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期銷路受阻,騰訊手機管家提醒愛心助農須防“悲情營銷”騙局

年前,蟹農馬師傅為供應飯店螃蟹需求,特意屯了9萬斤蟹,本來打算大賺一筆,結果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了個措手不及。馬師傅說原本賣八九十元一斤,現在二三十元也難賣,等氣溫升高螃蟹易死亡,損失會更大。

受疫情影響,很多農戶像蟹農馬師傅一樣面臨巨大的銷售和經濟壓力。為幫助農戶減少損失,各電商平臺推出“助農”專區,明星站臺助力宣傳,消費者慷慨解囊,“不能讓農戶水果蔬菜爛在地裡”。騰訊手機管家提醒大家,疫情讓農戶貨物滯銷,但是消費者看到的卻不一定是真的“農戶“,有可能是不法分子趁機散佈的“悲情牌”騙局。

疫期销路受阻,腾讯手机管家提醒爱心助农须防“悲情营销”骗局

(圖:用戶投訴截圖)

近日某投訴平臺受理了一起“愛心助農”投訴案件,消費者投訴某平臺商家虛假宣傳,打著“愛心助農”的幌子,通過以次充好、評論刷單的方式欺騙消費者,目前案件已移交電商平臺處理。

其實“愛心助農”項目出現的虛假宣傳騙局並不是疫期首發,早在之前便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不法分子低價採購果農水果,通過偽造貨物滯銷照片,編故事,渠道分發,刷好評等手段賣貨,一些“中間商”直接稱只要堆積的不是很多基本一週能賣完。消費者高價買了劣質品,電商平臺得到更多差評,當地水果被抹黑,好心被不法分子攪成“三輸”局面。

除了“虛假宣傳”,愛心助農項目中還需注意詐騙電話、短信等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以防陷入財、貨兩空的局面。小張某天收到一條“果農”短信,稱果子銷售困難,並送給小張一張優惠券。小張不疑有他直接點擊短信中的鏈接下了單,誰知隨後幾天不但沒有收到水果,卻收到了大量垃圾信息;果農李大爺某天接到自稱“扶貧辦”電話,稱響應國家政策,可以幫李大爺通過“展示推廣”方式賣梨,李大爺便繳納了1萬元“展位費”,過了半個月梨還沒賣出去,電話打不通李大爺才意識到被騙了。

愛心助農本是好事,卻因不法分子的利用“傷愛心又傷農”。對此,騰訊手機管家建議,在全民助農的氛圍下,電商平臺應加強審核、品控、追責等制度,不讓假冒農戶的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農戶在參加助農項目時應該仔細辨別,避免讓自己的貨物成為他人詐騙的工具,反而抹黑自家產品品質;消費者則應該提高警惕,不輕信平臺宣傳,不點擊對話框中的鏈接,可通過看已有評論等方式辨別對方是否是“真農戶”。

疫期销路受阻,腾讯手机管家提醒爱心助农须防“悲情营销”骗局

(圖:騰訊手機管家精準識別攔截騷擾詐騙電話)

此外,消費者和果農還可使用騰訊手機管家對詐騙電話、短信進行精準識別攔截,遠離不法分子“悲情營銷”騙局。騰訊手機管家依託騰訊安全雲庫和10億用戶手動標記,擁有全球最大騷擾攔截數據庫和強大的反詐騙能力,能夠精準識別電話類型,智能攔截詐騙、騷擾、廣告推銷等類型電話、短信,幫助消費者和農戶遠離以“助農”為幌子的電信網絡詐騙。

作為移動端的第一道安全防線,騰訊手機管家一直以守護用戶手機信息財產安全為己任,不斷升維自身安全能力,可有效攔截詐騙電話、欺詐網址,查殺病毒軟件等。現在,大家在軟件商城直接搜索“騰訊手機管家”便可一鍵下載安裝,為自己的信息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