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現在好多體溫槍測出來的都是35°一下,是不是漏好多疑似的?

有尊嚴的老去


額溫槍測溫對環境因素要求很大,包括環境的溫度,溼度,光照,氣流,出汗等等

我不是專家,個人認為,額溫槍測試的是皮膚表面溫度(不同於口腔測量,肛門測量,耳溫,腋溫),而表面溫度受外界影響較大,比如新聞就有在車內吹空調被測出體溫高的例子。那反過來,現在初春溫度還很低,額頭一般又是暴露在外面的,不會對額頭採取保暖措施,所以額頭的表面溫度本來就偏低,也就是低燒狀態,但在室外停留了一段時間,測出來是沒發燒的。

所以小區門口這種測量沒有什麼意義,被測者需要在室內停留一段時間,讓表面溫度正常後接受測量才有意義


摶搖九霄


這個額溫槍特別不準,以前記得我兒子有一次發燒39°多,我帶他去醫院,然後那護士給我兒子用的額溫槍,測量才36°多,量了好幾次都是這樣,護士說不發燒呀,我說不可能,臨出門剛量的是39°多,我用耳溫槍量的,而且用手摸也特別燙了,然後護士給換了個腋下體溫計,果然是高燒


夜微涼微微涼


小區門口我要麼被測出來34點幾,要麼37.5,反正37.5也放行的,說是我車裡來空調的原因,實際我根本沒開空調,本人每日水銀體溫計監測三次,均穩定正常!簡直就是扯淡,疫情能防控好那完全是老天眷顧。這裡不說監察人員的不是,他們很辛苦,24小時都在執勤,由衷給他們點贊。某些人員就是把他們的辛勞不當一回事,更別說大眾老百姓了!我不知道我這麼說是不是仍然會被懟!反正之前我在市平臺上說了這些就被懟的不成樣子!要懟就繼續吧


紫禁之巔28


物資緊張,現在好多測溫槍是工業用的。科普下使用:不管是醫用,還是工業紅外測溫儀其原理都是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波。測量的都是表面溫度,正常人體額頭溫度要比腋下溫度低1-2℃左右,而且額頭受環境影響變化較大,所以醫學臨床均參考腋下體溫作為醫學測溫。醫用測溫儀在出廠前通過軟件已經修訂了差值或限定了相關範圍。工業產品更加真實反饋測溫情況。正常人體的發射率為0.98(測溫儀默認0.95),所以測量出的結果在34-35℃左右。所有的紅外產品包括(紅外熱像儀)可以通過修改發射率為0.8來修正差值避免非專業人士使用帶了的體溫不準的情況。

(注:額頭受環境影響變化較大,所以僅供初步排查參考。不管醫用還是工業探測器原理都是一樣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溪克521


我也有一把其實很不準確,會誤差2度左右,就是圖上這種



福建直播在線


測溫槍通過設置特定溫度來對發熱人員進行篩查,對於超過額定溫度的人員具有自動報警功能。當溫度讀數超過高溫報警值時,儀器會發出報警聲,同時紅色報警燈點亮。對直接顯示額溫的測溫槍,通常超過37℃會報警;如果增設自動換算功能的測溫槍,則是超過38℃會報警。不用擔心測溫人員的誤判。


暖心倪


都是做樣子的,體溫槍測出來的根本不準,差個幾度正常!起不到實際作用!


暖暖2511


真的不準,有次去單位測我84度[捂臉],兩分鐘過後34度,我忽冷忽熱的[呲牙]。


花開富貴玲瓏


這種體溫槍通過傳感器接收物體表面紅外線,得出感應溫度數據的。測量位置是鼻樑之上兩眼中間部位,這個地方相對測體表溫度來說是最接近正常體溫的放射源,然後體溫搶就是通過該點的溫度進行校準。但是如果有汗啥的會蒸發吸熱肯定就不準了,或者冷風吹一下也會不準的。


坦坦小愛


醫用的可能會準一點,反正民用不准我是非常確定的,買個2個博朗的,一個耳溫槍,測出來永遠不會發燒的,一個額溫槍,測出來經常比水銀的高1度,有時又是準的,反正每次用是多測幾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