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東方快評丨你們不光會放鴿子,現在還會放鴨子了?

東方快評丨你們不光會放鴿子,現在還會放鴨子了?

  今天,網友們的心情跟隨10萬隻鴨子,經歷了一波三折,由胸生豪邁、慷慨悲壯到滑稽莫名,真是幾番起伏總不平。

  一大早,因為《寧波晚報》的一篇報道,“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征巴基斯坦抗擊蝗災”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人民網、環球網、中國日報等大號都紛紛轉載這篇文章,各自都吸引了幾十萬的點贊、上萬條留言、幾萬條的轉發。

  老實說,這篇文章寫讀起來很有妙趣,且深入淺出,比如,10萬“鴨兵”,是滅蝗界的“奇才”,“地毯式”搜捕,連蝗蟲蛹都不會放過,作戰能力強等等,這些表達,讓人對10萬“鴨兵”內心除了喜愛,還有欽佩:原來,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吃的鴨鴨,還有這麼厲害的一面啊!而有些媒體的一番添油加醋,則又瞬間讓“鴨兵”們的出征多了幾分“悲壯”——鴨苗長成後肉質鮮嫩,滅蝗“退役”後還能成為當地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帶來經濟收入。這是“死士”啊,好感動!網友紛紛點贊。

東方快評丨你們不光會放鴿子,現在還會放鴨子了?

  感動不過三秒,今天中午,就有媒體就此事來闢謠了,且用詞激烈:記者經多方求證,我們得到的回覆是“胡說八道”“子虛烏有”。嗯,沒錯,這基本就是全文。微博體,走得是簡約卻不簡單的風格,用詞有力,衝擊力很強。然而,所謂的“多方求證”,到底求證了哪些部門,哪些專家,是不是包括了《寧波晚報》所採訪的那位專家?沒說。反正就是求證了,“多方求證”還不夠牛嗎?然而,網友並不買賬,“相比較而言,你這咋更像是假消息呢?”

  那麼到底有沒有這回事?這可關係到10萬隻鴨鴨的榮辱和生死。隨後有媒體的跟進採訪依然讓網友一臉懵圈。

  有媒體說“不靠譜”,且用了“官宣”二字,表明信息來源之權威:“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從目前情況來看,在巴基斯坦不適合以鴨子捕食蝗蟲的方法。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但效果有限。用鴨子來治理蝗蟲是一些中國專家做的探索性課題,暫時沒有進入政府援助方案。”

  但也有媒體直接就《寧波晚報》的信源進行進一步求證:確實有公司希望捐贈鴨子幫助巴基斯坦進行生物滅蝗,目前正在等待巴基斯坦方回覆。而寧波晚報報道中所採訪的專家則表示,“10萬隻鴨子出征巴基斯坦滅蝗”的計劃並不是子虛烏有,但也不是立刻就能實施的,“目前計劃今年下半年能夠成行”。

  所以,這十萬只鴨子到底還能不能坐飛機去巴基斯坦去吃蝗蟲呢?還真是讓鴨糾結的一件事呢。你們人類還真是複雜啊,現在不光會放鴿子,還會放鴨子了?

二旦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