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下的湖南扶貧“新”事:大棚開“網課”送崗至“家門”

疫情下的湖南扶貧“新”事:大棚開“網課”送崗至“家門”

2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心助農微信直播在衡東縣新旺村舉行。 肖亞輝 攝

中新網長沙2月27日電 題:疫情下的湖南扶貧“新”事:大棚開“網課”送崗至“家門”

新冠肺炎疫情給今年全國脫貧攻堅收官戰帶來嚴峻挑戰。連日來,從蔬菜大棚內的“雲端授課”到田間地頭的直播“帶貨”;從送崗位到貧困戶“家門”,再到返崗專車專列一路護送貧困村民至“廠門”等,發生在湖南脫貧攻堅戰場上的這些新鮮事,成功解決了當地許多貧困群體的“心頭事”。

大棚開“網課”直播進田間

“我家的辣椒苗為什麼有部分變黃了?”“您幫我看一下,我的茄子苗是不是病了?”……幾天前,一場“雲端授課”在吉首市石家衝街道寨陽村的蔬菜大棚內上演。寨陽村駐村第一書記姜洋與吉首市農業農村局科技特派員陳道雲一人拿著手機,一人對著鏡頭為微信群內的一群菜農進行蔬菜移栽培訓。從鋪膜、打孔到移栽技巧,大家一邊仔細聆聽陳道雲講解,一邊不時插話提問。

疫情下的湖南扶贫“新”事:大棚开“网课”送岗至“家门”

婁底新化519名農民工分別乘坐20輛就業扶貧專車返崗。 劉明 攝

近年來,靠著綠色、潔淨的土地資源,大棚蔬菜、草莓和花卉苗木種植已成為寨陽村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全村先後有8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種植,人均增收4800元。

受疫情影響,今年寨陽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菜苗移栽比往年晚了不少。農時不能耽誤,疫情下不能聚集,種植戶面臨的移栽難題迫切待解。“何不建個微信群來場視頻直播培訓?”陳道雲想出的這個點子,猶如一場及時雨下進了貧困種植戶“心坎裡”。

開春以來,衡陽市衡東縣高湖鎮新旺村扶貧基地裡的黑木耳喜獲豐收,可村民們卻因疫情阻斷銷路犯了愁:客商不願來,產品出不去,大片長勢喜人的黑木耳眼看就要爛在地裡,這可如何是好?

當地同樣從“雲端”找到解決辦法。2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心助農微信直播在新旺村舉行,幾名衡東電商企業員工走進田間地頭,變身“帶貨”主播在手機鏡頭前賣力吆喝。直播不到一小時,線上接下200多單,累計銷售黑木耳600多斤。這一“戰果”,終於驅散了村民們臉上的愁雲。

為減少疫情對扶貧產品的影響,依託電商線上銷售之餘,衡東縣還通過“以購代捐”、在商場和超市設立愛心窗口、開通物流輸送“綠色快捷通道”等方式,線上線下齊發力,讓扶貧產品從滯銷變走俏。

送崗至“家門”專車至“廠門”

疫情將很多人“困”在家中,這對一些以打工收入為主的貧困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知道以前打工的寧波廠子開工沒有,這場疫情鬧得工作不好找,今年家裡可怎麼辦吶!”鍾豔群是湘西龍山縣召市鎮青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因為手有殘疾幹不了活,幾年前老父親又得了場病,加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還在讀書,家裡全靠她一個人外出打工維持生計。眼見出了正月十五,疫情還沒解除,鍾豔群心急如焚。

疫情下的湖南扶贫“新”事:大棚开“网课”送岗至“家门”

常德桃源縣夷望溪鎮扶貧車間順利復工。 曹雪 攝

2月18日以來,由長沙各區縣(市)組建的55支招工小分隊,陸續趕赴包括龍山縣在內的湖南51個貧困縣開展勞務對接,短短5天就招聘了1197名勞動力來長沙就業。鍾豔群是其中一員。

“感謝長沙來的幫扶工作隊,簡直把工作送到了我家門口!”瞭解到務工待遇不比省外差,每個月還能回家探親,鍾豔群很快相中了長沙經開區一家企業。幾天後,她坐上工作隊特意安排的大巴前往長沙務工,一路憧憬著未來的新生活。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湖南擁有1632萬轉移就業農民工的龐大群體。針對農民工的疫情恐慌、出行限制等情況,各地紛紛為該群體貼心定製從“家門”直抵“廠門”的免費返崗專車專列,讓大家安全有序復工。

26日,在當地政府組織下,婁底市新化縣溫塘鎮祠堂村貧困戶劉執金和518名老鄉分別乘坐20輛就業扶貧專車,奔赴廣東多地復工就業。“早出去一天,就多賺一天的錢!”享受“專車”接送的同時,還獲得政府贈送的防疫口罩、常用藥以及一份保額10萬元的疫情防控和意外傷害險,劉執金從未想過會以這種方式返回工作崗位。

多舉幫扶扶貧車間又聞轟鳴聲

“車間終於開工了,我這顆懸著的心也算落地了。”20日一大早,常德桃源縣夷望溪鎮仙人溪村村民劉明興戴上口罩、測量完體溫後,準點來到車間機位上。

去年,53歲的劉明興進入村裡一家生產電阻器元件的扶貧車間務工,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讓他順利脫貧摘帽。今年春節以來,疫情的到來讓他一直忐忑不安,擔心影響到車間開工,因此收入受損而返貧。

疫情防控期間,車間負責人特意在每個機位之間做了隔板。上午10時,劉明興和工友們走出車間進行戶外活動,“騰地”讓消毒人員再次進行消毒。午餐時,大家兩批就餐,原本可坐4個人的餐桌,現在只坐1人。

口罩、消毒水、中藥飲片……常寧市尚珂伊針紡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復工的前一天,當地有關部門就送來了防疫物資。要求嚴格生產的同時,當地政府想得周到,專門針對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出臺了穩崗返還、崗位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派出工作人員入駐扶貧車間擔任聯絡員,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近年來,湖南建設了2963個扶貧車間,吸納超過3.6萬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疫情發生以來,隨著一項項暖心、細緻的政策措施落地,湖南許多扶貧車間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傳來動聽的機器轟鳴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