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天王洪秀全,在佔領南京後,為何11年沒有出王府一步?

漢史趣聞


洪秀全11年沒有離開王府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洪秀全不離開王府,並不是說他不關注國事了,否則,他也不會把楊秀清給殺掉了。

洪秀全不出王府,主要是怕楊秀清猜疑。

大家都知道自從太平軍佔領南京之後,他們就開始有了明確的分工,洪秀全是天王,他僅僅是太平軍精神方面的領袖。

實際上太平軍的軍政大權,都是掌握在楊秀清的手裡。

對於楊秀清來說,他最大的威脅,並不是敵人,而是在自己頭上的天王洪秀全, 儘管洪秀全沒有實質性的權力,但是,他在太平軍裡的威望是很高的。

楊秀清對洪秀全有所忌憚,若是他發現洪秀全,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肯定就會對洪秀全下手的。

所以,洪秀全為了自保他只能選擇沉迷於酒色之中,不讓楊秀清懷疑自己。

處心積慮,抓住機會除掉楊秀清,然後奪過太平軍的軍政大權。

洪秀全的王府裡,養了幾千名女人,他整天和這些女人在一起。對於楊秀清來說,洪秀全只知道享樂,其他的都不管不顧了。

所以,看到這樣自甘墮落的洪秀全,楊秀清也就放心了。

正是在楊秀清對洪秀全放鬆警惕的時候,他聯合了韋昌輝一起搞了一場陰謀,然後把東王楊秀清給殺了。

楊秀清一死,太平軍的軍政大權再次落到了洪秀全的手裡。

可是,楊秀清一死,太平軍也走向了末路。

畢竟韋昌輝殺了楊秀清,石達開和韋昌輝鬧矛盾,然後石達開又殺了韋昌輝。再加上洪秀全猜疑石達開,石達開只好選擇和洪秀全分道揚鑣。

楊秀清被殺之後,太平軍開始走向末路,洪秀全忙於和清軍作戰,沒有機會出王府。

楊秀清被殺,太平軍開始被分裂,石達開帶領十幾萬太平軍出走。清軍開始大舉進攻南京,這時候的洪秀全只能想對策和清軍作戰。

但是,他們一直是被動挨打的一方,根本沒有突圍的可能。

最後太平軍被打的連吃的都沒有了,洪秀全帶頭吃野草,然後洪秀全可能是吃野草中毒死的。

所以,他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死在了自己的王府裡。這就是種種緣由造成了他11年裡沒有出王府一步的原因。


不才講史


準確點說,洪秀全從1853年3月進入天京到1864年6月死亡,歷時11年3個月,卻曾出過一次天王府。當時,洪秀全出宮坐著64人抬的大轎,前去看望生病的東王楊秀清。

天京攻破後,就連老對手曾國藩也感到奇怪:“洪逆深居簡出,從無出令之事。”也就是說,洪秀全幾乎沒有出過天王府,而且也沒有下過聖旨一類,確實給人極為奇怪的感覺。

據被俘的幼天王洪天貴福在供詞中說:“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有88個母后,我是第二個母后賴氏所生。”

以此來看,洪秀全的后妃人數超過了歷代帝王常講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之數。

同時,又據《江南春夢筆記》記載:洪秀全的天王府裡有愛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個名位共208人,24個王妃名下又有奼女、元女等7個名位共960人,共1168人。

對此,多數人猜測,洪秀全進入天京後,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這才沒有出府一步。此推論,雖然也有一定道理,但並一定就是主要因素。因為,正常人都不會這麼幹,有人認為他是明顯的“精神分裂”者。

例如:無論是起義前的“奇怪囈語”,還是臨死前的“瘋言瘋語”,都給人以非常怪異的感覺。而他的“精神分裂”則來源於一個詭異的“丁酉異夢”,對於此夢的真實性學界也給出了諸多的證據。

洪秀全,原名叫洪仁坤,家住廣東花縣官祿布村,家中有幾畝薄田,日子也算過得去。1837年,他第三次報考秀才落榜,這時他已有30歲,並且考了17年,而他的同村夥伴卻均已成家立業。

因此,給他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並且一病不起,長達40多天。病中,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龍一虎一雞走進屋中,一華美大轎抬他到了一個光明美麗的地方,有無數男女迎接,下轎後有一老婦人引導其至河邊洗淨身子,在宮殿內被剖開身體,挖出心肝五臟,又被放進新的,傷口隨即癒合,隨後他被引見給一個金髮皂袍的老人,老人授劍讓他斬殺鬼魔,並給他一印綬和金黃色美果,洪秀全吃了美果以後力量大增,和一中年男子一起斬妖殺敵,還大罵孔子。”

此夢,史稱“丁酉異夢”。同時,病中幾次甦醒都會胡言亂語,不斷重複著基督、耶穌、洪秀、洪全之類的話。醒來後,他的病不但好了,而且神采奕奕,隨改名為洪秀全,並且開始鑽研梁發寫的《勸世良言》。

1843年,他說通過鑽研《勸世良言》突然醒悟:“妖魔即偶像, 我這幾本書實為上天賜於我,以證實我往時經驗之真確者。如我徒得此書而無前時之病狀,則斷不敢信書中所言而反對世上之陋欲,然而若徒有前時之病而無此書,則又不能再次證實吾病中所見所歷之為真確,亦不過視為病狂時狂想的結果而已。”

隨後,洪秀全砸了孔子牌位,並赴桂傳道,從而也證實了“丁酉異夢”的真實性。

對於此夢,瑞典傳教士韓山文根據洪仁玕口述所作的《太平天國起義記》記載,他雖然認為其內容可能有部分失實,但也證明了“丁酉異夢”的內容基本屬實。

同時,據美國浸禮會傳教士羅孝全講,洪秀全起義之前曾向他請教解夢。他認為,該夢可能是由於體力或心力受損所致,自己也莫名其妙。當一個人請求別人解夢時,絕對不會捏造一個“純屬虛構”的夢。進一步講,如果該夢子虛烏有,而沒有某種力量支撐的話,洪秀全也不會有如此勇敢的行為。(來源,魏萬磊的《近五十年來有關洪秀全的心態史學研究綜述》)

事後,學界許多人通過對這個夢的心理學分析,認為洪秀全可能有心理問題。也就是落榜引發的心理疾病綜合症,嚴重刺激到了神經系統,這才會有一系列的反常舉動。

就連他對兒子的教育,也給人異樣的感覺。據記載,洪天貴福9歲之前,洪秀全基本上沒有給兒子安排過老師,一直都是他的姐姐教習識字寫字。而對於一些傳統的書籍,洪秀全認為都是“妖書”,不準兒子去讀,只許兒子讀他所著的“天主教的書”,也就是《天父詩》,傳言共40餘本。如:《天父詩·二十八》“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眼左望右望,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1863年12月21日,天京外圍要塞盡失,軍中缺糧,忠王李秀成建議洪秀全“讓城別走”。意為棄城而逃,但洪秀全沒有同意。

1864年2月28日,由於天京城被清軍圍困,將士和城中百姓已無糧可食。為此,李秀成上奏詢問洪秀全怎麼辦?洪秀全傳話說:“合朝俱食甜露”。意為讓全城軍民啃食雜草充飢,而他同樣也靠啃食雜草維生。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情加重,並一道匪夷所思的聖旨:“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巡查,如今已功德圓滿,也該回歸天國,今特留下洪天貴福繼續代朕巡守,爾等好自為之。”對於此聖旨,誰也看不懂。接著,洪秀全面含微笑就此病逝。

對於這些,正常人應該都做不出來。顯然,“丁酉異夢”引發的“精神分裂”,或者“精神分裂”引發的“丁酉異夢”,這或許才是洪秀全11年沒有出王府一步的真實原由吧。


祥子談歷史


洪秀全在天王府的11年中,並不只是在沉迷享樂,他一直在幹著他認為對太平天國重要的事情。

洪天王的職責:主與軍師

與歷史上任何世俗政權不同,太平天國是一個建立在“拜上帝教”基礎上的一個組織。

因此,宗教教義的建設與實際軍事政治活動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在太平天國的語境中:天王是主,即高高在上的宗教領袖;軍師是操持軍政的實際領袖。兩者都具有宗教地位!

因此,洪秀全承擔了兩方面工作:

(1)、主的工作。作為宗教領袖,他必須負責起宗教建設、傳播的工作;

(2)、軍師的工作。天京事變前,這個工作由楊秀清、肖朝貴、馮雲山做了,天京事變後,洪秀全害怕再被奪權,“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此後,他正式成為軍政的總負責人。

讓我們看看這11年中,洪秀全在這兩方面做了些什麼。

“主”的工作:宗教建設

在今人看來,拜上帝會的教義荒誕不經。不過,這可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理論基礎。

因此,“主”的工作,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既然你撒謊把事情鬧大了,你總是要小心翼翼把謊言圓下去的。

在整個太平天國運動中,除了意外地被楊秀清、肖朝貴天父天兄下凡“騷擾”外,洪秀全從未讓人插手過宗教建設。

進入天京後,洪秀全在這個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和精力。

洪秀全的建設主要有3個方面:

1、改造傳統文化。

拜上帝教與在孔孟之道是極不相容的。

因此,洪秀全設立了“刪書衙”,準備按照拜上帝教的教義來修改儒家經典。

洪秀全試圖在保留儒家三綱五常的倫理基礎的情況下,修改掉其中一些與上帝信仰相矛盾的地方。

2、修改基督經典。

拜上帝教與基督經典也是極不相容的。

因此,洪秀全親自對《聖經》等基督經典進行了精心的修改。

其中的修改包括三個部分:

(1)、把自己加入到基督故事中去。

老外的基督經典沒提到我洪天王呀,有漏洞,補上!

(2)、修改一些與國人倫理觀不符的內容。

《聖經》畢竟是外國的,其中一些行為,尤其是“性與酒”等觀念上不為國內倫理及洪秀全本人所認同。

因此,洪秀全要麼刪掉敏感關節,要麼通篇重新寫個故事。

(3)、給自己補坑。

拜上帝會有嚴格的戒律。但是,許多戒律對實際生活、生產、戰鬥都不適應,因此,作為“主”,洪秀全必須親自做出修改,減少戒律對實際鬥爭的影響。

天王,上帝要搞男女分居,夫妻不得團員,我們受不了呀!

天王,上帝說楊秀清、韋昌輝都是軍師,都是天父之子,他們怎麼互相殺了起來?

這些事情,洪秀全都要通過宗教和大夥解釋清楚的,一不小心,謊言就會被戳穿。

這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聖經》這麼長,又有許多地方需要修改。但是主要的故事情節已經說得更清楚了,保住了家族的榮耀。——《史景遷.太平天國》

世俗事務:委任+控制

在世俗軍政上,洪秀全以委任+控制的手段,履行著自己的思路。

1、委任。

洪秀全在宗教建設上很擅長,但在實際軍政能力上卻不足,對此,他本人似乎也有自知之明。

因此,從拜上帝會時期開始,太平天國就形成了獨特的“軍師負責制”,洪秀全在一段時間內,“理論上”無需操持軍政事務。

但是,在馮雲山、肖朝貴死後,楊秀清坐大,幾乎危害洪秀全的地位!

天京事變後,洪秀全吸取教訓,“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但是,他還是有自知之明,對於實際軍政事務並沒有過多地干預,而是放手委託給了李秀成、陳玉成等人。

如此,他本人在軍事、政治上的水平,沒有成為太平天國的天花板。在李秀成、陳玉成等傑出人物的活躍下,太平天國一度迎來中興。

2、控制。

正因為洪秀全的“委任”,使後人常常質疑他貪圖享樂,不理朝政。

實際上,洪秀全可不是隨隨便便做甩手掌櫃,他在深宮之中時,時刻保持著對權力的控制:事我可以不管,但話事權要在我這裡!

在與楊秀清的競爭中,暗中操作,以韋昌輝、秦日綱誅殺楊秀清;

與韋昌輝的競爭中,輕鬆甩鍋,以石達開弄死韋昌輝;

與石達開的競爭中,安插親信,暗中削權,擠走石達開;

李秀成、陳玉成坐大後,洪秀全又濫封諸王,削弱其權。

可以說,暗中屠殺、栽贓甩鍋、安插職位、眾建推恩,權力遊戲的武器庫中,十八般兵器洪秀全全部用來了!

通過權力遊戲,洪秀全既讓優秀人才在位置上充分發揮才幹,也限制了楊秀清這樣強勢人物的再次出現。

天王府建設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洪秀全似乎花費了巨大的力氣去辦:天王府制度建設。

在我們看來,後宮就是給洪天王一個人服務的,洪天王這不就是享樂嘛!老婆太多,管不過來唄!

其實不然。天王府不只是洪秀全享樂居住的地方,還是當時太平天國的最高機構,其中除了妃嬪,還有女官等。

歷史上,因為後院管理不當,導致宦官、外戚專權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皇宮(王宮)內的建設,也是大意不得的。

洪天王也是如此,他老人家一口氣寫了500首詩,用於規範天王府的行為規範。

11年500首詩,雖然比起40000首詩的乾隆爺來差距很遠,但洪天王顯然在王宮秩序上,也算是費了心的。

結果

由上可見,洪秀全在11年的宅男生活中,並不僅僅只是沉迷酒色、縱情享樂,他還是投入了較大精力來幹事的。

從結果上看:洪秀全的努力有效果,卻遠遠不夠。

洪秀全本人的努力,在當時至少起到了兩個積極效果:

1、太平軍將領基本保持了對拜上帝會的宗教信仰。

太平天國失敗後,洋人依然驚奇地發現,許多早已經投降大清的前太平軍將領,依然認為:洪秀全曾經上過天堂,和上帝一起交流過,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2、基本上找到了正確的人才主持軍政。

前期的楊秀清、石達開,後期的陳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國基本上能在一個相對優秀的軍政領導集體來指導工作。

而且,自天京事變後,洪秀全對陳玉成、李秀成的謹慎使用,使他們始終沒有成長為楊秀清一樣對權力結構產生致命影響的任務,避免了太平天國的再次內訌。

太平天國能堅持這麼多年,與洪秀全的大膽任用是分不開的。

可是,這些努力的效果都沒有意義。

1、努力的方向不對。

太平天國能否改朝換代,不在拜上帝會有多麼縝密、美好,而在於:在政治上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主張,在軍事上找到壯大自己、削弱敵人的方法。

殘酷的戰爭年代,最高領導人宅在家裡寫故事、搞理論,歷史上可有這樣的“創業之主”?

2、塑造的權力平衡不符合時代要求。

戰爭年代,取勝是最關鍵,甚至是唯一的使命。

因此,必須有一個具備戰爭指導能力的領袖班底,統一整合所有資源,團結一切力量,用於後方建設、前線鬥爭。

因此,太平天國如果要真正打敗敵人,就必須要一個像楊秀清一樣強勢、有力的領導人。

洪秀全既然無法接受楊秀清的強勢,只想塑造一個平衡的權力體系。

最終,連陳玉成、李秀成也無法正常指揮手下的將領,整個太平天國變成了一盤散沙!

總的來說,洪秀全不是一些作品中描寫的那麼“奇葩”,他在天王府的11年中認真、努力地去做了他認為該做的事情。

不過,他的拜上帝會絕非當時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他本人,也並非劉邦、朱元璋一樣的創業之主。

因此,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國,最終難免走向失敗。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趣談答案:因為南京實在是太美了,風美景美,人也美。

洪秀全的大志向

接下來的這一段話出自民間野史,但是我們有一定概率認為這就是洪秀全說的。

在某一次攻城戰役的時候,洪秀全對著自己手下的兵說道,我和你們都是窮苦農民,都是窮苦百姓,我希望做到的就是讓你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大房子,每頓飯都有肉吃,如果你們享受不了好生活,我是萬萬不敢享福的。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拗口,甚至咱都不知道洪秀全想表達什麼。簡而言之:同甘苦共患難。

洪秀全說完這句話之後,就以這句話為座右銘,時刻標榜著自己,有好東西先給老百姓,有好吃的,好玩的也先給自己的手下,自己一不貪功二不享福。

只不過這樣的日子只維持了短暫的時間,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面,洪秀全變成了另一個人。

南京城的洪秀全

當洪秀全佔領南京城的時候,他整個人的變化之大,足以讓史學家們為之震撼。

11年沒有出王府,僅僅是第1步,而第2步就是在他所統轄的區域之內,挑選所有的年輕貌美的女子。

挑選女子幹什麼呢?洪秀全要娶妻納妾了。

為了能夠讓妻子的數量達到他滿意的地步,而不傷腦筋的就喊出她們的名字,洪秀全想出了一個極其簡單的辦法給她們編號。

於是就有了1號妃子,2號妃子,47號妃子,76號妃子。

整個王府的生活,眨眼間進入了奢侈的狀態。

而老百姓們還在等著洪秀全給老百姓分糧食,分酒肉,分房子,等了半天啥也沒等到。

可以說,當洪秀全搬進王府並且沒有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和他的手下離心離德了,這個時候的洪秀全早已經變成了貪圖享受的無恥小人。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洪秀全就一腦袋扎進了天王府,再未出來過,唯有兩次出天王府還是去東王府看望楊秀清。整整11年,洪秀全幾乎是被禁錮在了天王府。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農民起義運動達到了頂峰,雖然沒有開朝建國,實際上就跟一個地方政權差不多,洪秀全沒有稱帝,但和皇帝也差不多,只是他的稱呼是天王,其他人見了他還是要高呼“萬歲”。

太平天國很奇葩,是以洪秀全創辦的“拜上帝教”為信仰基礎的政教合一的農民一起組織,而實施的管理制度卻如同西方的“總統”、“總理”制度,從永安建制開始,洪秀全就是天王,其他的東西南北王均為正副軍事,翻譯一下:洪秀全是總統,正副軍師就是總理。正軍師節制副軍師。

正軍師有兩人,一個是楊秀清,一個是蕭朝貴;楊秀清能力強,有眼光,蕭朝貴能打仗,是洪秀全的妹夫(洪宣嬌的老公,洪宣嬌是洪秀全的義妹),他們兩人有一個共同的點,具有宗教神權身份。

楊秀清可以天父附體,隨時下來收拾收拾洪秀全;蕭朝貴可以天兄下凡,直接和天父之子,耶穌之弟進行溝通協調。

好在沒多久,蕭朝貴就戰死了,這下正軍師就只有楊秀清一個了,他節制所有的王,並統管所有的太平天國軍隊,當然,他也受制於天王洪秀全,畢竟洪秀全可是整個太平天國的精神領袖。

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乾的第一件事情和金田起義後一樣,那就是瓜分利益所得,這是所有農民起義運動成功或者半成功後乾的事情一樣。大家都是穿草鞋的,現在打下了江山,不享受成果簡直對不起那雙還沾滿黃泥的腳。

太平天國到天京,最大利益佔有者肯定是洪秀全,畢竟他是天王,而且具有神權,按照“物物歸上主”的宗教精神,所有的財富都應該給洪秀全。於是就給洪秀全修建天王府。

天王府不用修,清廷給他留了一座,那就是原來的兩江總督府,這可是當時江南地區清廷最大的官住的地方,別挑了,也別建了,太過麻煩,就它吧。

洪秀全在眾王及臣下的擁護下,就直接住進了天王府,這天王府雖然是兩江總督府,卻還達不到天王宮殿的富麗堂皇的程度,那就改建吧,反正所有的錢都是洪秀全的,於是太平天國就開始出錢出方案修繕、擴建兩江總督府,給洪秀全打造一座真正的皇宮。

錢好說,反正都是搶來的,搶來的反正都歸上主洪秀全,關鍵是人不好辦。因為天王府有了一個新規矩,只能女人進去,禁止男人進入,這有點皇帝的意思了,天王洪秀全也怕自己戴綠帽子。

這種變態的規矩讓很多女人受了罪,楊秀清給洪秀全收集了很多女人,她們進到天王府伺候洪秀全,至於具體做什麼,都聽洪秀全安排,白天干活兒,晚上洪秀全乾活兒,大家都還是其樂融融。

天王府很大,根據現在的南京天王府遺址來看,規模不是一般的大,不能算作府,完全就可以叫成宮。府內居然還分有兩城,一座叫太陽城,一座叫金龍城。光天王府的院牆都周長十幾裡,牆高兩丈有餘。

高牆壁壘,洪秀全在裡面啥都不缺,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女人有女人,而且還全部都是女人,想幹嘛就幹嘛,不但沒人管,還可以提出任何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

就是皇帝也沒他那麼權力大,因為皇帝估計還有老媽子管,皇帝可能還有幾個朝臣諫言幾句,洪秀全完全沒有那方面的壓力。

首先,不是哪個臣子想見都能見他的;其次,不是洪秀全想見誰都能見到誰的。

這中間有個一個正軍師楊秀清,他此時正統管、節制太平天國所有政務呢,這大小事務只能彙報到東王府,至於天王府門朝哪個方向開,不需要知道,也不敢知道。

洪秀全這11年一直深居天王府,不是他不想出來走走,玩玩,實在是沒有那個必要,出來也是前呼後擁,聽個三呼萬歲,政務事情他又管不著,還不如在天王府紙醉金迷,過著混吃等死的日子算了。

其實,究其原因,洪秀全不出府主要有兩個原因:

1、洪秀全是社會底層出生,窮怕了,好不容易逮著享福的機會了,那是往死裡享受。這是赤貧者深植靈魂的渴望。

2、楊秀清不希望他出來,楊秀清同樣是赤貧者,他對權力的控制慾望在骨子裡從未消失,他會變著花樣的把洪秀全留在天王府。

綜上來看,洪秀全不出府,折射出了中國幾千年來赤貧無產者們一旦翻身到了社會頂層,對金錢、美色和權力的渴求與享受達到了變態的地步。


沉墨I方之城


太平天國創始人之一的洪秀全,在佔領南京之後,為何11年沒有出王府一步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不敢出!

可按道理來說,作為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太平軍的大哥,為何就不敢出自己的王府呢?難道他在王府裡面有什麼秘密不成嗎?亦或者,他是有其他的考慮呢?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便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之一——楊秀清。

在研究太平天國這段歷史中,其內部矛盾是研究太平天國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便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可以說,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天京事變,導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這也是我們解決本問題的重要線索之一。

洪秀全——劇照

咸豐元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建國號為天平天國,自稱為天王。咸豐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稱其為“天京”。在正式入駐南京之後,洪秀全的地位雖然仍是太平天國中最高的,但實際上,他所能掌控的權力卻微不足道。洪秀全名義上是太平天國的大哥,但軍政大權卻掌握在東王楊秀清手中。

其實在太平天國早期的時候,軍政大權基本上都是由軍師負責,洪秀全在退居到幕後對待朝政則極少管理,等到軍師馮雲山和肖朝貴去世之後,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便落在了東王楊秀清手中。相對於馮、肖二人來說,楊秀清的野心更大,政治手腕更強。所以在楊秀清掌權之後,洪秀全的地位便岌岌可危,稍不注意自己便會被楊秀清給取而代之,甚至是有生命危險。

但此時的洪秀全似乎還沒有意識危機的來臨,仍舊在王府裡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那麼,洪秀全為何能在王府待十一年之久呢?他究竟在王府裡做些什麼呢?

按照一些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很多人都說洪秀全自從佔領南京之後便開始墮落了,因為此時的他已經佔據一方,小有成就的他已經開始享樂了。據說,在天王洪秀全的王府裡,一共養了三千多個美女,而他每天的“職責”就是為了享樂。在外人看來,此時的洪秀全已經是全然不管太平天國今後的發展狀況了,現在他的眼中已經只有那些嬌滴滴的美女,和那令人陶醉的美酒佳餚了。

但事實上,此時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被楊秀清控制得死死的,如果洪秀全做出任何“奪權”或者是發號施令的動作,那麼很可能就會被楊秀清給處決掉。所以,聰明的洪秀全只能是以奢靡的生活讓楊秀清誤以為自己真的只知道沉溺於享樂之中,從而使得楊秀清對自己放鬆警惕。

當然了,我們也不否認洪秀全確實在小有成就之後就開始沾沾自喜,貪圖享樂,但是從當時的時局來看,太平天國的處境並不算穩定,相反,這個新成立起來的政權還有著“內憂外患”的危險,所以洪秀全不能,也不會只知道沉溺於享樂之中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他後面的所作所為就看出來了。

楊秀清

洪秀全貪圖享樂的外在形象使得楊秀清放鬆了對他的監視,並且還讓楊秀清認識到,洪秀全是一個沒有野心,胸無大志,只知道享樂的人。而也正是楊秀清的輕視,才使得洪秀全得以有機會找到韋昌輝,試圖利用韋昌輝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讓兩人互相爭鬥。咸豐六年,洪秀全便開始密詔北王韋昌輝率領大軍返回天京誅殺楊秀清。

1856年(咸豐六年)9月2日凌晨,韋昌輝帥軍突襲東王府,將楊秀清及其家人誅殺殆盡,這邊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按照天王洪秀全的意思,罪魁禍首隻是楊秀清本人,但是韋昌輝將事態擴大,濫殺無辜,所以在洪秀全最後迫於眾怨,只好除掉韋昌輝,並下令以翼王石達開主政。

不過好景不長,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翼王石達開受到猜忌負氣出走,此時的天王洪秀全雖然已經掌握了朝政大權,但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但不管太平天國的最後的結局如何,就本問題來說,洪秀全之所以待在王府中十一年之後,並非只是貪圖享樂而已,而是在等待機會,等待一個能夠除掉楊秀清,從而控制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的機會。但也就是這樣的權力角逐中,才促使這一場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迅速崛起,又迅速滅亡。


方圓文史


洪秀全之所以11年不出天王府,是因為天王府有著足夠吸引他的東西,而府外又沒有他要操心的事!

洪秀全本是個大齡的落第秀才,心高氣傲卻鬱郁不得志,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洪秀全接觸到了一本叫《勸世良言》的書,經過一翻研究後便開始了他的“傳道”之路,並吸引了很多忠誠的“教眾”!


有了“教眾”做基礎,洪秀全便在廣西金田發動了“金田起義”,並建立了太平天國,自稱為天王,後來更是大封五王,併為自己挑選數位王妃。等到太平軍攻佔南京城後,洪秀全便下令建造了一座豪華奢靡的天王府,將天國大業拋之於九霄雲外,在天王府裡一呆就是11年!

那麼,洪秀全為何11年沒有出天王府一步呢?

洪秀全自1853年入駐天王府到1864年死亡,共在天王府住了11年,在這11年裡洪秀全只出過一次天王府。而這一次洪秀全也是氣派十足,老百姓路邊跪迎洪秀全乘坐的64人豪華大轎!

平時洪秀全則宅在天王府裡,享受著他的奢靡生活,據說,洪秀全吃一頓飯竟有八百八十道菜之多,每頓飯耗費白銀幾千兩,他的豪華大床長寬都是八尺,用以讓他和他的88個妃子過沒羞沒臊的生活,並且他的天王府裡還有二千多個婦女用作伺候他的日常生活,有著這樣舒服的生活洪秀全才捨不得出府呢!


再說了,洪秀全還封了大小2700多個王,外面的一切大小事務都由這些王爺處理,根本用不著洪秀全出府!

奢靡的生活是短暫的,正是因為洪秀全這般無休止的享受,最終導致了他創建的太平天國僅存在了14年就亡了!


唐古看今


其實理由很簡單,有三點,洪秀全不想、不能更不需要離開王府一步。但是說他十一年時間裡一次王府都沒有出過,我想這是基本上不可能的,畢竟,十一年的時間,多多少少應該還是會有例外的,不過,我們也可以確定洪秀全不喜歡離開王府。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為何洪秀全在佔領南京後,長達十一年的時間裡極少離開王府


第一點、洪秀全不想,洪秀全本身窮苦出生,之在佔領南京之前就是一直帶兵與清朝對抗,可以說過的一直都是苦日子。然而在進駐南京後,特別是天王府落成之後,這讓洪秀全體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貴族的生活,他開始變得享受起來,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如果是像素,我可能也會變得和洪秀全一樣樂不思蜀,光顧著享受了。但,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看出洪秀全心態的一個轉變和未來的失敗買下伏筆。


第二點、洪秀全不能,洪秀全不離開王府實則上是在為自己的安全考慮,因為天王府來說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在此之前清朝曾多次派人暗殺太平天國的高層,造成了一定的恐慌,而重兵保護之下的天王府在洪秀全看來是格外安全的場所,所以他不願意離開。

其次,洪秀全在起兵之時便是將自己包裝成上帝的兒子,所以他是“神”,神肯定是不能隨便現身的,他必須也必要的躲起來,讓吃過群眾們覺得他高深莫測,這樣才可以震懾這些人。

第三點、洪秀全不需要,這點和第一點是相互關聯的,因為日常的所有工作有楊秀清等人代為完成,所以洪秀全自己不需要操心政務,只需要在天王府港澳享福即可。而楊秀清也是個人才,無論是人員調度,還是軍事安排,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至於洪秀全壓根不需要出面。


當然,也因為這個原因楊秀清開始自視清高起來,對洪秀全也是咄咄逼人的態度,引發了洪秀全的不滿。最後洪秀全密詔發動天京起義,將楊秀清殺害,奪回政權。

這便是為何入駐南京後,洪秀全十一年沒有出過王府的原因。最終洪秀全也是在這天王府的溫柔鄉中直至死去,最終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像素說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天王,他領導太平天國打下了半壁江山,沉重的打擊了滿清的統治。但是在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改名為天京並且定都於此之後,洪秀全就再也沒有出過王府,一共是11年,一直到太平天國的滅亡。

要知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洪秀全事實上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他被推舉為首領,有一點陰差陽錯的感覺。真正在其中起重大作用的是馮雲山,楊秀清他們。而且太平天國在一開始就存在著內部的矛盾,不過馮雲山蕭朝貴在的時候還能形成一種平衡。在起義過程中,馮雲山蕭朝貴先後戰死,導致楊秀清做大,洪秀全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個傀儡的感覺。

在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因為當時的大權幾乎全部集中在楊秀清手裡面,洪秀全只能夠通過享樂來解除楊秀清對他的猜忌。當時據說天王府裡選了3000多個美女,洪秀全日夜在裡面享樂。正是靠著這種享樂的假面具最終迷惑住了楊秀清之後,洪秀全夥同韋昌輝等人,最終殺掉了自己的大敵。

而洪秀全個人能力事實上一般,殺掉了楊秀清之後,事實上太平天國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局面。而洪秀全自然是想把這太平天國這個事業做好,但是他的能力根本支持不了他做這樣大事情。而且太平天國本身就是靠神話來讓大家服從,而作為天父之子的洪秀全自然只能夠在天王府裡面足不出戶,這樣才能夠保持神秘感,才能讓太平天國的手下服從他。而楊秀清死後太平天國的形勢一步一步的惡化,洪秀全也不是不想打退敵人,可惜太平天國當時事業已經走下坡路,根本就回天無力了。所以最後洪秀全只能夠死在天王府,可惜了太平天國那麼多英雄豪傑。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自從廣西的金田起義之後,經過多年的征戰,最終他的事業巔峰出現在了南京,他佔領了清朝,江蘇地區的首府南京,而當時的南京被稱之為天津,是因為洪秀全將太平天國的都城定在這裡。

可是自從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已經迷失了自我。畢竟在此之前,洪秀全只是在廣西的山村裡面出來的一個普通文人,他自己恐怕也想象不到有一天,他能夠佔領非常繁華富庶的南京城,因此,當這樣一位山野村夫佔據的如此繁華的城市後,他就要開始享受人生了。

原本洪秀全給眾人提出的目標是,帶領貧苦百姓翻身做主。但實際上,他革命的目標是為了自己享受而已,在他佔領了南京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修建龐大壯觀的宮殿。他在南京城裡劃出了一塊大約10公里左右的土地,為自己修建王府,正是這個王府在修好之後,竟然能讓洪秀全在長達11年的時間內,沒有邁出這座王府一步。

這就相當於在這座王府建好之後,一直到他去世,他就從來沒有離開過王府一步,不過這也正常,畢竟他本身的要求就是想要享受榮華富貴。而且以他當時的權利,他也不用,也不必離開這座王府一步。在他的王府建好之後,他在府裡面養了3000個女人,全部用來服侍他,雖然說洪秀全曾經也想過養太監就行,但是他們的嚴格水平實在是太差,再割了幾個之後,這些人全部感染死亡了。所以洪秀全就決定在他的王宮裡面只養女人,不養太監,這從側面也反映了洪秀全的生活是相當奢華的。

但是不要以為洪秀全真的就是每天都只會過著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迷惑,東王楊秀清,在他們佔領南京城之後,東王楊秀清就把軍政大權一把抓,這也就是說洪秀全只是在名義上是被太平天國的人認定為老大,而實際上所有權利都掌握在楊秀清手裡。洪秀全正是想通過讓楊秀清每天看著他穿梭在女人當中來,打消楊秀清對於她的猜疑,所以洪秀全也正是想通過他從來不離開王宮一步的做法來告訴別人,他對於其他事情是沒有任何興趣的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享受生活上。

不得不說,洪秀全這一招實在是高,不出所料的迷惑過了楊秀清。那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也就很清楚了,洪秀全果斷的抓住了機會,他聯合了北王,韋昌輝直接將楊秀清給幹掉了,但是也正是因為楊秀清的死,直接讓太平天國這架馬車開始走下坡路,朝著死亡的深淵不斷前進,太平天國也走上了末路。

在楊秀清死後,北王韋昌輝被石達開給殺掉,然後洪秀全又參與石達開,於是石達開又和洪秀全分道揚鑣了,這就導致了太平天國內部的統治,發生了嚴重的內亂,間接也就給了曾國藩帶領的湘軍,一個殲滅太平天國非常好的機會,於是在這種太平天國內亂的情況下,湘軍基本上沒花費太多的力氣,就直接把整個天京城給圍住了,一直到太平天國的滅亡。

到了太平天國後期,其實洪秀全即便是自己想出王府,他都不一定敢出,因為當時的局勢太亂,局面並不安全,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他自己也不敢隨隨便便走出王府。後來南京城被湘軍給攻破了,洪秀全在天京城被攻破之前,就病死在自己的王府,所以他也就沒有機會走出自己的王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