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養殖土雞腳發軟,經常伏在地上不動是什麼原因啊?怎麼醫治好它們呢?

七星老農


前言:每到穿暖花開的季節,村子裡每天都會有好多外來的人騎著三輪車去售賣小雛雞。我媽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買上幾隻小雞來餵養,因為只有自己餵養的小雞下的蛋吃著才健康,才會讓人放心。


小雛雞剛買回來的那段時間身體比較虛弱,特別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的狀況,導致雞腿發軟無法站立,這樣的現象對於小雛雞來講比較常見。但是如果一個成年雞突然雞腳發軟趴在地上不動,這就肯定有問題,必須要及時的找出原因治療。

那麼養植土雞期間雞腳發軟,伏在地上不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又該如何解決呢?我們一起來看。

1 外來損傷

土雞養殖期間管理不慎,導致雞腳碰傷或者崴腳,腿部無法支撐全身的重量,進而無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來緩解疼痛。

解決辦法:可以在雞腳上面抹一些創傷藥水幫助它恢復健康,在土雞趴窩的地方鋪上一層軟墊,避免堅硬的地面再次碰傷它的腳,避免二次傷害的發生。

2 腸道不好 營養缺乏

土雞的腸胃功能不好,消化吸收能力欠佳,導致食物當中的營養成分不能很好的吸收利用,而出現營養缺乏的現象,導致雞腿癱軟無力無法站立。


解決辦法:增加土雞的運動量,加大它的活動範圍,增強它的體質。平時餵養雞飼料時多注意鈣、磷成分的施加,同時控制土雞的體重,讓它的肌肉組織的生長速度和骨骼組織的生長速度保持一致。

也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一些調理腸胃的藥物,幫助土雞恢復健康,促進它的生長。

3 病菌感染

土雞生長期間如果管理不好,很容易受到一些病菌的侵害,比如病毒性關節炎、新城疫、大腸桿菌病等等,這些疾病都會影響土雞的正常生長,造成雞腳無力沒有辦法站立起來。

解決辦法:可以適時的給土雞免疫接種,並且確保雞圈的乾淨衛生,加強通風管理,遠離病菌的侵害。

以上三點就是引起土雞腳癱軟的重要原因,當然除了這三點以外,還會有其他的因素也能引起土雞腳發軟無力,所以需要全方面的觀察土雞的生長情況,綜合的考慮,找出問題所在及時的加以解決。


如果您滿意我的回答,請多多關注我吧,並且評論、點贊、轉發。謝謝

妍小捌


農民養殖土雞腳發軟,經常伏在地上不動是什麼原因?是缺鈣呀,因為我在農村養雞時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前些年住在農村老家,孩子小,孩子他爸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只有農曆新年才回來一次探親。於是為了生活上相互照顧,我們便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了好幾年。孩子從小挑食,不愛吃飯,讓人頭疼,有次我把孩子送去農村大隊部裡的幼兒園。就去趕集了。我們這裡農村購物不太方便,五天一個集。肉啊蛋啊,菜莫滴大都要等到農村集市上去,才能買到。春天的時候我就和婆婆商量說,孩子正長身體的時候咱們自己買十幾個土雞崽自己餵養吧,下了蛋給孩子吃得新鮮還放心。


於是農曆三月底的時候我就和婆婆,在村裡拉鄉賣雞仔的商販那裡買了15只小雞。回來盡心餵養,孩子也很開心,每天給他們餵食,剁菜葉吃。看著小雞和孩子一天天長大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轉眼快到八月十五了,已經有三四隻母雞開始下蛋了,每天都有新鮮雞蛋吃的寶貝越來越健康。我們都很高興。但是過了一些日子我突然發現有幾隻母雞不愛動了,好幾天不下蛋,下個蛋,還是軟皮蛋。每天放養時間,也都不像其他的母雞那樣活躍找食吃找蟲子吃。總是伏地上慵懶的在身邊刨土找食。我猜大概是缺鈣了。一問媽媽說餵雞的骨粉和魚粉早就吃完了,想著趕集去買,可是老沒遇見賣的。


我想想得給母雞想辦法補補鈣,要不這眼見8月15就得殺掉吃肉了。孩子說不要殺雞,我不要吃雞肉,我要吃雞蛋。農曆8月15那天我們這靠海的海水有大潮。落潮以後會有海鮮可挖撿。正好東北的親戚一家六口回來玩兒。我們就開車去了石灰嘴鎮的海邊。那些一次沒有見過大海的侄子侄女可興奮了,摳扇貝牡蠣,撿海帶。那天收穫真不小啊,減了六個海參。一桶鐵蓋野生小螃蟹,還有十幾條八大掃。往回走的時候,我繞走到另一片海灘,突然眼前一亮:海灘上靠石頭岸邊一大片半米多厚的牡蠣殼!這真是大大驚喜和收穫!我立馬想到這可以給雞補鈣的天然底料啊!

綿延幾百米全是牡蠣殼。這是海邊養殖場割完牡蠣肉丟棄的。怎末沒人要呢?估計是製作雞飼料的廠家還不知道。走進一看,牡蠣殼都已經開始風化了,富含碳酸鈣,這是極好的雞飼料正好可以給雞補鈣呀。我趕緊喊姐姐,我們去附近漁民家裡操持了幾舊尼龍袋子,大家七手八腳,一捧一捧往袋子裡劃拉牡蠣殼,整整裝了四大袋子回來。

滿載而歸啊,這下這些雞婆婆可有的吃了。回來以後爸爸用鐵錘把牡蠣殼在石臼裡搗碎,直接拌到了雞飼料裡的,聞到鮮香鹹味有點腥,餵給雞婆婆們吃,都直接搶食,補鈣效果非常好。過了三四天,這隻軟腳的母雞又開始下硬殼蛋了,也能活蹦亂跳的到處吃食了。一口牡蠣殼粉,拯救了幾條生命!

記住豔陽之美的農村養雞經驗,農村自己養殖的土雞腿軟,就是營養不良,缺鈣。牡蠣殼天然補鈣大力士。比魚粉骨粉實惠多了。


豔陽之美


養殖的土雞腳發軟,經常伏在地上不動其原因有兩個: 一是缺鈣,二是風溼。

土雞是很多創業養殖戶的首選,因為土雞不但市場價格好,其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都比較強。但是並不代表可以隨意養殖,飼養管理不到位也會誘發各種疾病造成損失。


缺鈣

土雞在覓食過程中雖然會自由採食一些含鈣的食物,但是生長髮育的過程中也會消耗很多,如果不均衡得不到很好的補充,其體質就會減弱,不但影響土雞的長勢,還容易感染疾病,從而降低養殖收益。

在日常養殖中,給土雞補鈣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為了土雞能夠更好的吸收,建議還是購買一些骨粉、魚粉之類添加劑。

風溼

感染風溼的土雞也會發生腳軟不會走路的情況,其引發的原因是飼養環境差、雞舍地面潮溼等。有些小雞被大雨淋過以後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可以用我們農村家裡燒的草木灰來治療,但是要剛剛燒好不久還有餘溫的,冷灰只對被雨淋的小雞才有效果。把不會走路了的雞抱在草木灰裡面,一般情況下反覆3~5天時間就可以痊癒。

不過散養的土雞發生腳軟缺鈣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不排除。風溼病的幾率是最大的,所以除了保證雞舍的通風乾燥,放養場地儘量不要選擇在潮溼的地方。尤其是林下散養的,由於植被比較農密,很多地方一天到晚都曬不到太陽,林裡的溼氣就會很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