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渤海銀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證券時報記者 張雪囡

作為3家尚未上市的股份制銀行之一,渤海銀行的上市進程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據港交所官網披露,渤海銀行2月26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建銀國際、海通國際、農銀國際以及中信里昂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截至2019年9月30日,渤海銀行總資產達人民幣1.09萬億元,較2017年1月1日增長28.0%,增速在全國性股份制上市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二。

零售業務收入佔比攀升

渤海銀行赴港上市的進度一直不斷推進,證監會此前剛剛接受其上市申請材料。2月26日,渤海銀行遞交了招股申請書。若渤海銀行申請流程順利,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上市。招股書顯示,上市集資所得,渤海銀行將用於強化資本基礎,支持其業務持續發展。

從近幾年業績來看,2017年與2018年,渤海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為252.5億元、232.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7.54億元、70.8億元。2019年前9個月,渤海銀行營收、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營業收入211.5億元,同比增長19%;淨利潤為65.39億元,同比增長16%。

從主要業務來看,渤海銀行的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以及金融市場業務,上述期內,該行銀行零售業務的收入不斷提升,分別為20.55億元、34.09億元、38.23億元,收入佔比則分別為8.1%、14.7%、18.1%。但是公司業務比重降低,上述期內,該項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4.4%、51.9%、43.5%。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9月30日,渤海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74%、1.84%和 1.77%,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85.89%、186.96%和203.80%,撥貸比分別為3.24%、3.44%和3.60%,均呈穩中向好趨勢。

2017年,渤海銀行董事長李伏安曾對媒體表示,監管政策趨嚴,同業競爭壓力加大,渤海銀行業務發展迫切需要補充資本金,並建立更加健全、高效的資本補充機制。目前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除廣發銀行、恆豐銀行和渤海銀行外,均已實現資本市場上市。已上市同業通過資本市場的錘鍊,在業務指標和經營管理方面均取得長足發展,與渤海銀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加速佈局金融科技

記者注意到,渤海銀行通過與龍頭企業合作提升科技實力,加快數字化轉型。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該行開放生態銀行平臺合作機構超過100家,通過建立場景獲得的線上用戶為17.58萬戶,合計交易量348億元。

據瞭解,渤海銀行的開放生態銀行合作機構主要為互聯網第三方機構,將金融服務拓展到各類場景,進行獲客。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前9月,渤海銀行個人貸款佔總貸款比例分別為25.6%、29.7%、30.4%,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呈現爆發式增長,佔個人貸款的比例分別為7.4%、28.9%、39.0%。通過第三方消費金融平臺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佔個人貸款的比例分別為2.9%、26.4%、37.5%。

在雲計算等基礎架構的佈局上,該行與阿里雲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2019年投產了涵蓋IaaS、PaaS到SaaS完整的分佈式私有云。

此外, 渤海銀行還設立了金融科技事業部,員工共有120人。並由該行副行長吳思麒分管。同時,吳思麒還分管了消費金融事業部、信用卡事業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