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成為優質創作者,需要重視悟空問答官方邀請回答的問題嗎?有的問題收藏太低?

星晴之晴天


通過“興趣認證”成為優質創作者分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普通興趣認證)中,需要在30天內完成4個優質回答,對於其他條件(身份認證、粉絲數量、圖文質量和視頻質量等)不作要求,因此優質回答佔100%的比重。在第二階段(優質興趣認證)中,需要持續發佈優質內容,這一階段的“優質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優質回答、優質圖文、優質視頻和優質微頭條以及優質微視頻,可以完全通過優質回答升級(這也是我的升級方式),也可以通過發佈其他類型的優質內容,因此在這一階段優質回答的佔比從0%到100%不等。但是無論哪個階段,無論哪種方式,“垂直度”(或稱為“領域內”)是非常關鍵的指標。因為是申請“某領域創作者”或升級“某領域優質創作者”,所以領域之外的內容是無效的,而且還會降低作者權重。

在選擇和回答問題時,通常有三種方式,一是悟空問答(官方)邀請的問題;二是頭條朋友(個人)邀請的問題;三是自行搜索的問題。無論哪個類型的問題,必須要嚴格保持垂直度。有時候會遇到如下困惑:

悟空問答或頭條朋友邀請的問題和自己申請的領域不符;

邀請回答的問題在自己的領域之內,但是自己對該問題不瞭解、不擅長;

邀請回答的問題或自行搜索的問題收藏量很低……

有些朋友感覺悟空問答官方邀請的問題如果不回答會有不良記錄,或者影響下一步的推薦,其實沒必要擔心。悟空問答官方推薦問題是基於“大數據”的推算,也就是說你經常參與的話題(包括瀏覽、評論、轉發、點贊或回答等互動)體現了你的個人偏好,系統統計並根據大數據推薦同類或類似內容(包括推薦圖文、視頻和問題等),這種邀請實際是系統自動推送的,回答與否都不影響對作者的評判。如果既在自己的領域內,又比較擅長回答,那麼積極參與回答就可以。反之可以不予理會。

頭條朋友邀請的問題有些是提問人特意邀請某人(或某些人)回答,有些是在提問時系統自動推送了一批迴答者供選擇,當然也是基於回答者長期回答的偏好而選擇的。對於這些問題的處理也參照上述方式即可。

有一點要注意,千萬不要感覺不回答官方的問題會影響“推薦”,或不回答好友(其實一部分並不是好友)的問題影響感情,於是強行回答領域之外的問題或不擅長的問題。

有時會看到這樣的回答“這個問題我真不瞭解,但是你既然問了,我就說幾句……”,如果這是“謙虛”,回答問題不需要這種過度的謙虛;如果這是事實,以後千萬不要強行回答了。因為回答不擅長會非領域的問題有兩種不良後果:一是這種非專業、低質量的回答永遠也成不了優質回答,哪怕閱讀量再高也不行。一是發佈過多的低質量回答會大幅度降低作者權重,自我封堵了升級優質或開通問答收益的道路。

對於非領域、不擅長的官方問題不予理會即可,對於個人邀請的問題,如果感覺非領域、不擅長或質量不高,除了不予理會外,還可以選擇“不喜歡”,然後選擇理由(不同內容的問題會有不同的拒絕理由),系統會根據拒絕理由減少類似推薦。如下圖(聲明:這僅僅是一個參照例子,該提問代表了不少朋友的困惑,是一個質量較高的問題)

至於“收藏量太低”並不能代表什麼,可能是該提問質量不高,讀者不感興趣;有可能該話題比較小眾,讀者群比較小;也有可能剛剛提出,還未達到熱度……總之,只要不是提問的質量不高,都可以列入回答的候選名單。

當然,有些問題的收藏量非常高,發佈回答之後能得到較高的閱讀量,這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但是閱讀量從來不是評判是否優質的指標,最多是“閱讀量高的回答優先推薦審核”,最終還是依靠內容質量(垂直度、原創度、專業度等)而定。相反的,有些比較小眾、收藏量不高的回答更容易獲得優質審核,我有一個330閱讀量的回答(關於CATTI的)通過了優質審核,問答收益16元,並獲得青雲計劃(問答)獎勵300元。


Hello翻譯官


我能回答成為優質創作者是否需要重視悟空問答官方邀請回答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如果系統邀請您回答的問題,與您自己所選擇的興趣領域相關,則可以回答,如果與您所選定的興趣領域方向不同,則不需回答。

我在通過4個興趣認證,問題回答時,也曾經多次接到悟空問答官方邀請回答問題。下面是幾個悟空問答邀請我回答的問題展示。



因為我本人在興趣認證時也是小白一枚。回答問題時基本每個回答都被推薦到首頁,但是多數並沒有被系統認定為優質回答。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閱讀了很多大咖的文章,學習了大咖關於如何順利通過興趣認證併成為優質創作者的經驗分享。

成為優質創作者的認證前提,或者最重要的標準就是:領域垂直。

領域垂直的概念,相信你已經非常的熟悉了,就是我們在頭條號中如何形式創作,不管是微頭條還是視頻,還是悟空問答。應該圍繞您自己所設定的個人興趣認證方向,換言之就是您自己希望成為什麼領域內優質創作者,就寫哪個領域的文章,回答哪個領域的問題。即使系統邀請您去回答某些問題,但如果您發現,所邀請您回答的問題與您所在的領域,並沒有必然的正相關,建議您完全可以不用在意其是否為系統推薦。



通過查看問題標籤,確認問題是否與您希望通過認證的領域相同。



以我個人為例,我的個人興趣認證以及優質創作者認證領域都是旅遊方向。我也接到過很多系統的推薦,首先我要確定的是系統推薦給我,邀請我回答的問題是否與我的認證領域相關,您可以具體查看問題標籤,只要下拉問題就可以在問題的上方看到,問題所屬的行業領域範圍。在確認邀請問題與您所申請領域一致的情況下,您就可以回答了,如果領域方向不一致,而且系統邀請您回答的問題,並非您個人所擅長的那麼完全可以忽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