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國家開始新型肺炎病毒防控工作之後,安徽省志願者協會公益工作委員會迅速響應,發起“眾志成城,打贏這場戰‘疫’,公益安徽在行動”大型防疫倡議活動,號召在冊志願者積極行動,就近加入地區抗疫行動,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彰顯無私奉獻的青春風采,接下來我們將陸續發佈系列訊息,持續推送公益安徽志願者在此次抗疫活動中的奔波忙碌的最美身影:

事蹟一:我們肩上的任務“我們扛”

個人信息

姓名:王瑋琦

性別:男

學校及班級:安徽公安職業學院19級刑事偵查專業

志願地點: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劉橋鎮衛生院

志願時間:2020年1月26日-2020年2月8日

事蹟說明:

在鎮醫院的一個小辦公室裡,你會看到王瑋琦在一臺筆記本電腦前忙碌著。他是安徽公安職業學院刑事偵查專業的大一新生,也是學院新媒體社的一員。他利用在學校的所學知識,幫助醫院統計病人情況,對醫院收集得到的數據進行彙總整理。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空間、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並在學校新媒體社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推出向全國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致敬的歌曲MV《愛與希望》。在人民日報發表後僅僅一天播放量已破數十萬,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也得到了廣泛分享和轉發。在結束鎮醫院的志願活動後,選擇來到街道門口繼續參加志願活動,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勸散聚集群眾,勸導市民規範佩戴口罩,撿拾隨意丟棄的口罩,積極引導群眾樹立疫情防控意識,克服焦慮恐慌情緒,爭做疫情防控踐行者。在他認為,身為00後的一代,我們已經不再是被人保護的對象,我們要主動扛起肩上的職責,為家鄉國家做出貢獻,我們是年輕的生力軍,以志願服務的形式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中,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和擔當!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事蹟二:詮釋“志願者”的真正內涵

個人信息

姓名:耿言佳

性別:男

學校及班級:安徽新華學院國際教育學院16級

志願地點:長豐縣羊荒村

志願時間:2020年2月2日-至今

事蹟說明:

耿言佳同學自2016年入校以來就加入了青年志願者聯合會,並長期堅持在志願服務一線。2020年寒假期間響應全國防疫工作的號召,自願報名當地卡點志願者,自2月開始一直堅守在崗位,早八點到晚八點,有時24小時值班,與醫護人員,退伍軍人,村幹部領導,黨員志願者一起值班,協助村幹部傳達上級疫情防控會議精神,發放口罩並逐戶排查武漢流入人員與途徑武漢疫區人員,對村民進行宣傳,在卡點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登記。堅守在志願服務的崗位上,受到當地居民的認可。充分發揮志願者精神,奉獻他人,服務社會,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用堅守證明擔當,用汗水定義責任,用默默付出詮釋“志願者”的真正內涵。他在站崗時的精神風貌卻已深深印刻在大家的腦海裡。沒有鋼盔,沒有軍裝,穿的紅馬甲,帶的紅袖標。鮮豔的紅旗在頭頂搖擺,“志願者”三個字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輝。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事蹟三:以“微小之流”匯入“博大河海”

個人信息

姓名:葉芃芃

性別:女

學校及班級:黃山學院19級英語專業

志願地點: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涓橋鎮涓橋社區門口

志願時間:2020年2月18日

事蹟說明:

身為一名大一學生的葉芃芃同學,積極參加此次疫情期間的防禦工作。她早上八點到達勸返監測崗,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監督進出行人車輛,勸返外來人員以及外出返鄉車輛,並且控制小區內居民兩天一戶一人進出一次來購買必備生活用品,記錄進出車輛的車牌號以及駕駛者個人信息,且在通行證上精確記錄車輛行人的進出時間,防止出現紕漏。同時,也監督居民的口罩佩戴情況,向他們宣傳如何防範疫情。在她看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都措手不及,作為一名大學生,首先會做到認真學習有關抗擊疫情的相關知識,做到有的放矢,科學施防,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不信謠,不傳謠。其次,這次的志願活動中,她也呼籲我們要做好科學抗擊,防範疫情的宣傳。讓更多的人接受科學理念,熟悉如何對待疫情防控,減少恐懼,麻痺心理,防止小區居民受到感染。此次的志願活動,讓她也更加明白了奮鬥在前線的醫護人員的辛苦,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志願意識和奉獻意識,為社會做出了微小的貢獻。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公益安徽志願者防疫事蹟展示(四)

結束語

我們期望,各自笑顏,一切安好

我們相信,春暖花開,未來可期

在這場疫情狙擊戰中,

無數的白衣天使,志願者們抗戰在“前線”,

他們是勇者,是榜樣,是我們敬重的人。

讓我們為他們加油

“你們是最棒的!”

(來源/公益安徽志願者 編輯/羅慧娟 校審/張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