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在农村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提及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祖宗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归纳出来的通俗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是道理却不小。有些俗语伴随历史的变革以及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已逐渐不再适应当下的需要,从而被时代淘汰与遗忘,可有些却经历住时间的考验,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甚至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俗语就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一种,这些口口相传的智慧语言,不论茶余饭后,还是田间巷头,都能听到它们的故事。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时至今日,俗语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比如为人处世,家庭矛盾,养生常识等等,都是古人思想感情的彰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俗语历经数千年的洗礼,但是依旧能够经久不衰,这正是其它文化无法相比的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个俗语没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什么意思?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说,一个人不在七十三岁死,就会在八十四岁死,所以到七十三岁或者八十四岁阎王爷还没来找,就要自己去找阎王了。在古人的观念中,人们活到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个不吉利的“坎”,很难熬过去。跨过去了,也就意味着长寿的可能。老祖宗为何要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这句俗语的由来还和两位大圣人有关,一位是孔子,一位是孟子。孔子孟子两位大家,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孔子和孟子,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甚至被称为国学。孔子创立了儒学,主张仁政,被称为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孟子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大约在孔子去世100年后,孟子教授并扩展了儒家学说。孟子被称为“亚圣”,他们两个人辞世的年纪分别为七十三和八十四。而古时的人向来比较迷信,在他们心中这两位大圣人,都逃不过天命。古人认为自己活得和两位圣人差不多也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就流传了这样一句老话。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还有一种说法与数字有关,中国人对数字“9”很是执着,“9”在古人心中代表了“至阳”,用来形容寿命的极点是最为合适的。古人的生活总是和“9”离不开关系,比如说九重天、九九八十一等等。在一些阴阳八卦学说之中,“9”又代表着“凶兆”,和寿命坎也就有了联系。按照我国古代的吉凶之说也可以解释,七十三比七十二更危险是因为人在七十三岁到八十岁之间主大凶,容易犯太岁。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其实在古代,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也是为了凸显孔子和孟子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认为他们是无法超越的。而且在古代的人,寿命普遍都不长,在民间有着“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意思是说活到70岁就已经是很稀有的了,更不要说73岁和84岁了。其实老年人到了七八十岁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出现了衰老的趋势了,慢慢变得很脆弱,稍微一点小毛病都有可能让老年人的身体出现大问题。古代的两位圣人都是没超过这两个年龄段,那我们这些普通的凡人,就更加不要痴心妄想了。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啥意思?涨知识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句话看起来没有任何道理。现在的人寿命都普遍长了,能活80岁,90岁的人都很多,并不存在不吉利的“坎”之说。不管男女,要想跨过人生的这道“寿命坎”,一是要注意心理上的调整,生老病死属于常事,每个人都要面对,人们没有必要有那么强烈的恐惧心理,人在这世上走这一遭,无非是图个开心和生存之乐罢了,活多活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心态很重要,要保持一个乐天的心态,在注重一下保养,长命百岁也不是不可能的了。过于担忧反而会使得精力耗损过快,真正影响到寿命。二是要注意生活上的调整,年龄大了不一定要做剧烈的运动,养成规律的饮食以及睡眠习惯倒是很重要的,定时吃饭定时吃饭,身体不至于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也就不容易遇到危险。在生活中,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适当关心一下家里的老人,多给老人一点关心,毕竟,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家说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