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襄陽“疫”線:撫順逆行天使織牢疫情防控網

2月14日,我市接到上級命令,緊急派出4名疫情防控人員組成撫順市援鄂防疫援助隊到湖北襄陽一線開展防疫工作。來自市疾控中心的王悅偉、姚秀林等4名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從事核酸檢測工作)方面專家,緊急踏上征程。連日來,他們日夜奔波在湖北襄陽疫情防控一線,用高超的專業技術,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紮實的工作作風,為襄陽織牢一張疫情防控網。


  在襄陽,經過短短1天的培訓,王悅偉和姚秀林被分配到棗陽市(襄陽下轄縣級市)疾控中心開展工作。10多天的時間眨眼而過,他們來不及回覆家人、親友、同事的電話、短信,來不及發一條朋友圈微信,早上7點出門,晚上9點以後回到住處,每天超14個小時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任務,讓他們的神經高度緊張。他們沒有時間、精力和體力與人聊天,更別說是寫下隻言片語。

襄陽“疫”線:撫順逆行天使織牢疫情防控網

王悅偉(右二)在棗陽市某鄉鎮發熱門診追蹤疑似病例


襄陽“疫”線:撫順逆行天使織牢疫情防控網

王悅偉(左一)在室外開展密切接觸者流行病學調查


  化身偵探 不漏一人
  根據湖北襄陽當地的安排,有著多年防疫經驗的王悅偉此次擔任的是棗陽現場調查組的組長。主要負責對5類重點人群,即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發熱待查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
  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監測中的關鍵環節。與人談談話、填填調查表,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需要流調人員具備專業的分析研判能力和談話技巧,通過綜合分析,及時準確發現問題。在進行流調工作時,王悅偉就像偵探一樣,在調查過程中與確診、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們悉心交流,以專業技巧和豐富經驗,抽絲剝繭般地從大量信息中找出蛛絲馬跡。連日來,通過王悅偉的專業調查和細緻分析,已發現當地多個家庭聚集性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並妥善處置。
  在疫區,進行面對面調查風險極高。由於當地專業防護裝備匱乏,原本應該在發熱門診和密切接觸者家中進行的流調工作,大都改在室外進行。剛到棗陽的那幾天,室外最高氣溫只有5℃,王悅偉帶領他的團隊一跑就是1天,11天的時間已經調查了近千人。


  從2月16日至今,王悅偉深入到棗陽市7個定點收治醫院、150多個密切接觸者隔離點和上百個居民區發熱門診,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蹤、深挖聚集性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平均每天流調70-80人。調查結束,還要精心為每個病例分別撰寫調查報告,每天23.00後休息已是常態。

襄陽“疫”線:撫順逆行天使織牢疫情防控網

姚秀林(左一)指導採樣隊對復工企業進行採樣


襄陽“疫”線:撫順逆行天使織牢疫情防控網

姚秀林在對棗陽市疾控中心檢驗科人員進行防護及生物安全培訓


  悉心檢驗 不差分毫
  姚秀林主要負責跟隨當地採樣隊現場採樣、現場指導檢驗,同時還肩負著針對當地防疫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任務。他先後經歷了“四天四個清零戰役”、復工企業採樣、監獄系統篩查採樣等工作。


  採樣工作面臨著較高的被感染風險。姚秀林克服當地防控物資缺乏,條件艱苦等實際困難,每天都跟隨採樣隊跑出一百多公里,深入幾十家定點收治醫院、隔離點、發熱門診、復工企業採集、收集樣品並核對、轉運,督促大家規範操作,隨時糾正錯誤。11天裡,他主持收集了5000多份樣品,最多的一天收了740份。
  姚秀林還輾轉於當地疾控中心和各定點醫院,對當地檢驗人員、採樣人員在檢測技術、採樣技術、個人防護和生物安全等方面進行培訓。截至目前,已開展相關培訓十餘次,參訓人數超過百人。
  “只要有一個人因為我的提示能夠避免可能的風險,我覺得我這一次就沒有白來,這麼一想我還得加油幹啊!”樸實的話語中流露出的是姚秀林的醫者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