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

《寄生蟲》這是一部由秦俊昊執導的劇情片,影片於2019年5月正式上映,更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等一系列獎項。<strong>那麼這部韓國影片到底有什麼魅力呢?不難發現,這部影片的魅力就在於,其故事本身有現實基調作為支撐,批判的同時又暗藏著諷刺。


影片講述了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爸爸遊手好閒沒有目標和計劃,最後一家人淪落到像寄生蟲一樣依附他人謀生。出生在這個貧困家庭中的大兒子基宇相對說來比較積極,他選擇了靠偽造學歷去給有錢人家的孩子做家教。憑藉著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成功的混進了有錢人的家中,然而,這家的女主人卻是一個頭腦簡單同時出手又十分闊綽,正所謂一人的道雞犬升天,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也能猜到。

基宇來到這戶有錢人家中之後,他的妹妹和父母也都紛紛加入了進來,妹妹給這戶人家的小兒子做家教,父親做全職司機母親也當上了保姆。過去這一家人都是在狹窄地下室相依為命,一下子闖入富人的生活心態也發生了改變,他們開始幻想,如果這種豪宅是自己的家那該多好。這種寄生蟲的生活並沒有激起他們的鬥志,反倒覺得這一切都是合理的,將富人的善良看作理所應當。

《寄生蟲》這部影片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其中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通俗的故事反轉的結局以及頗具諷刺性的人物這些都是影片的亮點。

然而,就在《寄生蟲》被宣佈獲獎時,隨之而來的爭議也一刻沒有停息,有人讚譽的同時那麼必然會有人批判。凡事無絕對存在即合理,既然影片能夠獲獎肯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爭議性的話題在此也就不用過多的贅言。

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背景下,窮人的生存空間被無限的壓縮,於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同階層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值得探究。接下來我將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與此同時,我也會結合影片中的具體內容,從而談談我的現實思考和啟發。

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

01、影片中的父親基澤原本可以和有錢人一家和睦相處,然而卻因為仇富走上了不歸路

<strong>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你生活在一個連信號都沒有的地下室,有一天你得到了一個可以和富人一起生活的機會,那麼你能忍受歧視與之和睦相處嗎?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我想有人會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有人會說尊嚴比忍受貧窮更重要。

影片中的父親基澤原本可以選擇與有錢人一家和睦相處,一方面在有錢人家裡工作可以獲得不菲的收入,長此以往也能夠改善家庭的生活,另一方面有錢人家對他們的態度也非常溫和。然而,他最終卻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沒有選擇忍辱負重而是將樸社長殺害。看到這裡或許大家會覺得有一些意外對吧?其實看完整部影片就會發現也不意外,基澤的殺人動機很大程度上就是來源於尊嚴的受損,因為樸社長一再說他身上有難聞的氣味還說那是窮人的味道,仇富的心態就產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尤其是身處底層一家之主,如果僅僅是因為尊嚴受損就產生殺人的動機,那麼顯然也是說不通的。所以看完整部影片我們就能發現,仇富心態只是暗藏在生活中的小火苗。真正讓他產生殺人動機的就在於,明明自己女兒傷勢更加嚴重,樸社長卻只想到了救他自己的兒子,兩者對比之下內心就會不平衡,於是不禁感慨,同樣身而為人為何會有這種差距。

<strong>《寄生蟲》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思考問題,一方面能讓我們學會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學會如何規範言行。影片中的父親基澤就象徵著韓國底層貧民,對這種人群而言,如果沒有侵犯到他們的實際利益那麼也不會與之發生衝突,有時候言語上的打擊相比貧窮而言反而更大,所以也要注意禍從口出。

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

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如何規範自己言行呢?

  • 首先,學會以恕己之心恕人

林則徐曾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strong>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注意規範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他人前提是自己也要做到。影片中的主人公樸社長就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他沒有明白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差異,同時也不明白窮人的生活狀態到底是怎樣的,所以言行舉止中就很容易傷害到他人至尊,以至於給自己招來禍端。

在我看來,寬容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與此同時,這也是人際交往中我們需要學習的能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大家而言,不需要將他人的缺點放大化,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虛心接受我們的意見,所以寬容就顯得很重要。

  • 其次,不隨便貼標籤下定義

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的言語能夠恰如其分,所以我們就不要隨便給他人切標籤下定義,畢竟帶著主觀性的思維去看待他人,那麼也就很容易掉入狹隘的陷阱。影片中的樸社長根據他人身上的味道就做出自己的判斷,還說那是窮人身上特有的味道,由此見得,他的認知還是比較狹隘。

  • 最後,以己度人要換位思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是當局者迷,唯有旁觀者看地最真切,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之中,說話做事之前,都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你那麼又會怎麼做怎麼想。

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

02、影片中這一家人最後的悲劇看似貧窮導致,實則是社會階層的分化壓縮了生存空間

<strong>時代的特徵暗藏著個人的悲劇。每個人的命運和時代都是息息相關的,國家富強人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富裕,反之,人們就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會逐漸拉開,這時候也就產生了階層分化。

不難發現,影片中這一家人最後的悲劇看似貧窮導致,實則是社會階層的分化壓縮了生存空間。一方面影片中反覆提到了窮人的味道,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就能發現,或許這裡提到的味道並不是真正能夠聞到的氣味,而是指的窮人和富人之間那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窮人的生活狀態和富人的生活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大多數窮人而言,生活沒有那麼多的詩和遠方,畢竟物質是侷限。

與此同時,影片中有一個細節處理的特別巧妙,那就是主人公樸社長一再強調界限感。貧窮人家的父親基澤成為樸社長的司機之後,問他是否真的愛自己的妻子,關於這個問題樸社長選擇了用越線來回應他。其實對於富人而已,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如果回答愛,那麼無疑就把自己的弱點展現了出來,大家就知道還有妻子這個軟肋,如果回答不愛,那麼就會顯得自己不夠專注。

<strong>在我看來,父親基澤等一系列行為都能反映他內心的懦弱。他問樸社長是否愛自己的妻子這個問題,一方面這就和他們一家人物質上的依附大同小異,主要目的就是達到對精神進行侵蝕;另一方面就是他也喜歡樸社長的妻子,如果樸社長回答不愛那麼也就等同於默認了他可以追求。

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

03、影片中這一家人看似有調理實則毫無計劃,既能反映出窮人的狀態又能反映其心理

<strong>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把貧窮的根源和人物的悲劇都歸結於時代的原因,那麼這樣顯然也是不夠準確的,無論何時,我們就既要找外部原因一樣,也要學會找內部的原因。影片中這一家人最後的悲劇,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他們自己內心的怯懦,以及缺乏面對生活的勇氣。

首先,父親毫無計劃導致家人一盤散沙。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一家人的行為暴露之後,大家在雨中不斷朝地下室奔跑,回到家中發現雨水已經淹沒了大半截,此時的兒子問父親有沒有什麼計劃,這時候父親說了一句,別擔心我自有辦法。從那以後,一家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父親的身上,然而到了關鍵的時候,他們再問父親計劃是什麼,此時他卻回答沒有計劃。

其次,沒有目標和方向救無法改變命運。不可否認,目標和方向感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目標和方向,就等同於船隻在大海中航行不知前方的路在何方。影片中這一家人正因為沒有目標和方向,所以才會形同一盤散沙,面對貧窮也就沒有了勇氣去直麵人生,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小人物的悲劇自身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最後,內心敏感又沒有能力去捍衛尊嚴。知恥而後勇,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如果內心敏感或者遭受了他人的質疑,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證明自己並不差。影片中的窮人父親基澤,他羨慕富人家樸社長所擁有的一切,然而他卻沒有選擇努力成為一名富人,而是逐漸將這種自卑轉化成仇富的心態悲劇也就產生了。

以《寄生蟲》為例,解讀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劇根源和現實意義

結語

《寄生蟲》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作品可謂譭譽參半,對觀眾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影片本身的價值,至於外在的榮譽和評價可以選擇性的參考。不可否認,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影片,同時也能夠引發人們關於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優秀的影片總是能從平凡的生活細節中揭示一些真理。

雖是一部現實主義色彩的影片,然而卻能夠將通俗的故事更加形象化,情節的設置也更加跌宕起伏沒有平鋪直敘之感。與此同時,劇情的反轉這是引發觀眾思考的窗口,看完大家不禁會問,為什麼父親基澤會選擇走上不歸路呢?前面的講解中也提到了這個答案,這也是影片帶給我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