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们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为了奖励这些抗日英雄,新中国建立后就举行了表彰大会,抗日军人们都得到相应的军衔作为奖励。但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很多抗日英雄死在了战场上,他们没有机会亲眼见证中国的和平,也无法享受胜利的果实,我们唯一能为这些牺牲者做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陈翰章便是牺牲在战中的一位抗日英雄,而且他的故事十分惨烈,遭遇叛徒背叛,为掩护同僚而死,死后全尸都没能留下,头颅都被日军割下带走,今天笔者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帮助大家了解认识这位早逝的抗日英雄。

陈翰章出生于1913年,老家在吉林敦化,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成绩优异。十四岁的时候他就去考了私塾教员考试,是所有考生中年龄最小的,最后还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1927年的时候他进入敦化敖东中学读书,期间担任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十七岁那年他毕业,当时的毕业成绩是全校第一,毕业后成为了小学教员。

日军占领东北以后,东北一带的人民们自发组成了许多抗日部队。十九岁的陈翰章见到了家乡的动乱后,放弃了自己安定的工作,毅然从军。他在1932年8月的时候加入了救国军,同时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中担任总司令部秘书长,自此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他曾经参与救国军攻打宁安县城的战斗,战中表现突出。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1933年的时候,他因为战功显著,升任为东北抗联第2军第2师参谋长,之后还曾经代理师长职务。1937年7月,他带兵突袭日军,解救出大批被困中国劳工。因为身后的日军穷追不舍,他便将大部队化为小分队,一路与日军打游击战。之后转战安图县大沙河,与那一带的日军激战了四天,最终凯旋而归。两个月后,他又被派到前线,参加了伏击日军松岛讨伐队的战斗。

在湖畔、长白山麓一带,到处留下了他率部与日寇浴血苦战的足迹。那一带的很多老人都对陈翰章将军的抗日故事倒背如流,这些故事如今还在当地流传。他当时经常带领部队在东北一带战斗,给日军的推进造成了很多困难,他也成为了日军将领们的眼中钉,日军一直都试图铲除这个障碍。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1935年的时候,日军曾经找到他的家人,要挟他的父亲陈海去寻找陈翰章,陈海被逼无奈,只能亲自出发去找儿子。陈翰章从小到大都是出名的孝子,但是见到年迈的父亲,他却坚决不愿意离开战场,跟着父亲回家。在家国大义面前,他暂时忘掉了自己儿子和丈夫的身份,还让父亲转告妻子尽早另嫁,自此之后他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活动之中。

1940年,日军在关内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后,便着手对付东北抗日军队。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因被叛徒出卖而战死,陈翰章立刻顶上,率部在强大的敌人中间往来穿插,用灵活的战术与敌军周旋。当时的孤立无援的东北联军面对着许多困难,粮食不够医疗资源不足,连武器装备都落后一大截,但在陈翰章的带领下,我军越战越勇,被日军称为"最有力之匪"。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可惜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部队的战力损失越来越大,陈翰章常常是夜以继日地亲率部队战斗。1940年12月8日早晨,陈翰章与部下在湾沟村遭遇了敌军,敌军之所以来得这么快,是因为部队中有叛徒出卖了陈翰章的行踪。当时我军你有十几名战士,而日军则派出了几百人的部队。

为了掩护部队中的4名女战士突围,他率领十几名部下与敌军展开生死决战,一番激战之后,战场上只剩下陈翰章一人。敌军不断试图劝降他,但被他厉声拒绝。他一次次中弹倒下,又一次次举起了手中的枪,直至最后战至力竭仍在痛骂敌人。

这位抗日将军值得所有人铭记,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如今才回到故土

气急败坏的日军剜出了他的双眼,让他流血过多而死。后来撤退的时候日军还割下他的头颅,带回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保存起来,一直到2013年,陈翰章将军的头颅才被找回,这位抗日英雄的尸首终于复原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