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封感謝信,講述新區溫度

2月27日,哈爾濱松北區委、區政府、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收到一封感謝信,信是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一對老夫婦寫來的。

老夫婦在信中說:“我和老伴兒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回國……來松北區居住5年了,第一次感到家是那麼溫暖,是那麼親切……與松北區分流轉運中心幹部們接觸雖然僅是短短的5個小時,他們滿滿的正能量感動了我……”

紙短情長 | 一封感謝信,講述新區溫度

紙短情長 | 一封感謝信,講述新區溫度

據翟先生介紹,三個月前他們去澳大利亞探親,近期簽證到期,準備回國。從準備回國的那一刻起,他的內心就忐忑不安,因為他不知道能否順利回國。

2月21日,他們所乘坐的航班終於順利降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他的心又一次糾結起來,能否順利通關、順利回家?

當走進機場到達大廳時,他的心一下平靜下來。

這裡秩序井然,戴著志願者紅袖標的工作人員很快將他們分流到松北區的緩衝區,幫助他們提行李、測量體溫、登記相關信息……此刻,他的內心由緊張逐漸變得平靜。

到了松北區分流轉運中心,工作人員一邊測體溫、登記,一邊幫助他們聯繫所居住小區的社區。其間,工作人員還送上酸奶和餅乾。隨後,工作人員將他們用專車送回所居住的小區。

從忐忑不安到備感溫暖的翟先生說,在與松北區黨員幹部接觸過程中,他被工作人員的細緻、耐心,注重細節、講究原則的工作作風所感動。他由衷地說:“關鍵時刻,人民群眾還得依靠共產黨員。”

如今,翟先生夫婦正居家隔離,身體狀況良好。社區工作者給他家送來生活必需品,給予他們多方面幫助。


【附感謝信全文】

松北區委、區政府、防控指揮中心:

我和老伴兒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回國,飛機於2月21日下午2:30到達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在回家的過程中通過兩個環節大大降低了我在國外對國內疫情的恐懼,第一個環節:在機場航站樓裡看到的不是我憶想中的混亂,而是井然有序的場面,政府多部門組成的分流轉運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緊張而有序的對到哈乘客進行測溫、消殺、登記等程序後移交給各區分流轉運中心工作人員對接,並由專人專車前往我們的第一目的地松北區分流轉運中心。在經過群力收費站時意外情況出現了,因天氣原因此入城必經之路嚴格封閉!在經過護送負責人松北分局民警朱光耀同志的多部門聯繫、溝通、渦旋後,終於在17:50順利到達松北區分流轉運中心。如果,沒有朱光耀同志不辭辛苦的積極努力,我們一行20來人很大的可能性是返回機場。在此我代表同行的松北區老鄉們向好民警朱光耀同志道聲感謝!

第二個環節:到達松北區分流轉運中心。

在經過認真嚴格的檢測、登記、等距離休息後,我的心理開始了忐忑不安,因為據工作人員介紹,18號實施的《52》號文件規定,返城人員應提前2日向居住所轄社區申請報備。而文件執行之日我們恰在回國途中,沒有信息渠道,所以未能履行報備程序,這就意味著,家,近在咫尺,但想回家有難度。可是當我目睹了以叢林輝局長為首的工作人員們緊張而有序的果斷地解決了一批又一批五花八門的對接“疑難雜症”時 ,我的心踏實了許多。我冥冥之中堅信 ,有這麼有能力、具有人性化工作作風的幹部 ,回家定有希望!即使我們今天回不去家,認了!在叢林輝局長親自指揮下,由姜成軍同志與社區溝通,祥細的介紹了我的特殊情況,於晚間7:50將我和老伴兒送達居住小區,順利完成全鏈條無逢對接。

回家了!來松北區居住5年了,第一次感到,家——是那麼溫暖;家——是那麼親切。房子,還是那個房子,環境還是那個環境,而此時由然而生的親切感來自於我的祖國,來自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來自於在我晚年生活中出現的像叢林輝、姜成軍、朱光耀等眾多黨培養的好乾部。向黨旗致敬!向區委區政府致敬!向松北區逆行在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2020年2月21日與松北區分流轉運中心幹部們的接觸雖然僅是短短5個小時,但他們滿滿的正能量充值了我的晚年三觀。

真想大睡一覺,但夜深人靜心不靜,興奮控制了我的神經,難以入睡,閉上眼,轉運過程中的情景再次的浮現在眼前:

叢林輝局長疲憊的身影;如臨戰場的指揮員風度;果斷決策的風格;不厭其煩的向情緒不穩定的群眾做安撫工作,(叢局工作很有特點,善於用人性化的風格解讀政策)。

姜成軍同志的密切配合,有效的掌控著轉運秩序。

朱光耀同志頂著風雪忙碌的身影。

還有那些不知道姓名的、忙碌著的工作人員們。

還有……

(所提到的姓名和職務均是側面瞭解的,不知是否準確,諒解!)


接受分流轉運人員:翟啟明及家屬

2020年2月2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