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期企業工廠工地復工如何做到餐飲隔離的?

內閣大陳


如何在封閉和擁擠的食堂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這是很多復工企業共同面對的困難,特別是人員眾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為加強食堂在疫情期間的管理,建議從食堂工作人員及其他就餐生產人員兩方面抓緊防範:

食堂工作人員方面:

第一:對人員的管控人員方面,要求復工的食堂工作人員在家自行隔離14天,沒有異常症狀才能復工。

每一個工作人員上崗前必學戴口罩著手套,進行體溫測量,並給體溫合格的人貼上標示。

第二:食堂場景的管控在食堂場景管理中。要求所有的公共區域公共器械都定時定點的消毒,食堂後廚掛上了免洗洗手液,要求食堂工作人員在操作熟食涼菜等菜品,必須先洗手滅菌。

第三:改變傳統的就餐流程分樓層分批次、在線訂餐、食堂外賣、打包帶走的策略。

為了保證安全和快速就餐,食堂可以考慮精減菜品品種,統一實行分餐制度,集中提供套餐服務,並提供一次性打包餐盒。

通過這種在線訂餐、分餐配送的機制,有效的減少了食堂人員的聚集,降低了復工後食堂就餐傳染的幾率。

其他就餐工作人員

第一:“不帶口罩,不能入內”。分批次的打飯並且帶走,不逗留不交流。

第二:食堂要求進入前測體溫,全程攜帶口罩,打飯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間隔要有2米遠。

第三:就餐時單向就坐,高考式用餐,保證食堂就餐人員密度在合理範圍。

通過合理的管理手段,只要意識上有足夠的認知,行為上按照規範行動,其實大家不必人心惶惶。

有條件的食堂可以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合理使用防疫物資,從人體測溫到區域消毒,從口罩發放到通風方案,做出周密的食堂規劃。

為了嚴格管控外來人員,有條件的食堂還通過閘機管控出入食堂權限,並對企業進行了網格化管理。

每個網格內要求實現防疫獨立管理,禁止人員跨網格頻繁流動,對網格具體的區域和分區界限、網格內人員進出路線、口罩領用、就餐安排等,制定“垂直網格化管理”的詳細規範。

在這場戰役過程中,廣大醫護人員在儘快縮短檢測時間、提高治癒病人的效率,而餐飲領域需要積極探索更合理的食堂就餐解決方案,共戰疫情,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