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在這個寒冷肆虐的冬日,因為一場名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我們被困在家中,觀望著外界所發生的一切。

無數的中國人在不平靜中,經歷著終生難忘的日子。

這些突如其來的風景中,有悲情,亦有溫情。今天的故事,關於食物,關於煙火氣,關於勇敢與溫柔。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早上好,這些天你們辛苦了,有件事情你看看有沒有可能實現。今天送飯的時候能帶塊蛋糕嗎,如果實在為難就算了。”


2月4日,餓了麼站長李浩潔的手機上,接到這樣一份特殊訂單。

原來是中南醫院核酸檢測組的一個女孩過生日,很想吃一塊帶有奶油的蛋糕。她的父親剛剛去世,而她還未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在醫院值班24個小時。

同事們非常心疼,於是拿起手機決定為小姑娘訂一塊奶油蛋糕。


當李浩潔看到這樣的訂單之後,內心五味雜陳,他覺得這個女孩非常了不起。

於是外賣小哥開啟了一段愛心旅程,他找遍了武漢很多家蛋糕店,全部不營業。


最終一家蛋糕店的老闆得知消息後,特意免費為女孩做了一個草莓奶油蛋糕,外賣小哥送到了醫院大廳。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女孩收到蛋糕後,李浩潔收到這樣一條語音:

“希望等疫情結束了,我能在家點單外賣,等騎手送達後,我要大聲跟他說謝謝,然後握手擁抱。”

彼時的七尺男兒,熱淚不停地在眼眶裡打轉。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這半個多月,李浩潔一直在給自己的同事打氣:

在困難時期,我們手上的訂單,對顧客很重要,我們面對的可能就是醫生,病人,或是無助的老人和孩子。醫護人員替我們扛著那麼多事情,我們也應該扛一扛。

在如此高危的環境下,外賣小哥們依舊輕描淡寫著自己的職業,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普通,只是有時候也會害怕。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後來無接觸配送推出之後,大家也不再擔憂了。

李浩潔說:“我相信武漢會沒事,一切都會過去,哪怕週期再長一些,早晚都會過去的。”

來自河南南陽的趙彬,也是武漢的一名外賣小哥。2018年開始在武漢送外賣,他用三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臺相機。

每天一邊送外賣,一邊拍拍武漢街頭的人,他的鏡頭下全是煙火氣。直到此次新冠肺炎的蔓延,確診人數的不斷增加,武漢封城了,機動車也禁行了。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趙彬在老家的女兒知道自己的父親,還在堅持送餐後,發來這樣一條消息:“爸爸,你一定要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喔。”

趙彬晚上送完餐,看著平時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空空蕩蕩,一個人也沒有,他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此刻人類的悲歡,是相通的。

餓了麼外賣小哥組成了一支“買菜隊”。他們有人為了一個新鮮的西紅柿跑四公里,有人義務照顧起無人照看的寵物,有人主動看望被隔離的老人……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而買菜的人兒也很貼心,他們會在訂單上備註一些溫暖的話語。


比如:“外賣小哥,請保護好自己,帶好口罩”、“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辛苦您了”……據統計,一位外賣小哥送一天單平均能減少25個人感染的風險。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穿梭在醫院之中,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份職業所帶來的價值感,卻讓他們倍受鼓舞。

有客戶留言這樣寫道:“騎手也是戰鬥在一線的英雄,我很感動。為了這座城市,為了這座城市的人。”

平凡的人站了出來,於是成為了英雄。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特殊時期的一袋蔬菜成為人與人情感溝通的橋樑,無疑讓一份小小的外賣,變得更加有溫度。

有一位餓了麼外賣小哥在送達蔬菜後,收到了20元的打賞。用戶留言說:“謝謝你,吃上了蘆筍,感覺春天就不遠了!”

有的外賣小哥還會收到顧客送的口罩,“雖然我們隔著口罩,可忽然覺得,人跟人的距離一下近了起來。”

這一切都讓人相信病毒很快就會過去。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一名武漢還在讀大三的女生,放棄了假期的時間,去兼職成了一名外賣小妹。

姑娘的父母覺得孩子這個時候不應該去外面冒險,身邊的很多朋友也都不理解,可是她還是加入了外賣騎手的行列。

瘦小的身影穿梭在寂靜空曠的武漢街頭,正在為有需要的人傳遞著希望。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還有一位騎手,接過一個跑腿訂單,是女兒給戰鬥在前線的爸爸送熱飯的。


接單的小哥感慨道:被人需要的感覺真好啊。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2020年疫情開始後,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不少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外賣小哥。

有些顧客喜歡用“社區買手”稱呼他們。一顆青菜從誕生到來到飯桌,這背後是無數人的努力。

最後被我們記住的,是那些微小而真實的感動。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這樣的城市大家很少見到,可是看著騎著小車奔走在街上的騎手,我們知道這座城市並沒有空。

“仔細打量著轉身離去的外賣小哥,他好像在隔著口罩朝我微笑。”

在被疫情籠罩的時期,每一個身處武漢的普通人,都需要鼓勵,需要關愛。


溫暖這種東西,描述起來並不具體,其實也就是“慈悲”這兩個字。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疫情環境下,大多數人一天中的絕大部分時間,藏在“家”這個與世隔絕的空間裡。

家裡雖然安全,但每個人也都成為了一座座無法與外界交換物資的“孤島”。

足不出戶在家,買菜做飯成為家庭主婦的最大難題,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大家擔心被傳染,擔心買不到菜……

於是「餓了麼雲菜場」應運而生。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即刻下單,一個小時內送到家。


在全國38城保障買菜業務,滿足疫情防控期消費者的食材供給,共計覆蓋6萬家門店。

餓了麼雲菜場上架的新鮮蔬果充足,還能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線上價格保持與市場一致,評價透明安心選。


自提或者送菜到家,兩種方式任你選擇,暖胃亦暖心。這是作為良心商家的堅守,亦是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舉動。


餓了麼雲菜場不僅可以維持每戶家庭的日常生活,避免危險之外,教父母在家買菜的過程中,還能讓孩子與父母有更多的交流。

讓我們多一點耐心,慢慢帶他們擁抱這個美麗的世界,因為我們都是這麼長大的。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在這沉悶的日子裡,不少人深居簡出,告別早起搶菜,「雲買菜」成為了新潮流。“大媽擠爆雲菜場”還一度登上熱搜榜。

大家在雲菜場買菜買出新高度,為了讓長輩學會雲買菜,有網友還製作了表情包,在輕鬆歡樂的傳播氛圍中成功植入受眾心智。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疫情之下,不少人都這樣感慨:“要靠外賣小哥活”。


讓騎手們感動的是,大部分顧客都明白時期特殊,常常備註“缺貨時你看著買就行”、“注意安全”、“加油”。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在平日,人們早已習慣了那些藍色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條街巷,習慣“外賣”的配送生活方式。

由於疫情隔離在家,讓外賣小哥成為連接人與人之間溫情的紐帶。其實,他們也是堅持奮戰在前線的平凡英雄。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只要還能看見外賣小哥忙碌的身影,城市就不會停下來,生活還在繼續。

安心宅在家裡,是因為有便利的餓了麼雲菜場和勇敢的外賣小哥。

人們的溫暖與善意在這這一袋袋蔬菜、一次次配送中傳遞。讓被疫情恐懼籠罩下的城市,顯得不再那麼荒涼。

一個武漢女護士的外賣訂單,背後的故事看哭了


外賣小哥送的不止是簡單一餐,更是信心與希望。

第一個報名為醫院送餐的餓了麼小哥鍾仕紅,說的話可以作為這一切的註腳:

“現在武漢太安靜了,之前那個嘈雜的武漢,才應該是一個城市真正有的樣子,讓人覺得心安,希望它能早日變回到那樣的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