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過年後新長出的月季葉子是黃色的,是什麼原因?

風快走了


我是花草管家妖妖琳,分享養花知識,喜歡養花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摘要:健康生長的月季,春天發出的新葉是濃綠色和綠、紅相間的。要是月季花朵的顏色是比較淺的,比如白色、黃色等,發出的新葉就是濃綠色。要是月季花朵的顏色是紅色、粉色、紫色等,發出的新葉就是綠、紅相間或者紅色的。除了顏色以外,月季經過整個冬天的休眠,蓄積了比較多的養分,發出的新葉有非常好的油亮感,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要是冬天過後月季的新葉發黃,沒有色澤,就是生長出了問題。及時找出原因,月季依舊可以健康生長。

(月季新芽,紅色或者紅綠色)
3月即將來臨,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月季都開始進入新芽新葉生長的階段。正常情況下,春天月季長出的新葉是非常有光澤感,翠綠或者綠中帶紅的。要是春天月季新葉發黃,就是生長不良的一種表現,會影響後續生長和開花。春天月季新芽發黃分4種情況對待:一種是發芽的時候光照不足,養在過於廕庇的地方,光合作用不充分。另外一種是土壤鹼化,月季新葉黃化。第三種是去年月季長勢就比較弱,沒有補充肥料,養分供應不足。第四種是月季在發芽期間澆水過多,根部潮溼,氧氣供應不足,新葉水黃。下面來詳細說說春天月季新葉發黃的特徵和解決辦法。

(月季新葉發黃,生長不健康)

光照不足新葉發黃

春天月季發芽的時候,要是擺放在直射光不足或者沒有直射光的地方,新葉長出時就是有點發黃。原因是新葉長出時,光照不足,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比較少,葉片整體呈現出淡黃色。

特徵

月季新葉因為光照不足發黃時,整片葉子都是一個顏色,沒有斑點或者部分地方顏色深,部分地方顏色淺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發黃的新葉葉色會逐漸變綠,但變綠的時間會有點長,而且後續依舊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即便能變綠,色澤也不如光照充足的月季葉片。

(光照不足時,月季新葉發黃,看起來很水嫩)

解決辦法

月季因為光照不足而新葉發黃時,只需要改善光照就可以改變,無需額外施肥澆水。但是給光照不足的月季曬太陽時要注意,要是你的月季新葉已經長得比較大,伴隨著徒長現象,見直射光就要循序漸進,避免光照忽然變強曬蔫葉子或者嫩梢。要是月季的新葉新葉還比較小,增強光照3~5天葉色就能恢復翠綠。

(光照充足時月季的葉子)

土壤鹼化新葉發黃

月季喜歡微酸性的生長環境,長時間不換土或者直接使用自來水澆灌,土壤鹼化以後,新葉就很容易發黃。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解決,否則發黃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長勢就會變差,甚至不開花。

特徵

月季因為土壤鹼化而新葉發黃時,葉肉和葉脈的顏色不一樣,葉肉變成黃綠、白綠色,葉脈顏色越來越深。土壤鹼化嚴重時,葉肉完全變成黃色或者白色,葉脈變成濃綠色。時間一長,月季老葉子也會跟著發黃、發白,葉子會乾枯脫落,甚至整株枯死。

(土壤鹼化月季葉子發黃)

解決辦法

月季因為土壤鹼化而新葉發黃時,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更換酸性土壤,然後葉面噴施1000倍的硫酸亞鐵,7~10天噴施一次,一個月後就能恢復正常。另外一個是給月季澆灌1000倍的硫酸亞鐵,或者漚制好的礬肥水,同時葉面噴施硫酸亞鐵溶液。

(在酸性土壤中,月季葉子健康)

養分不足新葉發黃

春天月季會萌發比較多的新芽新葉,對養分的需求比較大。要是你的月季長時間沒有換過土,也不定期施肥,去年長勢就不太好,冬天沒有蓄積到更多養分,春天沒有辦法維持新芽新葉的生長,就會出現新葉發黃,生長無力的現象。

特徵

月季光照、澆水都沒有問題,因為養分供應不足而新葉發黃時,葉色均勻,沒有斑點和什麼線條,葉色呈黃綠色。同時伴有新芽新葉生長速度緩慢,葉片薄而小的問題。

(月季養分不足,葉子發黃,生長無力)

解決辦法

月季出現養分供應不足而新葉發黃,生長無力時,應及時施肥。肥料以氮肥和複合肥為主,可以先施一兩次氮肥,讓葉色恢復正常這樣就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生長有機物。然後再施複合肥,月季的生長就會正常起來。

(月季在生長過程中,要注意施肥)

澆水過多新葉發黃

月季在長新芽新葉期間,澆水也要遵循見幹見溼的原則。要是在新葉新芽萌發生長期間,澆水過多,盆底長時間潮溼,根部氧氣供應不足,呼吸受阻,不能將養分輸送給新葉新葉,就會出現新葉發黃的現象,這種情況被稱之為水黃。

特徵

月季在光照、施肥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頻繁澆水新葉新芽發黃時,整個葉片都是黃綠色的,沒有斑點,甚至新葉會出現葉面皺褶不舒展的情況。時間一長,月季根系漚傷,就會出現葉子乾枯,整株枯死等問題。

(月季澆水過多新葉水黃)

解決辦法

月季因為澆水過多而新葉新芽發黃時,要及時改善澆水方法,適當控制澆水,盆土七八分乾的時候再澆,葉色就會逐漸恢復。要是繼續按照原來的方法澆下去,爛根的可能性很大,到時候就不是葉子發黃了,而是葉子會枯死、脫落。

(合理澆水,月季葉子生長健康)

問題解決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題主你的月季新葉發黃是土壤鹼化導致的,葉肉發黃,葉脈翠綠清晰,這是黃化病獨有的特徵。土壤鹼化時,會影響月季根系對鐵離子的吸收。而鐵元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元素,鐵元素不足,光合作用受阻,不利於葉綠素合成,葉子就呈現出黃色來。建議換土或者澆灌、噴施硫酸亞鐵溶液,平時多施一點有機肥,月季生長就會恢復正常。

(月季葉脈翠綠,葉肉發黃,土壤鹼化導致)


花草管家妖妖琳


月季在生活中較為常見,歸類於薔薇科、薔薇屬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植物。它的株形優美、枝葉翠綠光澤度較好,開出的花朵嬌大豔麗、色彩豐富,常見的花色有紅色、白色、粉色等等,開花時間一般在4~10月份左右,花期長達半年,深受花友們的喜愛。

對於“過年後新長出的月季葉子是黃葉的,是什麼原因”,小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花友。

過年之後溫度逐漸上升、萬物復甦,正是春暖花開的好季節,月季花在此時也正處於萌發狀態,在經過了整個冬季的休眠以後,月季花積蓄了足夠的能量,長勢一般比較旺盛,新萌發出來的葉片也會生機勃勃、綠意盎然,但是您種植出來的月季花新葉卻違反了常態,出現了發黃的情況,歸根結底跟您的養護管理有關係,具體內容如下:

一 水分過多導致過年後新萌發的月季葉子發黃

月季本身屬於不耐澇的花卉,養護期間若是大量地澆水很容易導致根系腐爛,弱化整棵植株的長勢。而澆水過多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進入冬季以後月季也會逐漸的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需求比較低,應該讓土壤保持略微乾燥的狀態,才能更好的保護根系以利於月季過冬,若是在冬季還繼續大量澆水,就會凍傷、腐爛根系,使得來年溫度上升以後,根系無法正常吸收養分供應植株生長,進而導致新出的葉片發黃、萎蔫。

另一種則是,過年溫度上升以後立馬大量地澆水,使得盆土長期過度溼潤,導致根系生長受阻,進而出現葉子發黃、生長緩慢的情況。

建議:月季喜溼怕澇忌土壤積水,因此做好澆水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植株的生長。而澆水時需要根據季節變化及時調整水量和頻率,春秋兩季是月季生長旺季,可以每天一澆水保持土壤的溼潤狀態,並且做好通風措施,以促進月季生長。夏季溫度過高、水分蒸發快,除了每天澆水以外還要經常性的向植株周圍噴灑一些水分,增加空氣中的含水量,冬季溫度降低、蒸騰作用減慢,此時就要減少澆水,讓土壤處於略微乾燥的狀態,有利於月季過冬。



二 施肥不當導致過年後新萌發的月季葉子發黃

月季在春季正處於萌發狀態,新芽葉大量的生長,此時需要較多的養分支持才能更好的促進植株生長,因此做好施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而春季施肥僅僅是在冬季施肥不足或者未施肥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若是冬季施肥較為充足,來年過後植株能夠擁有足夠多的能量進行生長,此時就不需要再次追施肥料,否則很容易出現燒根的情況,造成肥害情況的發生,使得新萌發出來的葉子發黃。

建議:當冬季施肥不足或者未施肥,需要在春季補充養分時,可以沿著花盆側壁施入一些腐蝕好的有機肥料,以促進植株的生長,當葉片展開、溫度適宜時,可以施加一些複合肥料,促進枝葉的生長。等到開花前期則以磷鉀肥為主,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質量。

以上兩點就是導致月季新葉發黃的主要原因,而想要月季長得健壯旺盛,除了做好澆水、施肥工作以外,還應該在溫度、預防病蟲害這兩大塊多加註意。

1 溫度。月季是一種喜溫暖的花卉,對低溫的抵抗能力比較差,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8度左右,而過年以後溫度還不是很高,上下波動幅度比較大,此時需要做好保溫工作,儘量把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避免溫度過低凍傷植株。

2 預防病蟲害。月季有一個不雅的稱號,俗稱“藥罐子”,養護期間很容易受到病菌侵害,尤其特別容易感染葉斑病和白粉病,使得葉片逐漸發黃、乾枯脫落,弱化植株的長勢。發病後可以噴灑相應的防治藥物,讓植株早日恢復健康。


總結:過年之後月季新萌發出來的葉片出現發黃的情況,主要與澆水過多、施肥不當有關,除了做好澆水、施肥的管理工作以外,還應該在溫度、預防病蟲害這兩大塊加強養護,這樣才能讓植株長得旺盛健壯。


妍小捌


新葉本來就是這個顏色,過段時間就好了,沒啥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