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職工醫保卡上的錢,是在職時高還是退休後高?

戰神4095


醫療卡的金額是由個人繳費基數為準的,上班你繳費多自然就多,繳費少自然就少。退休是按照定額數額髮放的,北京六十退休後拿醫療卡錢100元,其中有3元直接扣掉是大病醫療款,世界到手97元。退休不是繼續按照繳費基數撥付你。因為你已經不上班了,也不再繳費了。



上班時我們的工資基數大小直接關係到個人醫療卡的撥付金額,它是按照你個人繳費基數的2%另加上單位撥付同等的2%一同打進你的個人醫療卡賬戶的。你繳費基數假設5000元,那麼你的5000的2%100元就進入你的醫療卡賬戶,另外還有同等數額是單位撥付的,再加上100元,也就是你可以每月拿到200元醫療卡數額。

有些人下崗繳費基數少了,醫療卡錢也少了。原因是你個人沒掙太多的工資,繳費基數低了,也就直接影響了你的醫療卡數額。相應的單位2%撥付也是少了。

上班時候我們個人工資多,繳費基數越發返還個人賬戶醫療卡錢就越多,成正比遞增。退休了就不是按照繳費算了,因為你退休了不用繳費了。所有錢都是國家給你的養老金。你沒有任何義務去再繳費了。你就享受養老和醫療福利待遇了。退休按照一定數額撥付你。60歲100元,80以前110元。其中都要扣除3元大病醫療錢。

所以上班醫療卡錢相對是多的,退休是少的。個別的繳費基數太少的有可能比退休人員拿得少屬於個別的。


夏日之冰1


一般都是退休後比較高, 相對於35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高了將近一半左右。

第一,在職職工。

在職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8%,其中單位繳費為6%,計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比例為2%,計入個人賬戶。單位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一般每個月都要往個人的社保卡里返錢,這個錢主要用於平時到藥店買藥,或是用於醫院門診掛號、看病等。雖然大家繳費的比例都一樣,但是往社保卡里返的錢是有區別的。一般分為35歲以下 ,返錢比例為繳納醫保費用的2.5%左右,35到45歲的,一般為3%左右,45到55歲的為3.8%左右,55歲到退休前為4%左右,退休以後為4.3%左右,各地的政策有所差異。

第二,靈活就業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醫保的比例一般和在職職工差不多,是按照社平工資的8%左右來進行繳納的,由於沒有用人單位,所以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都是由自己來承擔。一般實行按年度來繳費。由當地社保部門根據社平工資情況,計算出兩檔繳費標準,分為一檔和二檔。第一檔繳費比較低,一般不往醫保卡里返錢;二檔繳費比較高,和在職工的繳費標準差不多,所以也會按照在職職工的比例返錢,每月向醫保卡里返錢。

第三,退休職工。

退休職工退休後,如果醫保繳費年限達到國家規定的醫保繳費年限,退休後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每月按照4.3%左右的比例往社保卡里返錢。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返錢的比例還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不管是在崗職工還是靈活就業人員,只要繳納了醫療保險的,一般都會按照年齡結構往社保卡里返錢,年齡越大,返錢的比例就越高,尤其退休後返錢更高。所以,從總體上說,退休後社保卡里的錢比在職時要多。


幫兄愛唱歌


大家都知道,職工醫保卡每月會劃入一定的錢數,供大家買藥、掛號或者醫療消費使用。不過具體金額多少很多人卻搞不明白,有些人也很迷糊,究竟職工醫保每月的劃入錢數是在職時高,還是退休後高呢?

醫療保險劃入錢數的規定

實際上,1998年國務院要求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過,由於基本醫療保險的建立原則是以地級以上行政區為統籌單位,個別地方還可以以縣市為統籌單位,因此統籌區塊比較複雜。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為直轄市,實施市級統籌。各個統籌地區執行制定繳費標準,以及相應待遇標準是相差非常大的。

不過國家在建立醫療保險制度時,就明確規定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要全部記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費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

比如青島市35歲以下的職工,按照繳費基數的2%計入個人賬戶,也就是企業繳費部分不補貼。35~45歲的職工計入個人賬戶比例是繳費基數的2.2%。45歲以上的在職人員,記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是繳費基數的3%。

杭州市是45歲以下在職職工記入個人賬戶比例是2.5%,45歲以上記入2.8%。杭州市的靈活就業人員相同年齡情況下,個人賬戶計入比例只有0.5%和0.8%,實際上由於靈活就業人員在繳納醫療保險時,優惠了繳費基數的2%,才產生這樣的待遇的。杭州市是每年1月份按照上年度的繳費基數一次性劃入一年醫保個人賬戶費用。青島等更多地區則是按月劃入。

深圳市則是45歲以下的在職職工,存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是繳費基數的5%,45歲以上是5.6%。深圳市的醫保個人賬戶待遇可謂是全國最高的了,一年接近四五千元。

退休職工的個人賬戶待遇

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醫療保險繳費年限達到國家規定年限,可以不用繳費,按照國家規定繼續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當然具體的繳費年限,是由各地自行規定。比如上海和廣州是15年,杭州是20年,深圳是21年,未來將延長到25年。北京市則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慶市則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

退休後由於不需要繼續繳費,因此直接按照各地規定執行醫保個人賬戶劃入錢數。比如石家莊市是按照本人月基本養老金的6%劃入。青島市是按照本人基本養老金的4.5%劃入,但是70歲以下最低80元,70歲以上最低90元。上海市是每年4月份一次性劃入,2018年標準是74歲以下1680元,75歲以上1890元。北京市是每月扣除三元的大病醫保費用以後,70歲以下每月劃入97元,70歲以上每月劃入107元。深圳市是按照當年社平繳費基數60%的8.05%劃入。


比如深圳按60%基數繳費,退休前最高返還5.6%,而退休後可以返還8.05%。如果是100%基數繳費,相當於在職時每月返還60%基數的9.3%,退休後反而降低了。

所以,由於退休前後的計發比例、計發基數不一樣,相對而言有的是退休前高,有的是退休後高。


暖心人社


職工醫保卡上的錢,是在職時高還是退休後高?

職工醫保卡上的錢,退休人員每月劃入的錢肯定會比在職人員更高。因為無論從尊老敬老,還是從老年人體弱多病的角度來考量,都應該是這個理。

職工醫保卡上的錢是醫保部門根據一定的比例,按月劃入你的個人賬戶裡,用於個人到門診看病或到藥房去買藥的。也可以用來支付醫保報銷後按比例由個人支付的部分。

至於醫保卡里每月能返多少錢,由於醫療保險沒有實行全國統籌,各地標準也不相同,但退休人員每月劃入個人賬戶裡的醫保費肯定會比在職人員的要多。

以北京市為例:

用人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規定如下:

1、不滿35週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0.8%劃入個人賬戶;

2、35週歲以上不滿45週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1%劃入個人賬戶;

3、45週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2%劃入個人賬戶;

4、不滿70週歲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賬戶;

5、70週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賬戶。

再以廣州市為例:

醫保每月劃入個人賬戶裡的錢是不確定的,返回比例如下:

1、35歲以下,每月到賬是按社保繳費基數個人支付部分的2%劃入;

2、35歲~45歲,每月到賬是按社保繳費基數個人支付部分的2%+單位繳費部分的1%劃入;

3、45歲~退休,每月到賬是按社保繳費基數個人支付部分的2%+單位繳費部分的1.8%劃入;

4、退休人員每月到賬按廣州市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4.1%劃入。

由此可見,職工醫保卡上每月劃入的錢,是與你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金額及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個人年齡有關的,無論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都按照年齡段來返錢,年齡越大,每個月劃入的醫保費用就更多。


葉公來幫忙


題主所說的醫保卡上的錢,指的是每月向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返還的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向醫保卡上返錢的都是哪些參保人員。

按國家現行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基本醫療保險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因沒有個人賬戶,不存在返錢。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的靈活就業人員大部分由於收入低,只繳納了統籌賬戶部分費用,沒有繳納個人賬戶部分費用,也不會返錢。

因此,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返錢的只有三種人:1、由單位負責繳費參保的在職職工。2、繳納單位和個人兩部分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3、按規定辦理了職工醫療保險退休手續的退休人員。返錢的標準按個人繳費基數的2%至6%的比例劃入個人賬戶。

各地具體的返還政策和標準存在差異。但總體上都是和個人繳費工資(退休工資)掛鉤,年齡越大返還比例越高;退休人員返還比例最高。希望能幫到你。


君子觀世界


我們這裡在職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與職工共同按職工月工資的8%按月繳費。醫保局根據參保人的年齡按月工資的比例記入個人賬戶,具體是:45週歲(含)以下的按2.8%、45週歲以上的按3.2%、退休人員按上年月養老金的3.6%記入個人賬戶。

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按月打在參保人的社保卡上,供持卡人到醫院門診和藥店使用。

從記入個人賬戶的比率看,退休人比較高;但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是沒有在職時工資高,雖然在職時記入個人賬戶的比率低,但因工資高絕對額是高於退休後的。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般以市為單位為一個統籌區,各統籌區參保繳費和享受待遇規定不一。我地是這樣,你地就不一定是這樣。



我愛我家214230147


樓主您好,職工醫保卡個人賬戶上的錢一般情況下,是退休以後的這個待遇比較高一些。因為退休以後的人,他的年齡往往是比較偏大的,所以說他的這個個人賬戶的劃轉比例是根據年齡來確定的,一般情況下35歲以下的一個年齡是一個劃轉比例的階段,35歲到45歲年齡的人群是一個劃轉比例的階段,然後45歲到55歲的人群是一個劃轉比例的階段,然後55歲以上的人又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一個劃轉比例!

所以說基本上退休的人,都會達到55歲以上的一個年齡,那麼他會獲得比在職期間一個更高的劃轉比例,所以自己退休以後個人醫保賬戶上的錢,比這個在職期間的錢要高。

那麼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如果你想讓自己的醫保每個月都會有相應的餘額劃轉到你的個人醫保賬戶上,那麼你就必須要辦理我們的這個職工醫療保險,只有職工醫療保險辦理完退休之後,你才能終身享受這個醫保的報銷待遇,並且才會出現個人醫保賬戶的餘額。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職工,醫保卡上的這個個人賬戶的餘額是根據年齡來劃轉一定的比例的。所以說,退休人員的年齡普遍要高於在職職工的年齡,那麼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的餘額要高於企業在職職工的賬戶。

他的劃轉比例通常是按照年齡來確定的,一般情況下35歲以下的人群劃轉比例大約是在2%左右,35歲到45歲的人群大約劃轉比例是2.5%,那麼45歲到55歲的人群劃轉比例大約是3%左右,那麼55歲以上的人群劃轉比例大約是3.5%有些地區可能會高於0.5個百分點,但是最高的地區,對於個人來說不會超過4%這樣的一個標準!

那麼很明顯,退休人員的這個個人賬戶的劃轉比例普遍是比較偏高的。尤其是有些地區,實際上作為退休人員來說,只要是自己的醫療保險實現了退休待遇,那麼是可以享受到,以現金方式來結算個人醫保卡賬戶當中的餘額的,確實有些省份已經做到了這樣的一個要求。


懂社保


以我的真實體會,退休後比在職高,這個應該是普遍現像。


開心才好103246541


看繳費,決定卡上錢多錢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