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重慶市3月2日小學生開始開網課,一些留守兒童祖輩在帶,怎麼上課?

瘋狂的雞蛋1


我想題主不用擔心的。

留守兒童都是祖輩在帶,那麼說明留守兒童不止一個,現在的老人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老人了,他們並不是什麼都不會,有的老人比年輕人也不差,所以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再有現在孩子的學習很多都是通過網絡佈置的,所以老人既然能在家帶孩子說明已經可以應付網上的作業了。



我們也可以看一下重慶市的教育通知:

2月26日,重慶市教委印發《重慶市中小學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工作指導方案》,明確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學將全面實施國家課程教學,線上教學將採取“電視+網絡”形式進行,嚴格執行半日授課制度,中小學每天網上授課時間不超過4個學時,同時嚴格控制作業量,不得強行要求學生家長每天上網“學習打卡”……

雖然重慶市有這樣的通知,我相信每個家長都不會落下孩子的學習課程的。

就算老人不會操作,也可以尋求鄰居的幫忙,或者尋求老人的幫忙,讓任何一個認識的人幫忙,我相信他們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想學習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學習的心。



我們再看看國家教育部的建議:

對於網絡授課,教育部是這樣建議的: (1)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

(2)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

請家人放心,孩子一定可以正常接收網絡課程的。


說文寫作


我們這裡2月10號就開始在網上上課了,我們班就有這樣的學生。


有一個同學,每次直播完我查看數據,總沒有他,在釘釘上問他他也不回。後來我給他父母打了個電話才知道,他父母年前因為交通管制沒能回家,家裡的爺爺奶奶用的老人機看不了直播。

那怎麼辦呢?後來他們找鄰居借了一箇舊手機。然後,我告訴他怎麼下載軟件,他才勉強能夠聽課。

還有一個女生,住的地方很偏,上課也非常不方便。

我們每天早上是朝讀時間,並且學生要發圖片到班級群裡。一天他的爸爸拍了一個視頻傳到群裡,說她女兒每天早上要從屋裡爬到旁邊的山坡頂才有信號給我們傳圖片,每天直播的時候就搬一個小板凳找信號。

<strong>

看到學生這樣的情境老師也很難過,但是現在沒辦法啊。疫情這麼嚴重,我估計開學還早著呢。如果不跟著上網課,回學校後又不會重新上一遍,那他就什麼都沒有學到。


後來我們向上級部門反映這些問題,教育局聯合各電信運營商給我們市裡各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家長免費贈送流量。<strong>

特別感謝他們的支持,解決了部分家長的問題。

面對這次疫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無論是直播條件還是聽課條件,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出現了很多問題。面對學生家裡信號差,手機聽不了課的現象我們現在也幫不到他們,落下的知識只能回學校後再補了。

我是學校信息化工作的負責人,也是一個數學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我,頭條主頁裡有教學視頻。


鄒智明微課堂


我們先來看看重慶市3月2日小學生開始上網課的通知:

這是重慶


市教委在昨天(26日)下發的通知:明確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學將全面實施國家課程教學——線上教學。

其實對於線上教學,家長沒必要擔心:

1.全國很多地方如上海等地都進行了線上授課,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安全,因為近幾日監獄突然爆發疫情,所以對於開學,囯家更加謹慎,原則上不能完全保證學校安全,很難開學。

2.線上授課,已經從最開始的不適應,通過近半個月的不斷調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授課的老師全部都是名師,可以說給孩子們提供了非常好的資源。

至於你說的:留守兒童是祖輩在帶,怎麼上課?

我們從第一張圖上可以看出,現在網上授課採用的是“電視+網絡”,也就是即可以在電視上看,也可以用網絡看,所以沒必要擔心。

當然,國家也規定了上課的時間,每天不超過四個小時,這完全保證了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

而且在上課的時候,也不需要祖輩去教,最多是陪著一起坐著聽課就行了,能夠保證孩子這個時間段的學習任務,就可以了!

至於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其實在孩子做完,老師都會要求把作業交上,如果有不懂的完全可以問老師,這段時間學校老師就是輔助課下解決問題,保證孩子學習質量。


最後一點,請你要相信祖輩,想想他們也是我們的父母,以前為了讓我們學習也是費盡了心血,肯定也會全力去照顧孩子去學習的,雖然現在他們年齡大了,但他們的心是不會變的!

所以我認為,重慶市3月2日線上教學,完全是出於學生安全考慮,做出的比較好的決策,而且留守兒童是祖輩在帶,也沒必要擔心,要相信他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及時溝通解決,完全沒有問題!

你覺得呢?有什麼更好的想法,一留言一起討論!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重慶是直轄市,學生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會太差,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上網課必備的用品不會缺乏的。

我這麼肯定的原因是,我們這純農村,也是3月2號開學上網課,24號,25號兩天通知學生下載釘釘,班主任建群,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沒有報道,下載的速度和進群的人數,讓老師們都驚訝,從內心感嘆,不能拿老眼光看社會了,農村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孩子的設備比老師的還先進,老師的設備都不齊全,還在配備中。

而且也不用擔心,他們聽不了課,除了學習不情願之外,其他的都是無師自通,現在又可以名正言順的玩手機了,他們心裡美!

倒是老師還是需要培訓一下,今天上午我們開視頻會議,時間都到了,有的老師還在門外徘徊,找不到進去的入口,這種情況開視頻直播出現任何問題都是麻爪,根本解決不了。

我們這也是3月2號正式上線直播,老師這一塊逐漸摸索慢慢熟悉,很快就可以進去角色,最擔心的就是學生,家長不看管的話,學生自己能不能認真聽課,這才是關鍵,拿著手機玩遊戲,有點得不償失了。尤其是家長不在身邊的,老人約束不了孩子的,手機在手,遊戲遨遊,玩的昏天暗地的,違背了學校的初衷。

老師也在積極想辦法,怎麼能約束一下孩子,有的要求必須打卡,有的要求家長拍照發家長群,無論怎麼樣,都是希望家長配合,看護好孩子,讓孩子跟上同學們的步伐,千萬不要掉隊。

家長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提出來大家交流,老師們會非常感謝的。


元氣女神


重慶3月2日小學生開始網課學習,留守兒童怎麼辦,家長怎麼能不著急?

在重慶教委的通知我們看到這樣幾條:

第一,對確因特殊原因無法通過電視或者網絡參與在線學習的學生,學校要制定“一人一案”,精準施策,確保教育教學全覆蓋。


第二 ,對農村留守兒童落實幫扶政策。

針對部分農村或者邊遠貧困地區無網絡或者網速慢等情況,指導學生通過收看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的有關課程和資源,解決孩子在家學習難的問題。

第三, 嚴格實行半日制授課制度規定,每次授課小學不超過15分鐘,中學不超過20分鐘,小學一二年級不安排書面作業。


通過以上內容,家長是不是就放心了不少呢?對於家長擔心的網絡問題,低年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通知都有提及。

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一條:和家中父母孩子做好溝通達成共識,共同保證居家學習的效率。

1 家中沒有網絡的就教會老人使用電視打開課堂。,有網絡的教會老人操作手機。如果老人眼睛看不清,可以教會孩子,不要小瞧了一二年級的孩子,對於電子產品他們比爺爺奶奶精通!

2 對於上課不集中的問題,小學上課時間15分鐘,中學上課時間不超過20分鐘,這個時間一點不長,孩子都能坐得住!

3 父母在外工作,每天和孩子電話視頻,詢問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

4 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繫。



最後,在外面的父母要相信家中的老人!他們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對孩子比咱們還要上心呢!學習是大事,老人怎麼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全家一起努力,克服困難,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肖老師英語課堂


3月2日,是全國各地紛紛“雲開學”的日子。爸爸媽媽們都被折騰地不輕,孩子上個課,裝備要齊全:手機、電視和電腦,還要配上打印機。最重要的是,家裡最好隨時留一個人負責維護IT跟維持課堂紀律,這個工作除了個別硬核老頭老太,一般奶奶輩的幹不了。

網課確實給雙職工家庭帶來了不少麻煩。可是有那麼一群被遺忘的孩子,他們更無助。那就是住在偏遠農村,跟著爺爺奶奶待在一起的留守兒童。

要想上網課,至少需要有一臺可以流暢上網的設備。這麼一個基本的要求卻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唾手可得。

圖中的這個女孩叫郭翠珠,今年14歲,家住河南洛寧。家裡沒有網絡,旁邊蹲著的人是她父親。因為要上網課,卻不捨得用手機流量,父女倆找遍了全村,終於找到了村支部這有無線網絡。每天晚上女孩跟父親都會到村支部門外苦學2個小時。

天寒地凍,女孩埋頭苦讀,父親蹲守一邊。雖然她不是留守兒童,可卻一樣深知學來不易。網友說:這不就是現代版的鑿壁偷光

郭翠珠已經算是幸運的,她能找到wifi,也有父親陪在身邊。

15歲的四川女孩楊秀花則要難得多。她的學校要求每天早上7:45分打卡。可是她家附近連個手機信號都找不到。她費了好大的勁,四處尋找,終於在離家4公里外的一處懸崖邊找到了信號。

每天早上6點,小楊就要起身,趕1個小時的山路,去懸崖邊上網課。書包裡裝著饅頭和包子,有時一待就是10個小時,等天黑了才回家。她擔心山高路滑,不肯讓母親給她送飯菜。經常大冷天啃著冷硬的饅頭、包子,只為了能學習。

這樣的事情絕不是孤例。湖北宜昌的女孩兒鄧舞悠洋寒假回湖北老家過年。一晃要開始上網課了。深山老林也沒有信號,爺爺找遍了大山,終於找到一處有信號的地方,爺爺親手用竹竿和油布給孫女搭了個能遮風的簡易小帳篷,這已經令孫女開心不已。

這些還只是發到微博上為人所知的,可又有多少像她們一樣的農村或是回老家過年被困住的孩子呢?他們中,又有多少人找遍了漫山遍野,最終也沒有找到信號呢?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來說,帶來影響最大的,恐怕不是不自律的那一群孩子,而是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最後都上不了網課的孩子。

寒門子弟殊為不易,他們真正地寒窗苦讀,寒風裡到處尋找著信號,付出良多,卻很難獲得跟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的回報。

希望教委能多關注一下滯留在農村的孩子們。也許這個特殊的時期,沒辦法拉信號,那是否可以給他們寄一些教輔材料。

每一個孩子,都不該被遺忘。

祝每個孩子都能認真學習,不負青春!


亦君說書


重慶市教育主管部門日前發出通知,繼續延遲開學,開學時間待定。

26日,重慶市教委發出“停課不停學”的通知,明確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學將全面實施國家課程教學,線上教學將採取“電視+網絡”形式進行,嚴格執行半日授課制度,中小學每天網上授課時間不超過4個學時,同時嚴格控制作業量,不得強行要求學生家長每天上網“學習打卡”。幼兒園不開展網絡直播教學活動。



一些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上網課,的確存在一定的困難,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家裡根本沒有電腦,用的手機也不是智能機,他們的學習變得異常艱難。但教育主管部門也考慮到這種實際情況,網絡課程可以通過電視收看,這就解決了貧困地區學生上網課難的問題,真正做到網絡學習全覆蓋,政府的這種做法值得稱讚。

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管教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婆婆、爺爺、外公、外婆身上,這些老年人又不懂當前的教育理念,也沒有辦法給孩子進行學習上的輔導,這可如何是好呢?



對於這部分留守兒童的教育,老師要多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每所學校都有留守兒童之家,相關負責人根據留守兒童之家的近期工作方案,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和學習上的幫助。

留守兒童通過網絡學習課程的時候,老年人雖然不能輔導孩子的學習,但可以監督孩子的學習狀況,讓孩子認真學習網課,不打遊戲和看直播。


近日,山西大同一位女護士奮戰在抗疫一線,家裡獨自留下10歲的兒子上網課,這個兒子真讓人操心,不認真聽網課,在家裡看網絡直播,幾天時間之內,給主播打賞近10萬元,護士媽媽氣得當場暈倒,主播平臺也遲遲不給予退款。這就是孩子在學習網課時沒有監護的結果。

所以,留守兒童在上網課時更要加強監管,老年人需要監督孩子上網課的情況,督促孩子認真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習,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可以向老師和孩子父母反映。


Lance課堂


當人們還在擔心疫情未能散去的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有的家長已經開始上班復工,但是學生還沒開學!沒有人在家管理學生,如何是好?


疫情尚未結束,為了學生們的安全,網課已經成為“必然選項”!

27日截止,重慶現有確診人數僅有186例,但是,這也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相關的疫情管控必須照常進行。

受此影響,市教委已經明確做出通知,3月2日學習不會正式開學復課。但是,“網絡上課”將成為必然選項。因為3月2日再次延遲開學,那麼至少要影響一個月左右。

這也意味著,3月份大部分學校將這家裡面進行“網絡上課”。我之前也談過,當疫情久久得不到結束,是時候認真思考“網絡上課”的執行和效力了!

看來,網課真的來了,那些之前對網課還非常陌生,帶有牴觸情緒的學生和家長們,此時此刻應該正視“網絡上課”的學習方式了!

現在的問題時,有的家長已經開始上班復工,而學生在家開展“網絡上課”究竟誰來監督呢?

隨著大部分企業的復工復產,很多家長已經開始外出打工上班,而這個時候學生怎麼辦,誰來監督?

這是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也可以尋找一些方法來嘗試著解決:

  • 1.父母雙方留下一個,在家照看孩子。一方面可以監督孩子的學習,另一方也可以為孩子煮飯,做些必要的輔助或幫助。

  • 2.家長在出門之前,無比對孩子認真做好交代,必須完成學習任務,要求給家長每天彙報學習情況,家長電話或網絡監督、提醒。這種方式主要適合那些聽話的孩子。

  • 3.如果爺爺婆婆還年輕,可以讓他們進行監管和提醒,並及時將監管情況和孩子的父母進行溝通,發生問題後及時進行糾正改正。

  • 4.學校開展網課時,進行視頻監控,考察大家在學習時候的出勤情況和紀律情況,把監督到的內容作為今後考評學生成績的一種方式。

上面這些方面,最有效的是第1條,這也是最佳方案,放父母留下來陪伴孩子,監督孩子學習,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難道可以放任不管嗎?然後是第4條,這種方法在某稱程度上能夠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第2、3條其實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實為“下下之策”!

結束語:

家長之所以不讓孩子現在上學,就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如果家長在復工復產之際,又完全放棄對學生的管理,這恐怕比不讓孩子前提上學還糟糕,有效的監管十分必要,即便是孩子沒有學到多少知識,但是至少能夠管住他不亂來,也讓人放心啊!


飛魚勸學


重慶市教委發出通知,3月2號開始小學生開始上網課。針對線上教學重慶市教委提出了線上教學的措施。那麼,對於留守兒童怎麼辦呢?其實,這個也不用擔心。


在重慶市教委的通知裡特別提到:對確因特殊原因無法通過電視或者網絡參與在線學習的學生,學校要制定“一人一案”,精準施策,確保教育教學全覆蓋。其中特別提到,對農村留守兒童落實幫扶政策。
同時,重慶市教委還指出,針對部分農村或者邊遠貧困地區無網絡或者網速慢等情況,指導學生通過收看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的有關課程和資源,解決孩子在家學習難的問題。

同時,重慶市教委還指出嚴格實行半日制授課制度規定,每次授課小學不超過15分鐘,中學不超過20分鐘,小學一二年級不安排書面作業。



重慶市教委還指出,開學後要對重難點進行查缺補漏。

由此可見,重慶市教委在線上教學的部署上還是非常周密到位的。作為留守兒童,相信老師會拿出合理的方案,指導孩子的學習的。作為家長,也要和孩子多聯繫,多溝通,瞭解一下孩子學習的內容及孩子的心理,有問題也可以及時和班主任老師溝通,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老一輩帶孩子一般都比較溺愛,缺少原則,因此,做父母的也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堅持原則,督促孩子每天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當然,作為家長,你也可以讓孩子通過微信把當天的作業發給你看看,隔屏瞭解下孩子的學習。父母重視了,孩子才會重視,你說是嗎?


靜靜助學


老穆想說,題主不必有這樣的顧慮,為什麼這麼說呢?老穆為大家分析如下:

我們先來看一下重慶市教委的“線上教學方案”,如下:

2月26日,重慶市教委印發《重慶市中小學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工作指導方案》,明確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學將全面實施國家課程教學,線上教學將採取“電視+網絡”形式進行,嚴格執行半日授課制度,中小學每天網上授課時間不超過4個學時,同時嚴格控制作業量,不得強行要求學生家長每天上網“學習打卡”……

作為留守小學生,會不會用網絡收看學校的課程呢?老穆是這樣認為的:

現在的小學生爺爺奶奶,大都60左右,他們有的精通手機,可以幫孩子下載相關學習軟件。

如果不懂,也會有老師指導的。

或許有人就會說:“俺家孩子才上一年級,他哪會呀?”

老穆想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不會強制你上網課的,有的地區,小學低年級不上網課。


對於網絡授課,教育部是這樣建議的:

【1】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

【2】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

老穆認為,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會自己下載軟件的。

如果不會,也不要緊,你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解決:

【1】尋求鄰居幫助。

“遠親不如近鄰”,如果孩子不會,爺爺奶奶也不會,可以尋求鄰居的幫助,鄰居總有會的……

【2】父母可視頻遠程指導。

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可以通過視頻指導。

【3】尋求老師的幫助。

如果實在不會,可以尋求學校老師的幫助,能解決這個問題。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