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蓋房有何講究?漲知識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悠久綿遠,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更有著“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它們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與發展,以至於衍生了許多優秀的民間文化。比如流傳於農村的俗語,就是最為大眾熟知的一種,這些口口相傳的智慧語言,不論茶餘飯後,還是田間巷頭,都能聽到它們的故事。時至今日,俗語依然廣為流傳,內容也包含了生活方方面面,尤其在潛移默化的歲月間,對人們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樣的,對人生也有著頗為重要的借鑑與警示意義。在農村,經常聽到許多和房屋有關的俗語。房屋對於人們來說是重中之重,現在很多人買不起房子,他們為了將來能有一個生活的地方一個歸宿就會選擇蓋房子。不過在農村蓋房子是有很多的規矩和忌諱的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蓋房有何講究?漲知識了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什麼意思?這裡的過,是高過的意思,意思就是說,大門,不要高於廳堂,不然的話,家道中落,人丁稀少。很多人看這句話的時候,覺得不可理解,還覺得有點誇張。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蓋房有何講究?漲知識了


在農村,大門是一家人的“臉面”,也是財源廣進之地,因而在大門的建造中有很多的講究。一個房子中大門象徵的就是子孫兒女,堂屋象徵的就是父母長輩。老人認為“長幼有別,尊卑有序”,父慈子孝才是和諧美滿的家庭!因此,在房屋的建造中,廳堂為主,象徵父母;大門為次,寓意子孫。別人看到你家房子時,首先看到的就是大門怎麼樣,大門氣派不氣派是留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於是很多人為了這個面子就把自己家的大門修建的又高又氣派。當然修高高的大門,也是為了安全,不然賊人夜晚翻牆入室,家裡丟了東西就不好了。但是房子不是修的越高越好,修房子的時候,也是有眾多講究的。在房屋建造時,主堂要高過大門,才能符合邏輯。大門為什麼不能過於廳堂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蓋房有何講究?漲知識了


其實這句話中,隱含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過去的人結婚的時候,司儀都會喊著“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我們知道一拜的是天地,二拜的父母,也就是說這裡的“高堂”隨之引申的是父母的意思。而古代的“高堂”也就是現在的廳堂,所以俗語裡說的“堂”就是父母的象徵。俗語裡的“大門”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往往代表了“子孫”。“大門”如果高過了“廳堂”,那不就是“子孫”衝犯了“父母”嗎?我們說“百善孝為先”,一個家庭如果在建造格局上就衝撞了父母,那麼這個家庭的子孫肯定不孝,也沒有基本的仁義道德,所以要想家和萬事興也就不可能了。

另外,這句俗語從科學的角度上講,也是合理的。現如今人們建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這樣採光好,不會出現屋內陰暗潮溼的現象。如果我們隨便找一戶人家,都會看到他們的房子中的大門也不會高過正堂。因為大家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個道理,所以很少會出現大門高過堂的情況。從現代建築學角度來說,廳堂的高度一般都要高過大門,這是因為這樣設計的話,廳堂內的空氣才會和外界形成良性的循環,進行有效地流通,住在裡面的人也不會覺得悶。廳堂高度超過大門的這種設計是我們祖先的科學成果,在南方這種溼氣重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蓋房有何講究?漲知識了

的地方尤為重要。因為如果大門高過了廳堂,就會在廳堂形成淤積的溼氣,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雖然“家敗人丁亡”太過誇張,但也對健康造成影響,長久地居住其中,甚至會覺得胸悶氣短,更容易患上病痛。另外,有單家獨戶的人家,也會有一個自己家的院子,外面是包圍著院子的,大門如果高於廳堂,整個院子佈局一目瞭然,在門外瞟一眼就知道了,也不利於家中的財產安全。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蓋房有何講究?漲知識了


對於這些農村老話,很多人都覺得是落後的言語,所以在長輩對他們進行勸導的時候經常會愛理不理,甚至用尖銳的語言進行反駁。其實有些俗語雖然看起來誇張,但是還是飽含一定道理的。其實老話和俗語等都屬於前人的經驗,由於現在面臨的情況不同,我們在參照這些經驗的時候可以選擇性地區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你覺得老祖宗的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