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鄭和下西洋?是家喻戶曉的明代王朝故事;是一個王朝偉大的象徵;更是一個中國歷史上值得一提的榮譽。一個人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跟從,遠航了西太平洋到印度洋,到達拜訪30多個印度國家和地區。

這樣舉世聞名的壯舉,正當我們後人為古人們的智慧所折服的時候,卻出現了一種不同的聲音,有一位華裔博士林炎平,卻說到鄭和下西洋是一場鬧劇,一場騙局,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講一下其中的故事。

華裔博士林炎平

林炎平是一位加拿大國籍的華人。也是加拿大McGill大學理工科的一名博士生,他知識淵博,說出來的語言都就可信度高,發言也具有權威。雖然是一位學歷高高在上的博士生,

但是他的人生經歷挺豐富多彩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他曾經下過鄉下,去海外留學,更曾經被生活所迫去學經商。他之前的生活並不怎麼富裕,他是一名因為生活的艱難,無法支付起昂貴的學費而被迫棄學的一名學生,也是一位有著遠大夢想,高大抱負的背井離鄉在外打拼的一位農民

他的人生,中間經歷了中國現代史上最荒唐的歲月也見證過中國最激動人心的變革。在國外生活的他,曾經有著多種身份,學生、工人、打工仔等,體會過在西方社會多層面的生活百態,他擅長研究中西文明的盛衰和得失,但是一向嚴肅謹慎的他,卻偏偏質疑鄭和下西洋是否真正的在歷史上存在過,我們下邊具體來講一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林博士質疑鄭和下西洋的真實性

講到這裡,我們必須先交代一下大的歷史背景,那就是

明朝皇帝朱棣在位的時期。明朝的強盛,我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那時相當的富足。國家強大,重振漢唐的雄風,鄭和下西洋也是以和平者的身份出海遠行,與相近海域的國家進行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更好的促進國家之間的關係。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當然,國強勢盛的明朝也有去

外地散播明朝文化以及擴大明朝影響力的目的。國家實力雄厚,但是一點都沒有想去侵佔領地和稱霸世界的意思,這只是一次和平的來往,這樣的歷史壯舉,在世界歷史文化中難得一聞。

在當許多學者專家都在歌頌明朝對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的時候,華裔博士李炎平,卻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質疑鄭和下西洋的真實性,並在中國一所大學演講中表達了自己的這一觀點,因為他是理工出身所以他質疑的理由並不難理解,用他理工的術語去表達了他質疑的理由,他瞄準了明朝的造船術。

他提到,根據史書的記載,明朝船隻的排水量應該在三萬噸左右,而古代的船都是木製的,和這龐大的排水量不合邏輯;此外,還有根據後人的發現,鄭和下西洋的船隻都是平底,在那進行了幾十年的遠航,肯定有大風大浪,

平底船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無法繼續前進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所以他認為,這鄭和下西洋是明朝皇帝為誇大自己的實力,讓人記載下來的謠言,其實根本就沒有這一回事。

在中國,熱愛文學歷史的學生老師並不在少數,他們研究文學歷史有更深的層次,當時,

有人就現場進行了反駁提問

學生反駁林博士觀點

自己國家的文化歷史,怎能容他人隨意質疑?在演講中,一位有勇敢的青年學生站了起來,他眼光裡充滿著自信以及對自己接下來說的內容的堅定。他反問道:"林博士,我曾經去過印度尼西亞,在那裡看到過'三寶公'寺廟,是他們當地用來紀念給他們帶去先進技術與文化的鄭和,給鄭和特地建了一座寺廟。當地人還了解到,鄭和是明朝的三寶太監,還以他的名字命名,同時,我在本地還聽到過他們講述鄭和的故事。"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除此之外,在別的地區,比如東非的個別島嶼上,也鐫刻著鄭和與他船隊的故事,還有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裡放著當時鄭和立的石碑,上邊用漢語和本地的語言刻著當時一些的重要內容。如果這是一些明朝皇帝造出來的謠言,那又是如何做到全世界統一的呢?這些您又怎麼解釋呢?"

這位學生的質疑,讓林炎平博士聽得啞口無言,好久解釋不出什麼所以然。大學生說得堅定無比,因為他堅信,中國歷史不會欺騙我們,全世界聯合欺騙後人更是荒謬之詞。那場演講也就被此時所擾亂,最後草草散場,林炎平博士更是快速離開了教室。

顯然,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是真實存在的,不能因為船隻的原因就對此懷疑,對明朝歷史明朝皇帝大為批判。作為一個博士,嚴謹用詞應該是他們所擁有的職業素養,不應該看到一點問題就大為宣揚,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對歷史褻瀆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爭論背後的是非

林博士對鄭和下西洋的懷疑態度,主要是在他理工方面的分析,他懷疑船隻能否支撐遠航。如果順著他的思路去想,加上現在人們對船隻深一步的瞭解與掌握,那個時期的船隻確實不能支持好幾十年的遠航。但是更深一步想,青年大學生的反駁更有道理,畢竟,

僅從政只的角度考慮問題,顯得過於狹隘

構成遠航的條件有很多,我們從結果倒推回去,這件事確實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更何況在如果仔細研究鄭和的船隻,就會發現船隻身短,但是船身卻被加寬這樣的設計具有船短容易掉頭的優點

不管船怎麼樣,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不是嗎?埃及金字塔上的石頭是怎麼完成的?越王勾踐劍為何到現在仍然亮光閃閃?裡邊到底加了什麼材質?為何秦朝時期的馳道幾千年來從來都不曾長過草?

華裔博士宣稱下西洋是騙局!遭中國學生當面對質,他聽完馬上走了

政治哲學上寫著:真理只有一個。那麼事實也就一個,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明確的被歷史所記載,古人的智慧更是使歷史變得具有迷惑性。但不管怎麼樣,我們身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我們國家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的真實性,從不應該被隨便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