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南阳白河,是流经南阳市区最大的一条河,源于伏牛山玉皇顶东麓,流经南召、方城、南阳、新野出省,最终流至湖北襄樊和唐河汇合后注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白河为古老的常年河流,流经河南省界内全长329公里,流域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在南阳市区内流经河段总长25公里,自东北向西南,自成半环形穿市而过,白河孕育着众多生命,滋润着南阳大地,见证着南阳历史的变迁,被誉为南阳的母亲河。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白河古称淯水,在晋代,晋文帝司马昱即位,为避名讳改称为白水,到了宋代因河水碧清、滩大沙白,改称为白河。古时白河是南阳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一年四季通航,十吨以上的大船可直达南阳港、石桥港,小一点的木船可达南召县的白土岗。据史书记载,白河航运的船只约三千只,每年四月到十月的丰水期,白河船行如梭,桅杆林立,帆船往来络绎不绝。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北方的毛皮山货由此南运,南方的木材、瓷器、茶叶、布匹等杂货经宛北输。从南阳顺河往下水量大增,可直下湖北,顺汉水入长江,到达武汉、南京。这样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使得南阳城高楼林立,经济繁荣。明清两代,沿城南关白河岸上相继辟建四座码头,经营水运的船行多达9家。白河成为一条商业繁盛的水运通道,从南阳府顺流而下直至襄阳注入汉江,又通过汉江和长江相连,舟楫繁忙,兴盛一时。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而至“抗日战争时期,白河水运事业日趋萧条,至解放前夕,水运船只已多数停航”。主要一个是战乱影响了人民的生计,再一个是人民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铁路、公路的兴起,使白河航运受了很大影响。除此之外,自然方面的水流量减少,河流泥沙沉积,河道淤塞,以及社会方面的山地开垦,社会动荡等因素,这些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综合作用,使得白河水运在历史时期不断持续与发展,而最终又走向衰落。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历史上白河曾发生过两次大的决口,一次是明末新野决口夺潦河形成今天的白河河道;一次是1953年8月一次暴雨致使沿河两岸沟满河溢,不少村镇房倒屋塌,禾田淹没,原白河的重要水陆码头瓦店镇被冲毁迁移。因此国家为了防洪和灌溉考虑,开始在白河上游修建水库。1959年上游鸭河口水库建成后,水患才得以缓解,洪水得到了控制,但却干涸了下游河谷,断了水运,南阳白河航运遂告终止。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随着南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白河上已投巨资建成了三座橡胶坝,出现了三坝拦流水,荒滩出平湖,两岸飞彩虹的动人美景。宽阔的水域,清澈的碧水,形成了天水一色的景象,使南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更加楚楚动人。白河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卧龙大桥、光武大桥、淯阳桥、白河大桥、南阳大桥相协调,形成了游览区的形象主体,与白河两岸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相辉映,形成了城市的天际轮廓线,让人仿佛置身在美丽的天堂,令人心旷神怡。

南阳白河——南阳人最喜爱的河,被称为南阳的母亲河


白河成就了南阳,南阳也会让白河更加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