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對於周星馳演的《喜劇之王》到底是愛情片還是喜劇片?

心裡生活領域觀察員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這部電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小時候一直以為《喜劇之王》是一部讓人開心,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知道長大後才明白,周星馳很多電影都可算作喜劇,唯獨《喜劇之王》不是。

《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就像是裹著糖衣的苦藥丸,喜劇的更深一層裹著悲劇。周星馳曾說過:“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是啊,有一天小丑傷心的哭了,你都覺得覺得他的眼淚是為了搞笑,而不是因為難過,當我們面對生活的壓力彷徨失落的時候,看著段電影中的尹天仇,彷彿就是在透過電影看現實中的我們,尹天仇面對片場導演的辱罵與不屑,他根本無力反抗,面對羞辱,底層小人物的懦弱與無助被周星馳變現的惟妙惟肖,尹天仇對未來的迷茫與彷徨,也正是我們的寫照,他從強顏歡笑到最後連一絲微笑也擠不出來,惟妙惟肖的表達了他複雜的內心活動。

而劇中的女主角我對她印象更是深刻,飄飄與尹天仇的愛情簡單純淨,飄飄做尹天仇一個人的觀眾,為他賣力鼓掌,兩個人相互依賴,底層小人物的愛來的卑微,尹天仇最後對飄飄喊出來的那一句“我養你啊”相信更是在觀眾心裡留下烙印。

周星馳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在這個充滿競爭與壓力的社會中,每個人都不容易,底層小人物的夢想顯得非常可笑,但是儘管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我們還是要始終如一的堅持自己的夢想,終究有一天我們能實現它

星爺的劇都是藏在喜劇背後的悲劇,我們看的時候會被劇中人物所感動,他們為夢想堅持,他們或許微不足道,碌碌無為,他們經歷了苦難,欺騙,但是上帝依然會給他們開一扇窗,因為汗水澆灌出來的夢想是會開出燦爛的花朵的。





天狼雪原


作為一個資深星迷,很榮幸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

首先,

我們瞭解一下創作背景。喜劇之王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影片融入了周星馳本人早年為夢想打拼生存的個人經歷,因為周星馳電影的光環,很多觀眾自然就定義為喜劇片。無可厚非,周星馳電影必然是喜劇片。裡面無數的喜劇橋段讓人忍俊不禁。

然而,我們仔細看,

男主尹天仇,一個落寞的死跑龍套的,永遠都期望能夠擁有多一點的戲份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華,期盼的不是功成名就,只要有盒飯吃就心滿意足了。

女主柳飄飄,一個酒吧的坐檯小姐。因為初戀是個渣男,被迫下海。可以看到,兩個人都出自於社會底層,飽嘗人間辛酸苦悶。這樣的人物背景下我們很難再去定義這是一部喜劇片。周星馳厲害的地方卻是將很多現實的辛酸用喜劇的方式去演繹。比如,

尹天仇試鏡表演不同的緊張表情,誇張搞怪.尹天仇充滿激情的對著大家介紹自己即將出演雷雨,謝謝捧場,畫面一轉,

原來空無一人.

尹天仇聲情並茂的表演心酸戲份的同時鼻涕傾盆而下的滑稽場面。因此,我們在笑過之後,總有一種莫名的傷感。

而作為愛情片來看,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和柳飄飄是主線,在尹天仇表演雷雨而臺下沒有一個觀眾的時候,柳飄飄出現了,給了尹天仇莫大的力量,

他縱情的在舞臺上揮灑著,

柳飄飄在臺下沒心沒肺的笑著。兩個看不到未來的人終於遵從了自己的心,勇敢的走在了一起。最最感人的部分便是我養你這段。尹天仇把所有積蓄給了柳飄飄當作過夜費,柳飄飄悄悄拿走了他的喜劇之王,

留下一句先養好你自己吧。我們才發現,兩個社會底層的人,

他們的愛情卻不比上流社會低等。這也是理想與現實的雞肋,有心無力貫穿了尹天仇大部分的生活。終於等到演男主的機會,還在最後關頭被剃掉了。

他唯一能承諾的就是上次對柳飄飄說的養她是真的。直到片子的最後,柳飄飄還對尹天仇說,不管你是男主角也好,死跑龍套的也好,你都要養我一輩子的哦。尹天仇說到:飄飄,我愛你。由此看來,為了生活仍然要繼續,不放棄,面對真愛要把握,堅守。才是電影傳遞出來的真諦。

也就是影片開頭的那句,努力奮鬥!因此,我更願意把這部影片定義為小人物的勵志奮鬥電影。

希望每一個為了自己的夢想堅守的我們,可以像尹天仇一樣努力奮鬥!


Azusan蜀杉


《喜劇之王》應該算是愛情喜劇勵志片。第一次看覺得是這又是一部無厘頭喜劇,中間穿插著與柳飄飄的愛情戲。若如此單純又怎能讓周星馳憑此片封神。論搞笑《唐伯虎點秋香》《回魂夜》《少林足球》等等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之所以大家都對《喜劇之王》《大話西遊》青眼有加。是因為隱藏在喜劇,愛情之下的映射。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好的電影都是平淡的開頭,從容的結尾。影片伊始尹天仇站在海邊大喊“努力,奮鬥”已然點名此片核心。結尾尹天仇放棄了事業,選擇了愛情。還順道配合警察演了一場戲,抓獲了犯人。但尹天仇算是成功了嗎?我想是不算的。這場警匪戲頂多算是給他的努力、奮鬥一個交代。因為尹天仇的努力、奮鬥值得擁有一個安慰獎。


一個追求夢想的尹天仇,工作時,與黑社會打交道時,甚至與坐檯小姐的交集時都能找到與夢想息息相關的東西,並將其發揮出來。每一次得到機會時,不遺餘力。即使被人嘲笑。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抓住機會就要全力以赴。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三句話是不是就是尹天仇的一生。

娟姐的出現似乎就是一場考驗,一份直接當主角的合約。在演員的道路上算不算是圓滿了。娟姐給了他一條捷徑,卻也需要他放棄愛情。愛情算不算人心最純粹的東西。一個人放棄了最純粹的內心,是否也就變了。



《喜劇之王》也訴說了一個小人物要想成功的要素。自身需要的基本能力,認準自己的目標為之努力奮鬥,時時刻刻充實自己 ,發揮自己的特長,失敗了找出原因改正,有機會就要抓住,沒有機會想辦法創造機會。最後成功與否就真的是三分天註定了。而這劇牛B的地方恰好也在這尹天仇選擇了柳飄飄。劇裡可以是柳飄飄,劇外她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事。



斜眼找電影


《喜劇之王》通過伊天仇在生活裡遭遇黑幫這一事件(人戲合一)來渲染他的表演實力,會讓人感覺過於戲劇化,與前段劇情稍有割裂

而緊隨其後,他突然的低聲下氣對比他以前的跋扈,竟沒有人讓人去取得復仇一般的快感,只是讓人立馬想原諒他,很戮人,他用喜劇的形式揭露了這個世間的悲劇,讓我們哭著看喜劇,領略喜劇中的悲哀

喜劇之王,這部99年的片子,是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很多人說裡面的尹天仇就是周星馳,莫不如說尹天仇是千千萬萬個想成為周星馳的人其中的一個。裡面的笑梗設置的非常高超,周星馳幾乎是以一個正劇的演出帶出了整部片子的喜感,所以很多人說,這是一部蘊含著悲劇的喜劇,是一種高超的喜劇體現形式。但在我看來,喜劇之王最大的亮點是其中的愛情觀。

《喜劇之王》裡,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的尷尬遭遇而笑,但在這些無厘頭搞笑元素的背後,卻是一個又一個悲傷的故事,或是悽美愛情,或是唏噓機遇,更有可能是無奈的自嘲,這些故事總能讓有類似經歷的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起來。

然而,我認為星爺雖然自愈為悲劇演員,拍攝的電影也的確有悲劇成分,但是他想讓觀眾看到的還是喜劇。特別是他成為主要導演後的作品,最終結局都是完美收場,也就是說,我寧可歸類它為一部愛情片而不是一部喜劇片。


蝦鹿鹿影視



如果單純的去看片名,那一定是喜劇片,看過電影之後,笑聲卻沒有感動和攥著小拳頭的那種小激動多,細品之下,這是一部披著喜劇外衣,卻講述了底層小人物努力奮鬥,積極向上的故事,並且在奮鬥的過程中,收穫了甜美的愛情。

喜劇之王這部電影,講述了星爺扮演的尹天仇,從小就有一個演員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整天混跡於片場,自恃清高的才華,卻與片場的生存法則相矛盾,總想著指點江山,奈何江山不是他的,場內被導演痛罵,場外被盒飯佬欺凌,總算能在社區公益舞臺找到一點點堅持的理由,但是觀眾依然少的可憐,雖然也經常接到小混混讓他指導表演的活,但最終都是無償奉獻,還好身為妓女的柳飄飄,經常來找他學習,也算是有所收入吧。總之,對於一個懷揣著夢想,卻受制於現實的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直到碰到好心的演員杜鵑兒,有意無意的去幫助他,這讓他看到了前景和光明,雖然一次男主的戲份最終黃了,但卻給了他堅持的理由,在於柳飄飄教戲的過程中,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雖然都是社會底層的人了,但是在這冰冷的世界中,兩個人都碰到了可以溫暖對方的人,那句“不上班你養我啊”,更是成為永恆的經典。在整個故事的推進過程中,真的沒有多少大笑的場景,更多的是感動和受到鼓舞。我更傾向於那是一部勵志片。



其實星爺電影的表現手法,總是出奇的相似,小人物的故事會被無限的放大,最終講述一個大眾能夠感受到它的溫暖,比如說:《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等等,這就是星爺電影的特色。


石頭影視99


周星馳《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是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由李力持、周星馳制導,主要演員有周星馳、莫文蔚、張柏芝、吳孟達等。該片於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對錶演情有獨鍾的尹天仇(周星馳 飾)與舞女柳飄飄(張柏芝 飾)在一次意外的會面之後,逐漸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愫,之後又因為杜娟兒的幫助,一邊是事業的風聲水起,一邊是最愛的人,使得尹天仇陷入了三角戀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尹天仇一直醉心表演,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演員,而平時除了跑龍套外,只能靠在街坊福利會開設演員訓練班來維持自己的基本開支,學員也是寥寥無幾,此時舞女柳飄飄為了在客人面前表現得更好,被要求學演戲,曾經柳飄飄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不愉快的經歷,而在尹天仇的指導下,逐漸成為了夜總會當紅花旦,慢慢了兩人開始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就在這個時候尹天仇因為跑龍套結識了,名聲大噪的娟姐,而經常受到白眼的尹天仇極希望得到這樣的大姐大的幫助,最終憑藉尹天仇自身的演技和那種對演戲的態度,得到了一次擔任男主角的機會,但是沒想到的是角色被突然改掉了,這令他失望不已,在片場當場務的臥底警察(吳孟達 飾)身份被識破,情急之下,只能讓失落中的尹天仇幫忙演一場戲,沒有彩排,沒有NG,但是憑藉他的能力,他做到,還幫警察破案,之後尹天仇還是繼續回到街坊福利會繼續培訓演員。

這部劇雖然被稱為喜劇,但是小編觀影感受卻是愛情劇,痴迷演戲的痴情男主和曾經受到很大傷害的痴情女主,以及孤獨中渴望得到愛情的女二,我覺得都扮演得不錯,尤其是後來的那句很火的臺詞。

別走行不?不上班行不?我養你啊,也是深深的在我腦海中盤旋,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印象深刻。






咫上者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喜劇之王》從名字看雖然是一部喜劇,但是和以往星爺電影來比,它不夠“喜”,甚至可以說是“悲”;

這部劇很貼近現實,主角尹天仇為了當好一個演員,一遍又一遍的被凌辱,最終理想主義還是敗給了現實主義;

尹天仇和柳飄飄的愛情,在現實面前也顯得那麼的無可奈何,在錯的時間遇到了想照顧一生的人;所以造就了那經典的片段“不上班行不行”“不上班你養我啊”“我養你吧”“你還是先照顧好自己吧,傻瓜”;

對啊尹天仇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經歷種種之後,結局尹天仇又在街坊福利會舉行戲劇表演,這一次觀眾人山人海,而柳飄飄和尹天仇也終於走到一起,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尹天仇在那樣的處境下都沒有放棄做一個演員,更何況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就像尹天仇說的“夢想還是要堅持的”。


媒天有料


《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就像是裹著糖衣的苦藥丸,喜劇的更深一層裹著悲劇。

星爺的劇都是藏在喜劇背後的悲劇,我們看的時候會被劇中人物所感動,他們為夢想堅持,他們或許微不足道,碌碌無為,他們經歷了苦難,欺騙,但是上帝依然會給他們開一扇窗,因為汗水澆灌出來的夢想是會開出燦爛的花朵的。



愛影劇



《喜劇之王》並不僅僅是一部勵志電影,更不僅僅是愛情片。和很多主角最終逆襲的小人物奮鬥故事不一樣,尹天仇在將要演男主角的時候,夢寐以求的東西突然從指縫間溜走,就因為他當著杜鵑兒的面,告訴柳飄飄,他願意養她。 這個轉折點,使得《喜劇之王》超越了一般的勵志電影,觸及到了價值觀的選擇。 或者說,它拷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尹天仇懷才不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僅僅是因為演技不夠嗎?實際上當他給與一個讓杜娟兒失望的回答後,我們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在柳飄飄問尹天仇“是不是真的要養我”的時候,尹天仇自己可能不知道,他面臨著一個電影中兩善擇一的難題:選擇真,還是選擇功



成名就?而他不假思索就選擇了直面自己真摯的情感。 在回頭去看,《喜劇之王》選擇了以演戲作為夢想的載體,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周星馳是個演員,為了把《喜劇之王》拍成個人自傳。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講,《喜劇之王》其實藉著演戲這個載體,探討了戲與真的主題。 2、 《喜劇之王》裡,每個人都在演戲。 洪爺剛讀完大學的小弟要去收保護費,所以讓周星馳指導他如何在造型和氣場上更像黑社會。 言行舉止豪放粗俗的柳飄飄要投客人所好,所以必須裝作清純女學生。於是媽咪就帶著一幫小姐去找尹天仇學演戲。 吳孟達作為臥底,更是每天都在演戲。他說自己比所謂的演員更專業,更加高尚、更加有技巧,沒有劇本,但絕對不會NG。所以,他才應該拿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這一切會讓人想起“人生如此,全靠演技”這句話。生活跟電影一樣,有遊戲規則,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給你分配了相應的角色,而你對此渾然不覺。 當你第一次跟眼前這個男孩子約會,就算情不自禁地想把跟他上床,卻


也還是要故作矜持。 而對面這個男孩子再猴急要跟你上床,也還是要先假裝紳士。 那些在追女孩子時每天送早餐,噓寒問暖的男孩子,有多少是出於自然的情感在做這些事的?也許大部分都只是覺得,他應該扮演一個追求者的角色,而角色的對白和行為就是如此。 好多時候,愛情追逐,都只是在按照固定的程序進行而已。 柳飄飄和尹天仇也是如此。他們情不自禁,卻只能以“塗潤唇膏”這樣拙劣的藉口來接吻。一夜風流後,一個搜刮了整個屋子,把全副身家付給對方當嫖資,一個拿了嫖資後輕描淡寫地說了句:“謝謝老闆。” 大部分人在生活裡都不是好的演員,因為你總被分配到不擅長的角色,並且,生活的戲不能NG,演不好就要承擔後果。 收保護費時橫不起來,就要被打到流鼻血。在客人面前扮不了清純,就可能會被退單。做臥底時演得不好,更是要有生命危險。 在電影裡,你演完可以走出來。張曼玉在《濟公》裡演過妓女,但生活裡沒人會認為他是妓女。可在現實裡,你要當黑社會,就必須從裡到外都是黑社會,全身心地投入。 戲常常意味著偽,而有的人卻堅持真,所以怎麼都演不好。 3、 從電影專業的角度來講,尹天仇也許是個好的演員,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在生活裡,他並不是個好的演員。 當他演死屍的時候,卻總是不想死,而是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演繹,結果捱了杜娟兒一頓罵。 在教小混混怎麼演繹痛的時候,尹天仇居然引用俄國戲劇理論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論。此時,小混混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他無論跟導演、洪爺還是夜總會的小姐講話,都是同一副腔調,與場景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點滑稽可笑。所以每當他頭頭是道講演技,柳飄飄就笑他:“死跑龍套的。” 當媽咪說“我們是夜總會小姐”時,尹天仇很坦白地回答:“看得出來。” 第二次演死屍的時候,尹天仇塗了滿臉泥巴躺在地上。無論其他人怎麼拳打腳踢,他都不起來。杜娟兒因此另眼相看,並叫他以後跟著她開工。 只是,當杜鵑兒罵上次那個怎麼也死不了的死屍時,尹天仇毫無必要地擦乾了泥巴坦白,自己就是上次那個死屍。結果把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搞砸了。 當杜鵑兒慧眼識珠讓他演男主角後,兩人越走越近。那會我們以為,這是一個小人物努力奮鬥往上爬並迎取白富美,拋棄糟糠之妻(柳飄飄)的故事時,尹天仇當著杜鵑兒的面,對柳飄飄的那句“yes,I do”,讓整個劇情急轉直下。尹天仇因為真誠和坦白,美夢碎了一地。 而最後臥底的那段戲,讓尹天仇真正明白,生活中的戲是那麼難演。 本來,尹天仇把裝著槍的外賣送到吳孟達手裡就算完事。但吳孟達怎麼都沒機會打電話叫外賣,因此節外生枝。 尹天仇到點沒接到電話,居然還是按部就班地去敲門。此時尹天仇進屋,“劇本”就已經變了。但無論吳孟達怎樣旁敲側擊地提醒,甚至動手打他,他的腦筋都沒有轉過來。這時候,尹天仇緊張到忘了臺詞(番茄蛋飯加底25.5元,不加底36.8元)。 演完這場戲之後,他終於承認,自己沒有演戲的才華,還是當觀眾好了。當臥底居然要真的殺人,還要在黑社會面前鎮定自若,對答如流,說錯一句話就有可能挨子彈。 而在電影開頭,他對著大海喊:“努力,奮鬥。”夜晚跟柳飄飄在海邊時,他說:“天亮了就就會很美。”無論每次演完怎麼被趕出片場,如何被羞辱,尹天仇都沒有放棄。但在離成功最近的時候摔下來,以及一場節外生枝的槍戰,卻讓他輕易就說出“我沒有演戲才華”。 畢竟,影壇其實是個名利場,想要成為角兒,除了演技以外,還需要八面玲瓏,甚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杜鵑兒跟導演說:“我觀察他好久了。他很用心。”導演說:“演戲是生意,又不是談戀愛,光用心有什麼用?” 但在尹天仇心裡,卻是“演戲誠可貴,真誠價更高”。 所以,《喜劇之王》和周星馳中後期的很多電影一樣,有著悲劇的內核。阻止一個人成功的,原來不是付出的汗水不夠多,也不是你的智商不夠高,而是因為不願意遵守那些會磨滅你的純真和稜角的規則。這才是最讓人絕望的。 從電影中你也可以看出,尹天仇想要的,不僅僅是當男主角,而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演繹。但這一切在勢利的市場和電影工業面前,顯得那樣一錢不值。 尹天仇很認真地教小混混怎樣演繹痛,而小混混卻用它來訛老奶奶。這跟《少林足球》裡,五師兄總想在高科技的世界裡將少林功夫發揚光大,卻被人看作神經病的劇情非常類似。 “我是一個演員”,這句話包含的是一種對於演繹的信仰和驕傲,而不僅僅只是成為電影工業的一個工作人員而已。 他可以為了一個死屍角色,被人拳打腳踢,可以為了當替身,被火燒到像烤雞翅膀,卻任何時候都西裝筆挺,平和但又驕傲地說:“我是一個演員。” 這就是《喜劇之王》結尾的現實意義。周星馳在現實中就喜歡改劇本,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演繹。這在他出名之前就是如此。但是,這世上有那麼多喜歡跟陳規對抗的電影新人,卻只有一個人最終成為周星馳。大多數人只能卑微地在冰冷的電影工業裡,成為一顆按部就班的螺絲釘。 正如你懷揣著高尚的文學夢想,卻只能在辦公室裡打開微信編輯器,憋屈地打下“好看的女孩都自帶燒錢屬性”這樣的標題一般。賺錢和成名其實不難,難的是站著把錢賺了。 最後,當尹天仇發現一切都是泡影時,便回到了家,一聲嘆息後跟柳飄飄說了一句:“飄飄,我愛你。” 他放棄了電影夢,她逃離了紅燈區,都選擇從言不由衷的戲裡逃脫出來。幸好,他們還有愛情這片最後的伊甸園


我來說幾個細節,也許有人也會有這種感受吧。 1,福利院裡的那群如精神病人一般的俗人,其實都是正常人,但是在中二的尹天仇的世界裡,他們就是一群精神病人,只有他自己西裝革履一副正常人模樣。但是尹天仇維持生計靠得其實就是這間福利院。 其實唯一有病的,是尹天仇。 2,尹天仇在福利院無聊的時候,教小姐們如何“表演”,果然學會“表演”柳飄飄立刻就完成了由不合格小姐到一流小姐的華麗轉變,所有人搞不定的大老闆,柳飄飄搞定了。 為什麼


學會“表演”的人,就能成功? 3,小混混去收保護費,發現另一個混混是他的學長,兩個人開始探討亞洲金融危機,說明以後還要持續,這其實是大背景。 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每一個人的生存都是如此艱難。 4,那本書,《演員的自我修養》,當書被柳飄飄

拿走後,尹天仇馬上就時來運轉,成為男一號。而柳飄飄一個小姐卻成了不願意為了賺錢而違背自己感情的不合格小姐了。 遍體鱗傷的柳飄飄在看到豪車上的尹天仇時,那種卑微感,跟那天清晨周星馳四處翻錢時的卑微感,是否很像? 之後,拿到了書的尹天仇,立刻就失去男一號的位置。 有了那本書就會失敗,失去那本書就會成功,這是為什麼? 5,當尹天仇送外賣死裡逃生回
家後,在門口織圍巾的柳飄飄,看到尹天仇回來,一面罵,你怎麼晚還不回來到底死哪去了,一面給他戴上剛織好的圍巾,說,你可說過要養我一輩子的。 那種既生氣又心疼的感覺,尹天仇只有發呆看著。 說一句我養你,確實很動人,可之後呢?


洋哥說事呀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周星馳的電影真的很好笑,誰知多年後周星馳卻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這部電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小時候一直以為《喜劇之王》是一部讓人開心,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知道長大後才明白,《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就像是裹著糖衣的苦藥丸,喜劇的更深一層裹著悲劇。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小人物尹天仇(周星馳飾)心懷電影夢,卻只能整日跑龍套,面對片場導演的辱罵與不屑,他根本無力反抗,面對羞辱,底層小人物的懦弱與無助被周星馳變現的惟妙惟肖,尹天仇對未來的迷茫與彷徨 他從強顏歡笑到最後連一絲微笑也擠不出來 但他卻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並努力為之堅持奮鬥 也正是我們的寫照

而劇中的女主角我對她印象更是深刻,飄飄與尹天仇的愛情簡單純淨,飄飄做尹天仇一個人的觀眾,為他賣力鼓掌,兩個人相互依賴,底層小人物的愛來的卑微,尹天仇最後對飄飄喊出來的那一句“我養你啊”相信更是在觀眾心裡留下烙印。

周星馳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在這個充滿競爭與壓力的社會中,每個人都不容易,底層小人物的夢想顯得非常可笑,但是儘管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我們還是要始終如一的堅持自己的夢想,終究有一天我們能實現它

星爺的劇都是藏在喜劇背後的悲劇,我們看的時候會被劇中人物所感動,他們為夢想堅持,他們或許微不足道,碌碌無為,他們經歷了苦難,欺騙,但是上帝依然會給他們開一扇窗,因為汗水澆灌出來的夢想是會開出燦爛的花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