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上海上港花了那麼多錢,卻連亞冠決賽都進不了?

野鳥飛過


哈哈這個問題問的,一分錢掉地上就像一定能砸出一個坑一樣。足球是一個燒錢的運動,不僅僅是在國內,外國也是。其實,就那些豪門俱樂部來說,你覺得他們真是盈利的嗎?一定不是。基本上能保證不賠錢就不錯了。人員的開支巨大,球星和教練工資是俱樂部支出的最大頭。

具體說上海上港,他們花了錢,2018年不是拿到了中超冠軍嗎?丟了冠軍的恆大花錢的錢更多。至於亞冠聯賽,上港進不了決賽的原因,一個是運氣原因,一個確實也是實力沒有達到。上港現在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本賽季他們五年來第一次買國內球員,吃進買提江、於睿和黃俊逸。但願通過人員流轉,俱樂部能更進一步吧!


球哄哄


就上海上港來說,確實從接手上海東亞以來,每年的投入都非常大。別的不說,光隊內的兩名前巴西國腳奧斯卡和胡爾克,他們兩個人的年薪就足以養活一支中超中下游的球隊。當然了,投入大是一方面,想要在亞冠賽場證明自己,僅僅依靠投入大是不行的。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國內球員的整體水平,以及亞洲其他聯賽的球員整體水平。廣州恆大的投入也非常大,最近幾年不也沒有打進亞冠決賽嗎?



先說一下比上海上港投入更大的廣州恆大,此前奪取兩次亞冠冠軍。除了隊內的外援個人能力非常強之外,隊內國內球員的水平也相對比較高,囤積了大量當打之年的現役國腳。可是,為什麼現在廣州恆大卻無法打進亞冠決賽呢?道理非常簡單,隊內的外援年齡不僅大了,而且,隊內的國內球員,要麼已經過了自己的巔峰期,要麼還處於成長期。



相對而言,在東亞的日本J聯賽和韓國K聯賽參加亞冠的球隊,他們隊內儘管沒有個人能力非常強的外援,可是,他們提的都是整體足球,無論是韓國本土球員還是日本本土球員,他們的整體水平肯定是在廣州恆大或者上海上港,以及其他參加亞冠的中超球隊之上。據此可以推演到木桶理論。要想盛的水更多,不是看最高的那一塊木板,而是看最低的那一塊木板。在參加亞冠的中超球隊裡面,最低的木板就是國內球員。



隨著新一代的國內本土球員,即便是可以入選國足,能力和水平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連廣州恆大都無法在最近幾個賽季打進亞冠決賽,上海上港自然也打不進亞冠決賽,包括參加亞冠的其他球隊越是如此。僅僅依靠花重金買來的外援就可以打進亞冠,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因為日本和韓國本土球員的實力在穩步提升,我們本土球員的水平在穩步下降,這就是根本的原因所在。


中國足球論道


上港可以說和恆大大致相同,雖然有四年左右的差距,但他們的俱樂部歷史應該都不算特別長,恆大是2010年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正式成立了恆大俱樂部。而上港集團是於2014年完成了對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的整體收購,俱樂部正式更名為“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因此,就算是上港比恆大俱樂部稍晚一些成立,而恆大更是在之前取得了上港幾乎難以望其項背的“舉世矚目”的亞冠成績(兩奪亞冠冠軍),但通過相關分析可以說,雖然上港在去年年末《轉會市場》公佈的俱樂部身價榜上以8700萬歐位列中超榜首(恆大第二7633萬歐、原大連一方6815萬歐),不可謂投入不大,不過還是應該說上港在中超征戰至今,即使無亞冠冠軍頭銜,他們也算是取得了成功。



2018年上港奪得了中超冠軍,應該承認上港俱樂部自成立以來成長迅速,毫無疑問上港亦然成為中超強隊。2015年上港獲得了中超亞軍,僅比冠軍恆大相差2分;16年第三名;17年又獲得了聯賽亞軍;去年第三名。顯然上港投入也應該算是有了回報,至少他們在中超取得了成功。其實通常講的努力不一定成功而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就是這個道理,只能說冠軍只有一個,而某種程度上一個俱樂部球隊不是有了投入就可以確保冠軍,但沒有投入卻是幾乎不可能的。


就恆大來說似乎有點特殊,他們當然更離不開金元投入,但恆大則可以說在投入上是佔得了先機。他們在正式介入足球之後,在投入上顯然是大手筆,可謂憑藉資金實力網羅天下高手,說鼎盛時期尤其是兩奪亞冠時期的恆大堪稱準字號國家隊不為過,而後來在資源相對稀缺情況下,應該說上港靠著原東亞班底起家和興盛直至力壓恆大奪得一次中超冠軍也實屬不易。


亞冠賽場競爭無疑更為激烈和殘酷,而上港2016年就打入了亞冠8強,17年打入四強,18年小組出線躋身16強,去年在極有希望和恆大會師東亞決賽時最終與浦和紅鑽(去年亞軍、2017年冠軍)兩回合打成總比分3:3,最後只是因為客場進球而遺憾出局。無論如何上港在亞冠賽場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球隊,雖然至今還沒有問鼎冠軍,但不能否認上港是亞洲強隊,相信上港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未來亞冠冠軍不是夢。今年的亞冠聯賽上港已經取得了開門紅,祝上港新賽季有更好表現,未來實現更大目標。


時分999


上港入主中超五年,保守的估算,每年投入到俱樂部的資金是20億,五年的投資超過100億以上,外援的身價中超最高,奧斯卡拿著世界第七高的年薪,他們花了那麼多錢,卻進不了亞冠的決賽,主要是俱樂部的管理層的決策不科學,足球理念落後,管理不規範,外援的水平一般,國內球員的能力較差。

奧斯卡,胡爾克拿著高薪,他們的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他們在場上有時就是裝模作樣的表現一下,多數時候是表現平平,國內球員三條線沒有一個出色的球員,2019年上港亞冠成績不理想與球隊中沒有硬核的外援和硬實力的國內球員,也與顏俊凌失誤較多有關,還有佩雷拉不具備多線作戰的指揮能力,也就是說上港花了很多的冤枉錢,錢打了水漂。

上港涉足的時間還不長,沒有足球文化和底蘊,俱樂部在操作,管理上存在短板,是俱樂部亞冠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俱樂部應該好好的反思,改變觀念,加強科學的管理,調動外援和本土球員的積極性,提高球隊的作風和戰鬥力,爭取本賽季打進亞冠決賽。


曙光179237098姚曙光


他們根本就沒有為中國足球大局擔當的意識和責任感,為了自己能奪中超冠軍,對外假戰,對內不擇手段利用足協對其它球隊竭盡打壓。他們自己不想為國爭光爭奪亞冠,還暗中拖其它中國足球隊爭亞冠的後腿。竭力打壓限制歸化就是他們的醜行。


閒人熱心


今天有網友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上海上港花了那麼多錢卻連亞冠的決賽都進不了?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如果花錢能夠取得亞冠冠軍的的話,那麼,中超俱樂部至少在亞冠聯賽當中實現十連冠了,國足或許拿大力神杯也拿到手軟。

有媒體報道說,現中國主席陳戌源執掌上海上港集團,收購徐根寶的上海東亞之後,前後大約投入了六七十個億,才在2018賽季艱難的拿到了一組中超聯賽的冠軍,即便是這樣,這支球隊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打入過亞冠四強。大家反過來想,如果這六七十個億的人民幣放在日本或者韓國K聯賽的球隊中,不知道這些球隊在亞冠上能夠實現幾連冠。

其實說了這麼多,只想證明一個問題,一支中超俱樂部想在本國聯賽裡面,或者現在亞冠賽場上有所作為,錢是最關鍵的一件事情,但是錢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什麼才是解決一支球隊能在國內曬賽場或者亞冠賽場上獲得最好成績的一個標準呢?晏子認為還是國內球員的表現力。

真心的講,上海上港的胡爾克、奧斯卡、阿瑙托維奇、艾哈邁多夫,這四大外援的能力在亞洲範圍內應該屬於一流的,但是在國內球員方面,上海上港這麼些年來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武磊一個人。這一點上,上海上港在某些層面不如廣州恆大,不如山東魯能,也不如北京國安,這也是這支球隊目前在國內賽場,特別是在亞冠賽場上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現象,在中超聯賽爭冠的要命時期,上海上港會不經意的掉鏈子,在亞冠賽場上,這支球隊很難展現出一貫的持續性的良好狀態,在面對日韓的比賽當中往往落下風,他的整場表現以及結尾常常狼狽不堪,讓人看著心涼。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常常說一支球隊的氣質,一支球隊的信仰,一支球隊的精氣神。在這一塊我感覺上海上港是缺失的。就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我們在看國內球隊廣州恆大前幾年的比賽,我們在看西甲皇馬巴薩的比賽,我們還看德甲拜仁慕尼黑的比賽,我們會發現這些球隊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我們在關注她們比賽的時候,球迷的心裡是有底的,這些球隊的球員也有一種必勝的信念,這種氣質,無論是球迷還是球隊都是共存的,但是上海上港這個區域到目前我這沒有。

總之,上海上港花了很多錢不能進入亞冠決賽,這充分說明錢不能解決球隊在賽場表現當中的所有問題,拋開強力外援之外,國內球員的表現決定一支球隊成長的高度,同時這也說明一支球隊的精神狀態,精神氣質的極端重要性。當這些因素聚合在於一起時,上海上港離打入亞冠決賽並一舉奪冠就不遠了。


葉晏慈足球觀


曼城近幾年也付出了不少的錢,為什麼連歐冠決賽也進不了?有錢購買有實力的球員固然是好事,但也得衡量一下自身的情況,就算隊內擁有多名實力頂尖的球員,也未必就能夠發揮出最佳的效果,像瓜迪奧拉麾下的曼城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近幾年買了多少優秀的球員,但依然無法在歐冠賽場上更進一步,儘管曼城能夠拿下英超冠軍,英足總盃冠軍,但也就是那樣了。

同理,上海上港最近幾年也花費了不少錢在外援身上,胡爾克和奧斯卡都是2000萬歐元年薪的超級外援,還有艾哈邁多夫、艾克森以及前葡萄牙國腳卡瓦略,年薪都超過了500萬歐元,此外,博阿斯和佩雷拉兩名教練的薪水也非常高,上港為了爭奪冠軍,也是有錢出錢,儘可能讓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事實也證明,上港的付出也收到了回報,2018賽季,上港成功力壓廣州恆大,拿下了中超冠軍,終結了恆大中超7連冠的王朝。

1,上港的強,只限於國內聯賽

雖然上港獲得了中超冠軍,但實力並非特別強,在亞冠賽場上的表現就已經說明了一切,2019賽季的亞冠賽場上,上港止步8強,再一次展現出自身硬實力不足的問題,而2018賽季的亞冠賽事中,上港更是隻有16強的成績,可見上港在亞洲範圍內,實力還是相當不足的。雖然上港的外援都有著不錯的實力,但實際上球隊想要在亞洲範圍內更具說服力,還需要看整體的發揮,僅僅依靠外援,顯然無法達到想要的結果。

2,本土球員是短板,面對日韓不佔優勢

在中超聯賽中,外援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本土球員只需要完成教練安排的任務,給外援儘可能地製造出空間和機會,就已經足夠,但在亞冠賽場上,外援的表現就不佔優勢了,所以這個時候本土球員的表現也至關重要,但一直對外援有著很強依賴性的本土球員,根本就沒有方法靠自己的能力去應付,所以每當上港在亞冠賽場上遇到日韓球隊的時候,都往往會出現問題。

總結

總的來說,上港距離真正的亞冠強隊,還有一定的距離,本土球員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武磊依然還在球隊的話,那麼上港在2019賽季的亞冠賽場上,或許還有能力衝擊到半決賽,甚至亞冠決賽,但很遺憾,武磊留洋,上港沒能在亞冠賽場上展現出最強的實力,不過上港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武磊留洋,在他們看來,絕對比俱樂部的成績更加重要。

恆大可以兩度登上亞洲之巔,是因為有著頂級的外援,頂級的教練,以及國內頂級的本土球員,整體結合在一起,可以把教練想要的東西完全發揮出來,但優秀的本土球員相當有限,上港想要復刻恆大,說實話非常困難。本土球員這一塊,並不是有錢就可以提升上來的,因為國內有實力的本土球員,數量是真的少之又少。


Verdy足球回憶


足球這個項目不是投入大就一定會有收貨的,但是如果你不投入實力得不到提升那是肯定不會有好的結果,上港去年的亞冠比賽雖然沒有進決賽但是也打進了半決賽,最後倒在了浦和紅鑽的腳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哎創造了歷次亞冠比賽的最佳成績。

足球不僅需要投入,管理整體團隊的捏和,也要求球隊整體球員的實力和青訓的支撐才能源源不斷的在亞冠比賽中展現活力,保持亞冠聯賽的競爭力。

國家隊的成績也說明了一個國家聯賽水平的高低,和球員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日韓能常年保持在亞冠投入不大確競爭力依舊很高的原因。所以投入只是一方面。光靠買外援,如果國內球員水平不能提高,投入就不一定完全起作用。


夜晚風中的雨


這跟投入多少錢沒有直接關係,你看曼城,大巴黎都十年了,連決賽門都沒有走到,跟何況上海上港。

其實進歐冠決賽在歐洲來講跟底蘊、影響力關係比較大,在亞洲這方面因素稍微少一些,影響最大的是球員的大賽經驗和臨場狀態。

中國球員本來大賽經驗就不豐富,國家隊踢不出來,跟強隊交手機會太少,球員大賽經驗始終上不來,在亞冠這種淘汰賽情況下就容易崩潰,縱使有幾個強力外援坐鎮,也禁不住後方球員壓力過大導致的失誤。

按照現在的形勢,估計再過一兩年,上海上港就差不多了有希望在亞冠決賽跟對手較量一下了!


夜天下足球


肯投入能引進高質量內外援,卻不代表一定取得好成績,更不能就保證可以打進決賽。還得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俱樂部有這個目標和規劃,讓俱樂部上下都知道要為這個目標去拼搏,每個人都清楚方向。

二,需要高水平的教練帶隊,能把隊內管理好,讓隊員都團結,捏合成一個整體,有凝聚力,有戰鬥力。高水平的教練對足球理念瞭解透徹,明白最先進的足球理念,把球隊戰鬥力發揮到極致。

三,需要各個位置球員都優秀,不能有短板,上港的前場攻擊力固然可以,後防線多數情況不是太讓人放心。

四,即使實力算上頂尖,足球還需要運氣,包括抽籤,賽程,天氣,場地,傷病等等,闖進決賽真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上港目前還沒進入亞冠決賽,證明還是有些環節沒有滿足條件,只要不斷投入,堅定信心,相信總會闖進決賽甚至奪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