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好一個洛供"鷹眼"人|記錄洛陽供電段鞏義供電車間維修職工李光武

推薦人基本情況:李光武,洛陽供電段鞏義供電車間鞏義接觸網維修工區副工長,男,1975年10月26日。中共黨員,曾榮獲2018年度段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猶如天降災難一般,2020年的春節,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本來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陡然變得恐怖陰暗起來,而正是這樣一場疫情突變的磨礪,也將鞏義供電車間維修工區李光武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風格展露得淋漓盡致。

一個逆向而行的人

李光武,個頭不高,小平頭,濃眉大眼,也算得上是帥男亮哥。春節前,因為疫情嚴重武漢封城消息四面散佈後,致使很多的工作無法正常運轉。他本身擔負著2C添乘任務,因機務段要求禁止登乘機車,如何利用錄像機添乘機車成為了重要的難題,作為維修工區的一名老黨員,這讓他犯難起來,一方面添乘火車將面臨重大的疫情感染風險,一方面今年春節期間氣溫變暖,鳥窩肆意氾濫,給供電安全造成了很多幹擾和困惑。思來想去,權衡利弊之間,他還是主動請纓,向車間領導彙報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逆向而行。

今年大年初二這一天清晨,當人們正沉浸在歡樂春節的時候,早晨7點30分,他已經登乘上了開往鄭州方向的火車上,因無法登乘機車車頭,他選擇了車廂登乘巡視接觸網設備的方式,雖然無法看到頭頂的設備,他就選擇反向巡視的辦法,即採取登乘上行車巡視下行線路的辦法, 儘可能通過他的一雙“鷹眼”,讓鳥窩無處藏匿。為了保證自身安全,他自己購買了眼罩和口罩,自帶的醫用酒精登乘前全身消毒,看到車廂內三三兩兩的稀疏人群,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確保鳥害影響到供電安全,只有這樣,鐵路旅客也才有一個舒適安全的乘坐環境。

一個心思縝密的人

李光武家住洛陽,添乘任務每週要進行3次左右,只要一出門,小區的門衛都對他豎起大拇指誇讚不已,因為他的敬業精神有目共睹,每天他登乘機車巡視接觸網設備,除了需要用攝像機全程錄像,而且還要親自拷貝視頻,回放視頻以及查詢缺陷,這些工作量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對於專業技術來講也是一個重大考驗,如果粗心大意,稍不留神,可能一個小小的缺陷就會造成重大的設備故障甚至事故。

為了確保工作不出任何差錯,李光武總結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巡視“鷹眼錦囊”做法。第一,關鍵環節要看準。工作20多年以來,對於鞏義供電車間管內設備的情況,他已經爛熟於胸,什麼地方的設備要重點關注,什麼時候該穿越隧道、跨越橋樑,他心裡跟明鏡一樣,早已諳熟於心,重點是關注墜砣、主導電迴路、線岔,吊弦等細節方面。第二,特殊情況要記牢。如果巡視過程中發現哪個接觸網杆子有鳥窩,或者發現墜砣高度差和平時不太一樣,他會第一時間記錄在寫實本上,並將自己發現的問題通過與視頻反覆比對後,提出合理性整改方案和措施,這種精細的工作態度和認真負責的風格,已經融入到他的血液,併成為一種自覺和擔當。第三,回放鏡頭要推敲。在回放視頻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他都會自己把自己封閉在一間獨立的辦公房間內,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個人認真觀察著設備運行的軌跡,有時候遇到不確定的缺陷和問題時,他還會反覆回放,甚至拍照與工長一起探討和辯論。

一個可愛可敬的人

從今年疫情發生至今的一個月時間,李光武登乘巡視有13次之多,幾乎每隔一天他都奔波在洛陽至鄭州的機車上,有人給他算過一筆賬,他在短短一個月,疫情雖然如此嚴峻,但他絲毫沒有退縮和害怕,甚至比平時巡視更加周密和勤快,奔波里程達到了7000多公里。這樣一名共產黨員,和我們馳援武漢的一線醫務工作絲毫沒有差別,如同一名戰士般可敬可愛。

除了在工作崗位上,他是一個令人敬仰的戰士以外,同時他還兼任著維修工區的黨支部書記,為了盡顯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每次巡視出發,他總是會把胸前佩戴著黨員徽章擺正擦亮,他所登乘的機車列車員甚至都認識了他,見到他時的眼睛中都能流露出肅然起敬的光芒。疫情發生以來,他不僅親自負責黨費收繳標準的每個細節工作,還帶領黨員開展集中衛生大掃除,消毒突擊活動,他的率先垂範勁頭、敢於擔當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黨員群眾,人心向背,倍感溫暖。

因為經常登乘機車巡視設備,他自身的防疫風險也讓家人倍感揪心,為了防止疫情突變和感染,他登乘完畢後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而是默默的忍痛割愛又回到單位值班。今年大年十五,這一天,他登乘巡視後,車廂內人員較多,為了防止病毒疫情問題,他本來能夠歸家而沒有回家,晚上七點半,為了確保安全起見,他在和妻子深表歉意後,一個人又悄悄地登乘火車趕往鞏義,天空飄著些許小雪,等車間隙,昏暗中望著遠處看不到頭的站臺,他的眼睛溼潤了……

這就是李光武,好一個洛供“鷹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