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防控疫情,物業四個崗位的從業人員需特別注意

防控疫情,物業四個崗位的從業人員需特別注意

易感崗位分類

物業管理區域易感崗位主要是指在疫情防控期間存在的與其他人員、環境以及物體等密切接觸,有較大感染風險的環境和場所。主要包括以下四類崗位:

1、門禁崗位

主要包括人、車通行區域的車輛消毒、人體體溫測量、詢問及登記、收轉送快遞件等與人有密切接觸的崗位。

2、垃圾處理崗位

主要包括垃圾桶、站、房等處理垃圾,與廢棄物、汙染物和存在汙染可能的廢物有近距離接觸的崗位。

3、消殺崗位

主要是指從事消殺、噴藥作業中,與消毒液接觸較多以及與噴灑過程由於噴射動力帶起的可能含有汙染的揚塵存在密切接觸的崗位。

4、上門服務和與隔離人員接觸的崗位

主要包括為業主上門送貨或必須接觸業主的崗位,還包括硬隔離、強制自行隔離、自覺自行隔離以及未隔離狀態下頻繁接觸較多業主的工作崗位。

易感崗位人員防護用品使用

易感崗位人員應當穿戴防護用品的條件下才能上崗工作。

1、防護用品基本種類

易感崗位防護用品主要包括符合防護標準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鞋套、手套、便攜式酒精等消毒用品。

2、防護用品穿戴時間

易感崗位人員值崗期間均需穿戴防護用品,下崗時必須脫卸,不得穿戴防護用品離開工作崗位。

3、防護用品穿戴方法

穿戴防護用品在正常生活服飾和無明顯汙染的狀態下在非易感崗位環境中進行穿戴,無需進行穿戴前的特別消毒處理。

穿戴基本順序為,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鞋套→手套。

4、防護用品脫卸

脫卸防護用品的基本原則是脫卸下的防護用品均應將外面即可能接觸汙染的一面折捲在裡面,避免運送處理過程中的汙染源傳播。

脫卸基本順序為,防護服→鞋套→護目鏡→手套→用脫手套後的手經噴灑精等初步消毒後摘下口罩,摘下口罩後將所有穿戴用品捲成小卷並適當捆紮放在指定處,之後用酒精等消毒液即時噴灑雙手及護目鏡。

5、防護用品處置

脫卸後的防護用品應當視為汙染物,進行消毒處理和適當破拆,並放置到指定區域或投入到專用垃圾桶。可重複使用的防護用品按其它技術規範另行處理。

易感崗位人員的其它防護

1、強化自我防護意識,注意個人衛生,上崗之前應當檢測體溫,體溫正常才可以上崗;

2、崗位人員儘量在室外工作,如為封閉性空間,應強制通風、開窗或使用排氣扇換氣;

3、門禁崗位每天至少兩次使用酒精等有效消毒藥劑對門崗的關鍵部位(如地面、門把手等)進行消毒;

4、應加強易感崗位人員的宿舍管理,加強消毒頻次,並保持室內通風。若宿舍居住人員相對密集,可在宿舍出入口出配置帶有消毒水的腳墊,引導進入宿舍人員消毒鞋底;

5、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或有疑似症狀的人員應當立即停止工作,並按有關上報程序辦理;

6、為硬隔離和強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後,應當進行操作人員的消毒處理或更換防護用品;

7、醫療機構和其它特殊類型物業中的易感崗位,除上述四崗位可參照外,未盡標準和特殊要求按照相關技術要求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