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文/晴悅筆記

最近在補日劇《凪的新生活》,在裡面我學到了一個新詞語:“讀空氣”,指的就是要懂得察言觀色,不要做出違背群體氣氛的事情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女主大島凪是個“職場便利貼”,最擅長的事就是“讀空氣”。雖然大多數人在初入職場時,都被教導要學會察言觀色,不過,內心極度敏感,思維敏捷的她,總能最早察覺緊張尷尬的氣氛。

領導當著一群人質問是誰弄錯了重要的宣傳單,沒人出來承認時,僅僅因為同事的一個眼神,她就出來背鍋道歉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明明每天都提前準備好了盒飯,卻還是為了增進和同事的感情,跟大家一起去餐廳吃飯。合照的時候明明自己閉上了雙眼,還是礙於情面轉發了對方的動態。

凡是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明明自己很委屈也要努力合群,以為這樣會討人喜歡。

其實往往適得其反,她的同事反而在背地裡嘲笑她,把繁瑣的工作都扔給她做。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一味地合群,時間久了,就變成了不合時宜的刻意討好。

蘇岑說過:“如果一段感情,一個人,得讓你耗費巨大的經歷來取悅,這已經註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後的緣分了。”

不合時宜的合群,永遠換不來真正的情感。而真正的情感,從來都不需要刻意的去討好。

你的真心,永遠要留給最值得的人

01

孤獨的“烏合之眾”

從小到大,我們好像都在努力做個合群的人

小時候,去親戚家拜年,明明不想表演才藝,為了不被大人說,就硬著頭皮表演了。

上中學時,明明不想給別人抄作業,為了合群,還是給了;他們邀請你出去玩,明明週末想要在家裡複習備考期末考試,怕拒絕了以後他們不跟你玩了,你就去了。

上大學時,只有你一個人去圖書館複習,怕被他們說,漸漸地就不去了,跟他們一起打遊戲、追劇。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工作後,就像大島凪一樣,成為了“職場便利貼”,努力的融入群體。

其實我們會這樣,好像就是因為害怕孤獨

但是從眾慣了,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淪為集體意志的奴隸。

《烏合之眾》中有一段話我特別喜歡,“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你在逐漸平庸

我們將時間花在了合群上,就註定消耗了“自我提升”的時間。

大多數的我們都害怕孤獨,但是從來不會去享受孤獨。就像“一個人去看電影”,想看什麼就可以看什麼,不用考慮別人的喜好。“一個人去吃火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用遷就別人的口味。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適當的把精力多花在自己身上,學會跟孤獨握手言和,我們會活的更舒適

02

真實的你就很好

之前女友快到30歲生日,我們幾個朋友密謀著給她辦個聚會。

沒想到她跟我們說:“家裡有事,在老家呢,你們聚一下吧。”

該訂的都訂好了,我們還是照原計劃去了餐廳。主角雖然不在,我們一群人也玩的不錯,把生日蠟燭點上給她發了小視頻過去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女友跟我們說出了實情,“你們的計劃其實我察覺了,你們知道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氛圍,所以還是不參加了,這樣“雲過生日”其實也不錯。”

我們完全能夠理解這一點,女友本身就是個比較安靜的人,既然她不喜歡,就不強迫她。

真正的朋友應該是相處舒服的,看到有趣的東西可以互相分享,不需要每天噓寒問暖,互相取笑對方的糗事,不觸碰彼此的傷疤。

《無聲告白》一書中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為了不顯得格格不入 ,而逼迫自己去迎合別人,不敢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這才是問題

這些看似“不合群”的人,也許只是不想強迫自己寄生在社交關係裡,努力在找尋自我吧。

你不用刻意迎合,真實的你,就很好

03

最完美的即當下

有個紀錄片採訪了很多年邁的老人,還有一些因為意外即將從這個美妙的世界離去的人們。“有哪些事情是你們最遺憾的?”

很多人的回答是:“我很遺憾在我人生那麼長的時間裡,我都不是為自己而活,我不敢做我自己,沒有努力表達自己內心真實得想法。”

2020年的這個魔幻開頭,人人自危,每天不斷增加的不是冰冷的數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沒人有答案。

我們能做到的大概就是珍惜當下,為自己而活。

人生苦短,你不必讓每個人都喜歡,與其小心翼翼討好別人,不如做一回真實的自己

只有當你自己在乎自己的時候,別人才會用正眼看你,才會去在乎你。

豆瓣8.8《凪的新生活》:我不想再讀“讀空氣”了

日子終究是要過給自己看的,無論是誰,遠離讓自己不舒服的人,遠離那些只會拖你跌進谷底的人吧。

生活本該是我們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別人想要你的樣子

孫晴悅:媒體人,原央視駐外記者,新一代女性勵志榜樣。新書《二十幾歲,沒有十年》全網上市,同名文章讓數億人熱淚盈眶。微信公眾號:晴悅筆記(qingyuenotes),微博@孫晴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