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

發動看看機


作為一個有個四歲孩子的家長,我家裡的電子設備太多了,全家人手機能開機的有11臺,外加2個ipad,筆記本3臺,臺式機1臺。孩子也經歷過愛玩手機的階段,不給還撒潑,經過我反覆的實踐,孩子現在大部分會做到按時歸還手機了,那開始說說說我的經驗。

孩子喜歡玩手機,出問題的肯定在父母身上。作為父母你是不是在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只顧吃飯而不交流;陪伴孩子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心不在焉,一會發個微信說你在帶娃,一會刷會抖音。其實父母和孩子在的每一分鐘,都是在用自己的語言傳教給與孩子潛移默化的的影響。(這個一定要說服全家人,至少吃飯的時候不能有手機在餐桌上,更不能盯著看)

題主這個問題有個大前提,是多大的孩子?如果已經進入青春期,手機已經是必備品了,青春期的教育超出我的範圍,畢竟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孩子才4歲多。所以我回答的前提是3歲到10歲這個期間。

當無奈的說出“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的時候,實際上父母又把自己鍋丟給孩子了。

孩子玩手機現在很正常了。

我們處於的時代不可能不讓孩子接觸這些東西。連醫學家都從原來強硬的建議兩歲以下的孩子不應該有任何屏幕接觸的時間,軟化成“不鼓勵兩歲以下的孩子接觸屏幕設備”。建議歸建議,作為父母其實不可能也沒必要做到完全禁止幼兒或者兒童接觸屏幕設備。而且適當的接觸屏幕設備能提高幼兒的精細動作發育。

怎麼管理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

  1. 高質量的陪伴。三歲以下孩子,父母應該儘量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安心陪孩子,讓手機少出現在孩子的視野,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2. 制定規則。可以指定一個“每日手機使用規則”,讓你家孩子參與進來,給孩子選擇,讓他自己決定每天可以玩多長時間的手機,是想分多次還是一起使用完;讓孩子自己選擇如果超期歸還應該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孩子往往不喜歡大人強加給自己的約束(逆反心理),對於自己指定規則會遵守一段時間。有人肯定會說咋這麼麻煩,我直接沒收,我不給不就完了嗎?沒收這個動作,在孩子心裡就是懲罰的意思,孩子會很生氣,會“偷偷摸摸”的玩你的手機,極端情況甚至摔壞你的手機來“報復”。規則建立後要執行起來,大人就無需多言,無需反覆強調“還有多少分鐘”。這樣反而成了嘮叨。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指一指貼在牆上的“每日手機使用規則”。這個規則的長期效果就是培養了孩子自律與合作,不僅僅是簡單的體驗到了自己選擇造成的後果,教給了孩子很有價值的生活經驗。

  3. 替代方案。如果不是這次疫情讓很多孩子出不去的話,大概這類問題也比較少了。疫情解除了,其他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一家人騎行出遊等,無論是增進親子關係、還是開啟認知,還是拓寬視野,這都是好選擇。

  4. 收好多餘的手機。這個主要是我自己的情況,我是一個手機收藏愛好者,從蘋果4s到最新的11pro家裡都有,全都能開機使用,所以儘量還是收好,孩子翻箱倒櫃的能力很強。

不懲罰不縱容

懲罰有百害而無一利,懲罰只能短時間讓孩子不“愛”玩手機了,但是孩子心裡會想法設法玩到手機;而縱容更不可取,今天縱容孩子會導致孩子的叛逆行為一點都不比懲罰孩子少。更不能把手機作為任何獎勵或者懲罰的工具。試想一下,我們小時候認為得到一朵小紅花是多開心的事情。解決的辦法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一起制定規則---孩子更願意遵從他們參與制定的規則。

最後,大人不要視孩子玩手機為“洪水猛獸”,孩子從你手裡拿走了手機,你也不要立刻就搶回來,並附帶一句責罵的話,這樣反而讓孩子覺得玩手機“特過癮”。提前制定好規則,和善而堅定的執行這個規則,你會收穫一個有自律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