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個觀點偏頗得很!

先說個題外話,“迦裟”二字,百衲衣,可能補丁都不打一處來,最初的“迦裟”是補丁衣,修行人珍惜福報,就穿這個。歷朝歷代,王公貴族也倡導節約,比如漢文帝不穿綾羅,雍正帝不留剩飯,都是有記載的,當然也有官宰奢侈浪費的,下場卻都不咋地好,家道破落的公子哥很是難捱,究其因,就是父母揮霍福報不為兒孫積德,過早讓孩子花光了命中的財富,餘生就得窮著過下去了。這些例子不用追溯太遠,像滿清的八旗弟子,絕少例外統統折腰,還有《紅樓夢》原著的曹公,一部書訴盡人生無常,福報盡了,一家人生死不保各安天命了。所以,中國人的智慧,並不以奢華為榮耀,以低調節儉以養德,想讓孩子過得好,就得替他多省省,吃穿都不能太好了。

現在很多孩子乾脆母乳都嫌沒營養,奶粉月耗大幾千,尿不溼都得牌子貨,還得上早教,開小班,小學前就耗去幾十萬,再看孩子,身體不一定好,智商不一定高,不一定比窮人孩子強多少,窮養的孩子頗經得起摔打,因為人家命裡的福報消耗不多存餘在庫,肉眼看不出的。

我們再看現在的華人鉅富們,出身貧賤的佔80%以上,還是赤貧那種,當年有鞋子穿算好的了。若有別人的舊衣服可以揀也是福氣。可是富二代想超越父輩的業績就不容易了,因為沒苦吃。也許會曇花一現,烈火烹油完了。最好的結果也有,那就是富翁多替積德行善,自己老了兒孫可以躺在遺產上吃利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