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葉問(1893—1972),著名武術家,原名葉繼問,廣東佛山人。今天的佛山市羅村孝德湖公園門前,就挺立著葉問銅像,他清矍消瘦,一襲布衫,擺出詠春架勢。我們從這裡走過,似乎仍能聽到他在擊打木人樁時發出的砰砰響動。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晚年葉問

葉問生於佛山一富戶人家,六歲起在佛山桑園大街雲草私塾就讀。第二年,拜南海拳王梁贊的愛徒陳華順為師,苦學詠春。陳華順悉心教導,葉問擊技精進。葉問十三歲那年,陳華順病逝佛山。學拳七年,陳華順對葉問的人格塑造影響至深。少年葉問,養成了嫉惡如仇,抱打不平的人生本性。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佛山葉問紀念館

葉問17歲那年,在香港赤柱聖士提反書院讀書,一天在街上遇見七八個英國海員當街調戲婦女。路人不敢制止,葉問義憤填膺,與外國海員發生爭執。這時,巧遇梁贊之子梁壁,兩人用拳頭教訓了這群外國海員,救出了受困婦女。此後,葉問又跟梁壁學習詠春。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影視劇中的葉問形象

電影《葉問》中,若干情節史實不虛。譬如,徒手奪槍就是葉問的親歷。民國初年,葉問與表妹數人結伴去秋遊,路上遇見一武裝排長,當眾挑釁,對其表妹動手動腳。葉問用詠春手法把這個排長打倒在地。豈料,這個排長並不甘心,從地上爬起來,掏出腰間的一把左輪手槍,對準葉問就要射擊。而葉問迅速出手,用手握住對方左輪手槍,以大拇指之力,壓住了手槍的左輪,並且把槍芯壓彎,使手槍不能擊發……這件事情之後,葉問的聲名享譽南方武術界。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晚年葉問與愛徒李小龍

1938年10月,佛山淪陷,家園被毀。葉問一家的生活變得很窘迫,常常處於飢餓狀態。日本憲兵隊知道葉問,叫葉問跟日軍合作,擔任日軍的武術教練。葉問仇恨侵華日軍,拒絕為日軍服務。葉家原本是個鐘鳴鼎食之家,但在佛山淪陷後,竟連吃飯成了大問題。葉問拒絕日軍的拉攏和引誘,以至兩個女兒竟被餓死。佛山日軍憲兵司令部,從日本請來一武術高手與葉問比武,聲名如葉問輸了,必須聽命於日本憲兵。葉問無奈,輕鬆取勝,又怕遭到報復只好遠走他鄉。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抗戰勝利後,葉問投身警界,擔任了佛山國民黨刑警隊長。當時,佛山沙坊發生了一起黃金大劫案。案發後,葉問明察暗訪,順藤摸瓜,最終親自在一家戲院擒獲首犯。刑警隊長任上的葉問,屢破大案,在民國末年被任命為佛山公安局代理局長。全國解放前夕,葉問孤身去澳門教拳,很快又到香港謀生。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葉問髮妻張永成

1951年2月間,粵港通行受阻。葉問的妻子張永成,攜子葉準尚在佛山居住。從此,葉問與妻子張永成天各一方,再無謀面機會。葉問初到香港時,日子過得很清苦,按他的計劃是要接妻兒團聚的。妻子張永成出身大戶人家,陪葉問度過了佛山的憂患歲月。雖然通行受阻,葉問仍設法給佛山寄回匯款。不久,有個在香港的上海女人照顧了葉問的生活。

很多年後,葉準與父親相見。那時,妻子已病逝佛山,葉問既愧疚又痛苦。

晚年葉問:香港教拳,深夜巡街,管好了一條街,卻愧對一個女人

1965年,七十二歲葉問居住香港通菜街。那時,香港黑社會搶劫之風極為猖獗,通菜街也不安定。每天夜裡,葉問帶著徒弟四處巡視,遇到流氓和劫匪就出手打擊。時間不長,通菜街一帶變成全香港最安定的地方。不久,創設葉問國術總會。彼時已教出李小龍在內的嫡傳弟子數百人,再傳弟子很難記數。英國、德國、新西蘭、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都已設有詠春拳館,詠春在海外生根發芽。1972年12月1日,80歲葉問病逝香港。(文/樊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