VLOG 的推廣和扶持上,平臺無疑是其中最大的「幕後功臣」。目前來看,隨著各家視頻平臺的相繼入場,VLOG 的下半場競爭開始逐漸演變為一場 vlogger 博主的「爭奪戰」和「培育戰」——

幾家工具類 APP 相繼將運營重心放到 VLOG 身上,在 APP STORE 的介紹裡,一閃定位於「VLOG 剪輯與視頻濾鏡」;VUE 更名 VUE Vlog,核心 Slogan 是「用 Vlog 記錄生活,分享真實的你」;貓餅的定位則為「超簡單的 vlog 工具」,引導更多用戶「和 vlogger 們在一起」。當產品定位和內容逐步向 VLOG 趨勢靠近,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成為各家 APP 平臺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更何況,在 VLOG 的生態裡,大平臺佔據了更頭部的市場和更整合性的資源能力。其中,VLOG 的商業化上,微博無疑擁有最大的潛力,版本更新後的微博,更加註重用戶視頻內容的消費體驗,加之微博此前在「私域流量」和 MCN 紅人經濟上的積累,依靠完善的內容商業生態,微博有機會領跑 VLOG 的商業變現;

而 B 站,則被認為是「中國最像 YouTube 的視頻平臺」,獨特的社區氛圍和用戶群體組成,讓 B 站保有更「純粹」的 VLOG 內容體驗,相較於其它工具類 APP 演變的 VLOG 平臺,B 站的用戶基數和社區生態也保證了其在 VLOG 內容培育上的巨大想象空間;

曾被業界視為「VLOG 競爭對手」的抖音,目前正在內測長視頻功能,現在打開抖音輸入「VLOG」等關鍵詞字樣,可以發現抖音上的 VLOG 形態已經初具規模。而隨著此後抖音長視頻功能(大於 2 分鐘)的正式推出,依託國內超 2.5 億 DAU 和 超 5 億 MAU ,這個目前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也有機會在 VLOG 領域後來者居上;快手的優勢則在於其平臺內頗具創造力的創作者們,除此之外,騰訊繫上線不久的 yoo 視頻和收購的貓餅 APP 也在向 VLOG 領域發起進攻。

可以看出,平臺的 VLOG 之戰,已經愈顯膠著,而 VLOG 的下半場,故事遠不止於此。


申美人申音


視頻博客,本人出境,記錄生活點滴。

要做好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主要在有能吸引人眼球的語句,片段或打動人心的故事,也就是能有感染力引起共鳴。

所以拍攝前一定需要確定視頻的主題和拍攝思路。


大俠留步vlog


vlog創作者人數已經越來越多,vlog在名次解釋是視頻博客,用視頻記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奇聞奇事記錄下來,vlog是獨立的一個類目,很多自媒體創作者都有這個領域,相對來說vlog領域覆蓋面比較廣泛,視頻可拍攝的內容也沒有很大的侷限,可以說自己想拍什麼就能拍什麼,當然不可以違規。
鑑於門檻不是高,在vlog領域我們面對的同行水平也就各種各樣,視頻沒有統一的標準,每一位創作者都儘自己的努力做好的自己的作品,與其他領域比我們更加需要比耐力,比持久,比學習力,比創作力,只有好的視頻內容才有好的效果。 我目前也是vlog領域的創作者還沒有通過考核期,有vlog領域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我們一起交流成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3bd45a6592b4f0982b7421e754ea0de\

鶴崗小莫


很高興認識大家!

首先vlog是一個視頻博客,我個人認為他是個可以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個人喜好。像記錄日記一樣,用視頻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寫日記我們還得每天記錄晴雨陰,還得寫在本子裡,有了vlog不用手寫了,他能記錄我們得人與物,很符合我們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讓我們得生活越來越有紀念意義。

最後祝大家在2020年生意興隆,身體健康,掙錢多多!


LF幸福在路上


vlog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的表達,記錄,做好了也可以幫助你賺錢。
1.你必須要有一部專業的vlog設備,如高品質的手機和手機穩定器。
2.會利用當下的手機軟件剪輯簡單的vlog,剪映就十分不錯
3.要多觀察網上的熱點,利用網上的熱點來排出符合當下實際的vlog
下面我的視頻裡有更多的見解,可以詳細觀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499119f079649d0a5abee385764f11a\

唐啟天


首先Vlog是一個視頻博客。

博客就是我顧名思義 ,是和我們往常使用的文本博客一個樣子,你可以記錄生活點滴,分享個人生活瑣事,也可以記錄人生經驗,為他人工作生活指點迷津。

但是這個是以視頻的形式存在的,和相關的一些視頻產品一樣,想做好第一點就是要勤更新;第二點就是要麼能夠抓眼球,追熱點;視頻點擊量上來以後最好要做內容的專一,當然保持原創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快樂的程序媛


你好,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vlog屬於自媒體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區別於傳統媒體的拍攝技巧和手法,以自我為中心去表現自己生活學習工作當中的所見所聞。

具體,請看我的短視頻:\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43ceb66135b015d27e75e26ca400a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