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 女鬼橋 》是《紅衣小女孩》後第二部改編真實都市傳說的臺灣恐怖片,也跟《紅衣小女孩》有同樣的優點。它們皆跳脫原始故事的情節及遊戲規則,重新建構一個收放自如,且可無限延伸的自由世界觀。此外,兩部作品都有清楚的概念與想法,並在有限的預算內,簡明扼要地說完一個好故事。但《女鬼橋》看似單純的劇情背後,其實別有洞天。這與《紅衣小女孩》從撲朔迷離到豁然開朗的故事結構,可說截然不同。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女鬼橋》雖然名義上是取材東海大學(劇中改名東湖大學,並在臺師大林口校區拍攝)的怪談,不過它倒是沒有校園傳說虛實難辨的氣氛,而是單刀直入的呈現接二連三的靈異現象。電影聰明地以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方式遮掩鬼魅的形跡,改以演員的反應與表情彰顯它無所不在的恐怖,直到最後才讓它拋頭露面。因此,即使它的作祟手法與外型近似日韓電影,仍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新鮮感。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對一部稱職的恐怖片來說,要引導觀眾進入恐怖情境不難,難在選擇何時放手,讓我們的想像力主導局勢。這時電影對「動」與「靜」的拿捏就是一門學問。《女鬼橋》對突發驚嚇掌控得宜(尤其是最後水塔上的追殺戲),卻少了一點氣氛靜謐的恐懼。片中的配樂及音效過於飽滿,在安靜陰森的深夜校園裡顯得格格不入。而眾人在驚慌時喧鬧吵雜的表現,除了以臺詞提示迫近的危機外,對渲染恐懼的幫助並不大。更何況有些語氣生硬的臺詞,反而會讓人有脫離現實的尷尬感。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這些問題在臺灣恐怖片屢見不鮮。其實《女鬼橋》大可捨棄聲音與臺詞等外在提示,善用舊校舍的地利人和,讓環境自然而然地誘發觀眾的不安情緒,並以無聲取代有聲,使鬼魅的登場更有震撼力。主角躲在美髮教室的橋段就是個好例子,它利用鏡子與假人頭,製造高明的驚懼效果,在劇組的用心及巧思下,展現因地制宜的優秀表現。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女鬼橋》最大的驚喜來自劇本。故事分為兩條平行線,分別是東湖大學的五位學生觸犯禁忌而引鬼上身的經過,以及記者在慘劇發生後追查五人死因的過程。表面上,這只是個你追我逃的恐怖故事,但劇本突如其來的敘事性詭計,不但讓事件出現令人驚訝的發展,更揭曉了本片真正的主題與後續的伏筆。許多看似不合理的橋段(例如主角前後不一的反應),也在詭計曝光後得到合理的解答。雖然缺乏辨識度的配角群,與不甚流暢的剪輯,削弱了這個詭計的震撼力,然而對習慣平鋪直述的臺灣恐怖片來說,它無疑是個有趣的實驗,也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事實上,本片的開場方式,也替臺灣恐怖片指點了另一條路線,那就是偽紀錄片。《女鬼橋》以直播畫面帶出劇情,並切換至靈異節目報導的手法,其實已掌握了偽紀錄片的箇中三昧。加上本片不時提及記者爭搶獨家,或「現場重現」的新聞噱頭等媒體現象,或許以偽紀錄片反諷媒體的虛虛實實,也是值得一試的可能性。


《女鬼橋》: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