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连这批新晋“网红主播”,带的“货”太棒了!

#抗击疫情大连在行动#


这是一个特殊的寒假

因疫情影响

全市中小学生“宅”在家里

度过了漫长的一个多月

如何引导他们

过一个健康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成为教师们的头等课题

这是一个特殊的“开学”

推迟开学日后的

线上课堂如何有序运行

也摆在了市教育局的面前

  • 2月3日,市教育局成立网络教学指导小组;
  • 2月8日,完成大连在线教育方案,504名教师启动录课;
  • 2月12日,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空中课堂落地天途有线;
  • 2月15日,大连教育数字课堂上线;


这是一份彰显着“大连速度”的工作记录,即使比照国家网络云课堂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我们的行动依然可以用“更快”来形容!截至2月24日,大连教育数字课堂已完成259个录课资源,时长3731分钟,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市教育部门带领广大教师向数字化探索的有力尝试。

以下

几位老师为我们生动讲述了

自己在这个寒假里的“直播初体验”

从讲台老师变身网课“主播”

他们推开了“互联网+教育”的新大门——

大连这批新晋“网红主播”,带的“货”太棒了!


Dalian

“20年教龄的我,第一次体验到线上课堂的魅力”

/ 大连市综合实践骨干教师、新甘井子小学 胡晓华 /

大连这批新晋“网红主播”,带的“货”太棒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那些录制直播课的搞笑视频,当时只是觉得有意思,但从接到录课任务的那一刻起,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辛苦和收获。

课前准备,全家上阵 设备不够,儿子来凑

我所任教的学科是小学综合实践,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寓教于乐,每节课的课前准备成了全家的任务。

制作“果壳花”需要准备比实际操作多几倍的果壳,我父母承担起了剥壳和吃果的任务;为让制作贴近实际,女儿主动承担起“手模”的任务,还认真给自己修剪了指甲;紫菜包饭制作视频录制的时候,总是不能一条通过,为了精益求精,我们全家吃了两天的包饭卷……

在录制设备调试的时候,分辨率、参数、帧数,这些专有名词让人发蒙,再看着各种设置键,还有支架、麦克……手忙脚乱不说,画面、声音也不稳定。我正一筹莫展时,上高三的儿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疫情严重无法出门买设备,于是,手机支架是儿子用相机三脚架改造的,电容麦是爱好电子科技的儿子组装的,就连后期的声音采集、视频编辑也是在儿子的大力协助下完成的,这时候忽然觉得有个“不务正业”的儿子真好!

为达最佳效果, 躲进仓库蹲在行李箱上录制

录制第一份视频课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那段时间可真是“全民噤声”,孩子们说话打手势,走路全部太空步,厕所都不敢去,连家里的宠物猫都大气不敢出。后来我终于在家里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场所——楼上的仓库,于是把录课的设备全搬了上去,后面的课我都是蹲在行李箱上录制的。

这些天来,我和市教研员、名师成员团一起备课、制作课件,写文稿,再进行录制和后期的剪辑,我们经常从清晨工作到深夜。终于,我们的微课在短短几天内成功上线了,收到了很好的反响。随后,我们在录课教师交流群中互相求助和找办法,协调现有资源,解决技术问题,大家毫无保留协同作战。我的同事主动帮我承担其他工作,我的邻居主动提供素材,我的学生向我汇报了播出观看效果,给我鼓励的同时,从他们的角度为接下来的录制提了很多建议。

随着点击量的增多和各种好评来袭,我这个从教20多年的讲台老师,第一次体验到了线上课堂的魅力。

Dalian

“大连中小学生居家锻炼指南”走红全国背后的故事

/ 大连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员 黄彦 /

大连这批新晋“网红主播”,带的“货”太棒了!


2月10日,市教育局发布了“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的微信推送,这是我们体育教师在家中完成的第一次视频课录制,这个方案还被《人民日报》官网转发,关注量超过60万。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背后的许多故事——

“大连居家锻炼指南” 被《人民日报》官网转发

疫情之初,很多专家指出,抗击病毒的良药是我们自己的免疫力,体育老师们第一时间坐不住了,因为我们深知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免疫力。于是,体育老师成了第一批网红教师——门框、拖布、枕头、洗衣液、书本、鞋盒都成了我们居家锻炼的工具。

不过,相比其他课程,体育课是最难录制的——因为总是跑来跳去,镜头既需要随着动作来回移动,又要保证画面清晰稳定,体育老师们的妻子、孩子、父母都变成了导演,不但要参与跟拍录制,要求还十分“苛刻”:有多余的手势,重录!动作做得不完美,重录!那些天,“重录”成了我们几位体育老师家里的口头禅。

第二次集结 体育课搬进了演播室

经过了居家录制的各种精彩体验后,我们接到了更加被考验的任务——录制假期“居家体育健身指南”和“课间操来了”“初中体育备考指南”,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生的各类假期体育锻炼指导,并且要走进演播室变身为“主播”。

老师们本来个个都是“高手”, 经历过全国现场课、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大型比赛执法裁判等“大场面”,可每当我们走进录播室,每做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感觉好像哪里出了错。经常一张嘴,大脑就“断片了”,不知道说啥好。往往,一堂播出10分钟的课,老师们要录制40~60分钟。

每一节课的背后,我们先在微信群内研讨方案,再跟教研员一对一交流,然后录制视频草稿,四十多人的团队一起提出视频录制建议。每次备课都是实打实做运动配口令,练得满头大汗,几天下来,很多老师说,连做梦都在投实心球、做俯卧撑。

Dalian

“海蛎子包子”烹饪课获得点击量78.6万次

/ 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 吴晓玲 /

大连这批新晋“网红主播”,带的“货”太棒了!


2月8日,我接到单位的电话通知,近期要录制一些美食课程视频,便于学生安心在家,多帮家长分担家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月9日正式接到录课通知,要求第二天上午采购原料,中午开始录制。刻不容缓,当晚,我们边做饭、边构思,随即写脚本,包含菜品如何导入、拍摄内容、旁白介绍,还要有菜品的原料配比、营养功用、技术关键,以及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知识拓展等。为了让拍摄人员看得懂各环节,我们在脚本上反复修改、标注。毕竟,老师要做“演员”,还要亲自编剧本,这难度对我们来说有点大。那一晚,我的脚本写到零点,校领导也陪到了零点。

第二天上午,我的同事帮我把机器和工具搬到了拍摄室。因为要制作萝卜丝包子,他们把萝卜丝都“擦”好了——温暖的同事们!当我进入拍摄过程,才理解了演员也不好当。先担心包子饧发不好,因为天冷和对操作环境、工具及成熟设备不熟悉,一旦发不起来,就要重新和面,将大大延长录制时间。另一个担心是对自己的普通话没有信心,说话常“拌自己嘴”。

好在当天非常顺利,我们如期完成了拍摄,又清洁了房间设备及归还工具。待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钟。可能是白天太紧张了,当晚,我和同事们都兴奋得半夜也睡不着。

拍摄制作人员也很辛苦,他们白天录制别的节目,晚上给我们的菜品视频进行剪辑之后发给我们。我们根据语音修改或补上字幕,提出剪辑建议,再返给后期制作人员,每天做完都是凌晨3点钟了。稍微休息一会儿,早上醒来后就守着电脑和手机,随时接受新通知配合修改。

就这样,经过连续多天的奋战,2月15日,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的作品在电视上播出了,效果非常棒,得到了许多关注和表扬。两天后,视频被发布在今日头条的“大连职教风采”上,不到一周时间,已经“被推荐”78.6万次,播放5.4万次,并得到了辽台的关注。2月20日,学习强国还发布了我们的两道菜点。真的很高兴,大家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Dalian

“第一次录视频课,我紧张到忘了自己吃没吃午饭”

/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 张治俊 /

大连这批新晋“网红主播”,带的“货”太棒了!


2月8日

元宵节的时候,我接到了学校布置的任务,教育局职成处要录制以“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为主要内容的宣教课程4集,2月10日就要在大连电视台播出。

我学的是医疗专业,对病毒、普通肺炎和非典有初步的认识,但是这次疫情来得急,对它的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我先定好了第一集的题目《新冠肺炎知识》,然后把国家卫健委和上级下发的各种宣传文件看一遍,开始写初稿,先普及病毒知识,然后介绍新冠肺炎的特点,一边写还要一边学习,每天不干到后半夜不行啊!

2月10日

转眼3天就到了,要第一次录课了,可是我的字刚刚码到PPT上,图片还都没有着落,就硬着头皮出发了。

说心里话,在录制公司,我一度想打退堂鼓,但转头看到兄弟学校的老师在隔壁认真录课,我坐下来,借了一台电脑继续工作。市教育学院职教研训中心的杨老师一直在鼓励我,还协调技术人员帮我设计PPT模板,又帮我设计画面,我们学校也安排专业课老师帮我找素材。谢天谢地,终于在下午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了第1集的录制工作。走的时候我都忘了中午吃没吃饭,收拾桌子的时候看见饭盒里面是空的,那我可能是吃了。

头一次这么紧张,回家的路上,我两腿发软,感觉像是出了趟远门。有件事可千万不能忘记,今天只完成了1集,还有3集没影呢,期限是3天。

2月14日

有了第1集的成功经验,加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支撑着,我写稿、排版、组图、录音、录屏、剪辑、导出、转制式……还好,后3集终于卡着点交稿了。

终于将坐了一周的屁股从椅子上抬了起来,我的腿连路都不会走了。不行,必须出去放飞下心情。算了,小区封闭了,还是回家补觉去吧。

2月18日

今天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录播的关于新冠肺炎的讲座视频也上传到大连教育数字课堂的电视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我来说,真是两件让人开心的事情。我也第一时间收到同事和亲人们发来或者转来的评论,看到自己能为学校、为国家作一点点贡献,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

寒假就要结束了,学校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准备网络授课内容。我要以在武汉与病魔日夜苦战的同学为榜样,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给学生一个安全、健康、全新的学习环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曲琦

美编:秋菊

校对:张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