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提及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歸納出來的通俗語言,雖然通俗易懂,但是道理卻不小。有些俗語伴隨歷史的變革以及人們思想水平的提高已逐漸不再適應當下的需要,從而被時代淘汰與遺忘,可有些卻經歷住時間的考驗,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甚至在新時代的陽光下,反而更加熠熠生輝,光彩照人。俗語就是最為大眾熟知的一種,這些口口相傳的智慧語言,不論茶餘飯後,還是田間巷頭,都能聽到它們的故事。
時至今日,俗語涉及的範圍很廣泛,比如為人處世,家庭矛盾,養生常識等等,都是古人思想感情的彰顯,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與嚮往。俗語歷經數千年的洗禮,但是依舊能夠經久不衰,這正是其它文化無法相比的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個俗語沒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什麼意思?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一個人不在七十三歲死,就會在八十四歲死,所以到七十三歲或者八十四歲閻王爺還沒來找,就要自己去找閻王了。在古人的觀念中,人們活到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是個不吉利的“坎”,很難熬過去。跨過去了,也就意味著長壽的可能。老祖宗為何要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這句俗語的由來還和兩位大聖人有關,一位是孔子,一位是孟子。孔子孟子兩位大家,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孔子和孟子,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舉足輕重的地位,儒學自古以來就備受推崇,甚至被稱為國學。孔子創立了儒學,主張仁政,被稱為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孟子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大約在孔子去世100年後,孟子教授並擴展了儒家學說。孟子被稱為“亞聖”,他們兩個人辭世的年紀分別為七十三和八十四。而古時的人向來比較迷信,在他們心中這兩位大聖人,都逃不過天命。古人認為自己活得和兩位聖人差不多也心滿意足了,久而久之,就流傳了這樣一句老話。
還有一種說法與數字有關,中國人對數字“9”很是執著,“9”在古人心中代表了“至陽”,用來形容壽命的極點是最為合適的。古人的生活總是和“9”離不開關係,比如說九重天、九九八十一等等。在一些陰陽八卦學說之中,“9”又代表著“凶兆”,和壽命坎也就有了聯繫。按照我國古代的吉凶之說也可以解釋,七十三比七十二更危險是因為人在七十三歲到八十歲之間主大凶,容易犯太歲。
其實在古代,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也是為了凸顯孔子和孟子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認為他們是無法超越的。而且在古代的人,壽命普遍都不長,在民間有著“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的說法。意思是說活到70歲就已經是很稀有的了,更不要說73歲和84歲了。其實老年人到了七八十歲之後,身體的各項機能已經出現了衰老的趨勢了,慢慢變得很脆弱,稍微一點小毛病都有可能讓老年人的身體出現大問題。古代的兩位聖人都是沒超過這兩個年齡段,那我們這些普通的凡人,就更加不要痴心妄想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句話看起來沒有任何道理。現在的人壽命都普遍長了,能活80歲,90歲的人都很多,並不存在不吉利的“坎”之說。不管男女,要想跨過人生的這道“壽命坎”,一是要注意心理上的調整,生老病死屬於常事,每個人都要面對,人們沒有必要有那麼強烈的恐懼心理,人在這世上走這一遭,無非是圖個開心和生存之樂罷了,活多活少並不是最重要的。心態很重要,要保持一個樂天的心態,在注重一下保養,長命百歲也不是不可能的了。過於擔憂反而會使得精力耗損過快,真正影響到壽命。二是要注意生活上的調整,年齡大了不一定要做劇烈的運動,養成規律的飲食以及睡眠習慣倒是很重要的,定時吃飯定時吃飯,身體不至於出現大幅度的變動,也就不容易遇到危險。在生活中,作為子女的我們,也要適當關心一下家裡的老人,多給老人一點關心,畢竟,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大家說是不是呢?
閱讀更多 第一國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