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醴陵:“第一書記”林文其 30天堅守換一村平安

醴陵:“第一書記”林文其 30天堅守換一村平安

林文其為入村人員測量體溫

醴陵:“第一书记”林文其 30天坚守换一村平安

林文其為貧困戶送去生活物資

紅網時刻株洲2月28日訊(通訊員 王清華 劉勤翰)這個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面對疫情防控,醴陵市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派駐王仙鎮三獅村幫扶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林文其主動提前到崗,“站”在前沿,“戰”在一線,至今已堅守30余天,守護一村平安。

外防輸入,當好村民健康守門人

“‘第一書記’之所以叫‘第一’,就是群眾有需要得第一個出現,第一個衝在前面解決群眾困難、複雜難題,在急、難、險、重的命令任務面前更要當第一。”林文其信誓旦旦的對妻子說道,使命在心,責任在肩,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衝鋒在前,為全身心投入這場防疫阻擊戰,他果斷將懷胎8月的妻子送回了孃家。

“陳書記,我們村裡情況怎麼樣啊?這疫情形勢嚴峻,正好又趕上過年,我們一定要重視。”大年初四一早,林文其就驅車趕往王仙鎮三獅村村委會,與村書記商量著怎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們村的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要嚴防輸入型風險,所以一定要把好第一道關口。”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林文其時刻繃緊心絃,帶領工作隊,和村幹部一起,在全村路口設置檢查點,採取輪流值班值守的方式,對所有進出三獅村的車輛人員進行檢查,把好村民出入、車輛來往登記和體溫監測關,主動當起了全村村民的“健康守門人”。

內防擴散,化身疫情防控宣傳員

“一不準走親訪友;二不準聚會聚餐……”一回到村上,林文其就把自己的車改裝成了疫情防控宣傳車,貼上海報,裝上大喇叭,用村民們更熟悉的醴陵話錄下《醴陵市民疫情防控“十不準”》等內容,每天開車在村組幹道上來回播放,讓疫情防控政策、科學防控知識更加入腦入心,有效勸散聚眾人員、勸阻店鋪營業、督促取消或推遲紅白喜事等。面對許多老人和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的群眾對疫情信息掌握不及時、不全面的實際情況,林文其又帶著工作隊員為每家每戶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開展科學防疫知識宣傳。同時,他還積極通過短信、電話、微信等形式,將疫情防控信息和要求及時傳達到每家每戶每人,有針對性地疏導群眾焦慮情緒,為全村營造了和諧穩定的防疫環境。

“眼下沒有什麼比村民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重要的事,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林文其時常掛在嘴邊的話。為認真做好排查工作,他勇當防疫工作排頭兵,帶領支村兩委,發動黨員組長,按照網格化管理的方式,逐門逐戶登記返鄉村民的返鄉時間和返鄉地點,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很快,全村排查出湖北迴醴人員13人,外地回株人員16人,為及時消除潛在隱患,林文其當即帶著工作隊隊員對這些排查出來的返鄉人員做思想工作,叮囑他們不要外出,更不要走親訪友、參加聚集性活動,密切配合做好居家隔離工作。目前,三獅村居家隔離對象已全部解除隔離。“駐村工作隊就是防疫工作隊,30多天的堅守換來的村民平平安安是值得的……”林文其說道。

暖心關懷,做好睏難群眾服務員

“林書記,我家的雞沒有飼料了,我不方便出去買,可以幫我想想法子嗎?”61歲的貧困戶湯其樹,在疫情爆發後一直沒有出門,家裡養了30幾隻雞,飼料已經吃完了,家裡的米也快吃完了,正在為這事發愁時便想到了聯繫林書記幫忙。接到電話後,林文其立即安排工作隊值守,自己驅車前往城區,挨個找開門營業的飼料店,一邊聯繫飼料老闆。第二天就給貧困戶湯其樹送一袋飼料。

疫情爆發後,林文其第一時間與村上的貧困戶、五保戶等取得了聯繫,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同時,瞭解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詢問他們的生活需求,囑咐他們儘量不要外出,不串門,不聚集,做好居家防護。得知部分貧困戶購買肉食等物資存在困難,林文其和工作隊隊員主動做起服務員,為不便出門的困難群眾採購物資,通過他們多跑路,讓困難群眾少出門,既可以保證困難群眾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又能有效防止疫情擴散。

明知征途有險情,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醴陵市270個村(社區),像林文其這樣帶頭放棄休假、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不在少數。他們與支村兩委幹部一道,進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監測返鄉人員,值守出入境路口、關停村民集聚點,為人民群眾的平安健康做著一點一滴的努力。正是他們一個個挺身而出的身影,築就了全市農村疫情防控戰線上一座座堅實的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