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實體店真的“大勢已去”了?真的會被電商取代?這不太現實

未來實體店真的“大勢已去”了?真的會被電商取代?我認為這不太現實!

很多人都有過老闆夢,看著別人當老闆自由瀟灑且有錢,自己也希望能找個地方開店或者開公司。但近些年來很多老闆喊生意不好做,甚至天天喊賠錢,最終看到馬路上關門的店鋪比比皆是!

實體店真的“大勢已去”了?真的會被電商取代?這不太現實

現在就算是開門的店鋪,也很多是在勉強維持,靠著打折促銷那些手段能過一天是一天。很多人把這個情況的發展,歸結於電商的發展,他們認為是電商的突起阻礙了實體店的發展。當然,我們說網購卻說非常方便,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快速的從網上下單,並且網上東西的價格也相對便宜,更不用像以前逛商場那樣累,根本不用東奔西走。還有人說電商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了,沒有人出門就沒有客流,沒有客流就沒有交易,沒有交易哪裡會有利潤!最終結論是:實體店會消亡,想賺錢只能靠電商!


實體店真的“大勢已去”了?真的會被電商取代?這不太現實

說這些話的人聽上去很有道理,那我們現在就來假設下,假設實體店現在就消亡了,就給留下了電商還活著這個市場上,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看看會不會影響到你和大家的生活!我們大致可以分成三個變化:

首先,我想說如果如果沒有了實體店,沒有了店員也就沒有了老闆,這樣都成了社會閒散人員,即便有一個城市還可能有餐飲行業,那這是個數字龐大的社會閒散且動盪的社會力量。全國若以縣為單位有2000多個,若平均一個縣再有2000家實體店,一個實體店假設四個員工加上一個老闆五個人,那一個縣失業人數就1萬人,再乘以2000個縣就是兩千多萬人的失業隊伍,可怕的是可能遠遠不止這個數!如果沒有地域優勢,千軍萬馬都闖蕩電商獨木橋,那死亡率也不會低於實體店。

第二,網上買多些再快也需要送貨時間,而日常用品需要的時候有時候比較急切,不可能任何商品都提前儲備,即佔用家庭資金。因此,實體店可以迅速解決剛需,而網購需要等待,更何況運輸也不能完全避免破損率。再如像衣服,鞋子等在購買時難以當場切身體驗,退換比價繁瑣。

第三,我們說實體店幾乎沒有了,那商鋪還有人要租嗎?答案肯定是沒人敢再租。商鋪就會轉不掉,甚至還賣不掉。沒有店鋪了就業問題怎麼給社會解決?這樣的話難找工作的大學生想失業也沒機會,因為根本沒就業過。雖然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但也要去學習才可能成功,再者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本和實力去創業的。

總之,實體店消亡我們說是不太現實的,電商和實體店兩者都有存在的意義。其實都是互相難以取代的,我們現在必須結合互聯網+的思維,線上線下相互結合,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在店裡坐等客戶。要通過線上網絡多去接觸客戶,用線上引流加線下體驗的方式開拓市場,才能打開實體店獲客的新格局!


實體店真的“大勢已去”了?真的會被電商取代?這不太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