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崔護一首七絕《題都成南莊》,因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紅”而流傳千古,崔護更因這首詩為後人稱讚。後來的文人墨客更充分發揮了各自的藝術想像力,寫出許多戲曲愛情故事。《金碗釵》在陝西的許多地方為人熟知,劇中桃小春的一段長長的拖腔優雅、宛轉,常為人哼唱,直可稱為“關中民歌”,那唱腔,即為主要流行於陝西的“碗碗腔”。碗碗臉源於同州皮影戲,遠在清乾隆年間就已相當流行,各種唱板也已相當齊備。
以後流入渭南各地,主要是“二華”(華陰、華縣),且產生了有名的劇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至光緒年間,演唱的班社已有二三十家,頗成氣候,隨後,藝人們走南闖北相互交流,相繼形成了洋縣萬家宮藝人雍朝傑、雍可敬的陝南碗碗腔,綏德義合鎮陝北碗碗臉,流行於鳳翔、千陽一帶的西府碗碗腔。又有藝人流落山西孝義、曲沃、太原等地,遂又形成山西碗碗腔。
碗碗腔原為皮影雕版的幕後戲,觀眾在前只能欣賞到映像,聽著音樂過癮,它的走上戲劇前臺,真人出演角色是一大突破,加速了它的傳播。表演上主要運用戲曲的傳統程式,適當吸收皮影戲中動漫表演動作。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唱腔和音樂方面。演唱時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音結合,吐字多用真聲,拖腔多用假聲。老生、鬚生、老旦、小丑全用真聲,花腔多用真聲和腦後音。演出中並有重唱、齊唱、伴唱等形式。唱腔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也有五字句和長短句。能表達生、旦、淨、醜各個行當和各種不同人物的複雜感情。特別是他的“三不齊”(長短句)板式為其他劇種所沒有,形成了獨特的板式結構。其音樂特色細膩委婉、典雅清麗,既有高雅的宮廷韻味,又具平民特色,是陝西乃至中國戲曲音樂史上一個璀璨的民族音樂瑰寶。碗碗腔的伴奏樂器以碗碗、月琴和二股弦為主,配以板胡、梆子、鼓鈸等敲打樂器,以敲擊碗碗確定音樂的內部結構。碗碗腔的劇目也相當豐富,現已抄錄在卷和出版的即達240多種。
1956年大荔縣沙苑業餘劇團將碗碗腔《獻連環》搬上舞臺試演。1958年,朝邑縣劇團又將皮影傳統劇目《二度梅》搬上舞臺,何東梅、王珍、劉雲等主演,隨後劇團赴京演出受到習仲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從此,碗碗腔成為一種舞臺戲新劇種,並於皮影戲共生共存,在大荔、渭南一帶流傳至今。1960年起,碗碗腔藝人相繼整理、改編了一批優秀傳統劇目,並在唱腔、表演藝術、舞臺美術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創造。演出團體先後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眉碗劇團,大荔碗碗腔劇團以及榆林、興平、洋縣等地的碗碗腔團,一時盛況空前,呈現出勃勃的生機。七十年代,碗碗腔的發展演出陷入低谷,但文革剛一結束,大荔縣政府立即擬訂了碗碗腔的長遠發展規劃,為保存、繼承這一稀有劇種,開辦了“大荔縣碗碗腔訓練班”,招收了50名學員,在朝邑鎮脫產培訓5年,使之後繼有人。學員們排演了《重臺》《紅桃山》、《借水贈釵》、《打神告廟》等劇,參演陝西省首屆藝術節並獲得多項大獎。陝西電視臺曾予以播放,專題介紹。1986年,這一批學生畢業後全部調入大荔縣劇團工作,並排演了《沙苑恩仇》、《巾幗魂》等優秀劇目,且在多地巡迴演出。碗碗腔的發展就此擺脫了缺乏傳人,危臨瀕絕的局面,徹底獲得了新生。
至2011年,大荔縣劇團排演了大型碗碗腔現代戲《芙蓉出水》,參加陝西省第六屆藝術節並獲得11項大獎。隨後,劇團又多次參加陝西省文化廳組織的非遺展演,還在上海世博會上得以專題介紹。2016年,大荔縣劇團又在北京梅蘭芳劇院參加國家文化部組織的非遺展演,演出了傳統劇目《借水贈釵》和《打廟》等劇,獲得好評。十年磨一劍,經過30多年的辛勤耕耘,大荔縣劇團得到了新生,碗碗腔這一古老劇種也獲得了積極的發展。目前,大荔縣劇團出演碗碗腔的演員已有30多人,劇團的服裝道具也可以保證演出20多出傳統戲和現代的大戲。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使碗碗腔這一古老劇種得到發展,大荔縣人民政府正在積極申請碗碗腔的非遺保護計劃,爭取很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此還分別制訂了五年和十年保護目標及具體實施方案和措施。擬成立碗碗腔專業劇團,創作了5部大戲,建立藝術培訓班,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金支持劇種發展,支持民間班社開展演出活動,培育縣內碗碗腔劇種演出市場。
閱讀更多 渭南文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