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早晨幾點起床最科學?五點早起黨就一定最好嘛?

愛可麗2020


最主要的還是看個人的身體狀態,每天保持八小時的睡眠是最好的,沒有規定人幾點睡幾點起因人而異,不過建議是早睡早起,晚上最好23點前睡覺最好,我相信不說大家都知道熬夜的危害有多大,你也會每天刷視頻或者看新聞在宣傳熬夜的各種危害。

部分人可能有倒班的情況,不管如何,只要每天保持八小時睡眠都能減少對身體的傷害,如果晚上沒有睡好的話,還是建議養成午睡的習慣,無論你中午是睡1小時還是10分鐘下午的時候還是比沒有睡的精神,希望能幫到你。


現實小綿羊


科學睡眠每天到底需要多少小時?8小時還是7小時或9小時?

晚上應該幾點入睡?

早上應該幾點起床?

如何能獲得高質量的睡眠?

……

睡得多不等於睡得好!

NB的球隊不僅有運動教練,還有專門的睡眠教練——教人睡覺!

我們一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你說睡眠重不重要?

英超曼聯便有一位御用運動睡眠教練,他叫尼克·利特爾黑爾斯。

他還是NBA、奧運會英國代表隊、皇馬俱樂部指導顧問,英國睡眠協會前任會長。

他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運動睡眠教練,從事睡眠科學研究超過30年。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提出了一套獨創的R90睡眠方案,顛覆8小時健康睡眠的傳統定式,重新定義睡眠方式,有效掌握在適宜睡眠時間裡獲得更高質量睡眠的新方法。

這一睡眠方案獲得了體育界和商界頂尖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同,被視為是獲得高效睡眠的理想方案。

大衛·貝克漢姆、瑞恩·吉格斯、保羅·斯科爾斯、尼基·巴特和內維爾兄弟等體育名將,都是其睡眠方案的獲益者。

何謂“R90睡眠方案”呢?

核心便是90分鐘睡眠法。

在我們的睡眠中,並非如我們理解的那樣,一覺睡到天亮,而是週期性的。

一個完整睡眠週期是90分鐘,包括:打瞌睡、淺睡眠、深睡眠、快速眼動睡眠四個過程。我們一晚上的睡覺是睡眠-醒來-睡眠-醒來的模式,不斷地從一個睡眠週期過渡到下一個睡眠週期,

想要有高質量的睡眠從而恢復獲得充沛的體力,就要保證完整的睡眠週期。大部分成年人需要4-5個睡眠週期就夠了,也就是6-7.5小時。而並非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一定要睡夠8小時。

真正對我們有影響的,並非睡眠不足,而是心理上的8小時負擔。

那麼,如果一天睡不夠睡眠週期呢?不用糾結於未夠睡眠週期的一兩天,按周規劃睡眠週期總數是最好的。比如你每天要5個睡眠週期,一週就是35個,30-35個都不會有太大影響。通常晚上沒睡夠,白天很多人會有補覺的心理壓力。但研究顯示,只要不連續3天打破習慣的睡眠週期,那麼影響就不大,我們的身體會有強大的調節能力。哪怕即使某一天你只睡了3個週期、4.5個小時。

這個方案的關鍵是90分鐘睡眠週期的完整,而不是需要幾個週期的問題。只有在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結束後醒來才會獲得良好的狀態,而如果在週期中斷中醒來則會很糟糕——精神萎靡、頭腦混沌。

所以,我們應該從需要起床的時間根據所需和適宜的睡眠週期來逆推睡覺的時間。比如需要早上7點半起床,你最適合的睡眠週期是5,那麼晚上12點就必須睡了。如果你想早點睡呢?那麼你可以在10點半入睡,再多一個週期。而如果有事情忙來不及12點入睡呢?那麼不妨等到1點半入睡,這樣可以有4個週期的睡眠。或者在1點入睡,而在早上7點提前醒來。保持睡眠週期的完整性。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以他的研究發現和實踐經驗,將這一獨創的R90睡眠方案寫成專著——《睡眠革命:如何讓你的睡眠更高效》。在該書中,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提出了修復睡眠的七大關鍵指標——瞭解晝夜節律,找到你的睡眠類型,規劃你的睡眠週期,做好睡眠前後例行程序,感受日見小睡的神奇力量,找到最適合你的寢具以及改善睡眠環境。揭示了我們睡眠的原理與規律,並提出了改善睡眠的方式方法。

晝夜節律

即我們的身體在一天中某個時間節點的生理活動情況。身體在晚上9點開始分泌褪黑素讓我們產生睡眠衝動,凌晨1-2點的時候我們睡的最深。早上6點半後血壓開始上升,7點半停止分泌褪黑素,正是適合起床的時候。

除了晚上11點後的睡眠需求,白天中我們還會有兩個睡眠需求高峰:下午1-3點,傍晚5-7點。所以為什麼會中午犯困,有的在傍晚也想打瞌睡。

補覺&午休

按照晝夜節律,最好是在下午1-3點,次優選是傍晚5-7點,可以設定3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不一定要睡著,哪怕是閉著眼休息也行。這樣短時間就能補充昨晚的睡眠不足,同時消除大腦的疲勞,讓你的身體重回巔峰。

睡眠類型——早睡型&晚睡型

遺傳決定睡眠類型:是早睡型還是晚睡型。有早起星人和晚睡星人。早起型人習慣於早早起床,晚起型人通常會晚一點,但根據晝夜規律,兩種類型人的最佳起床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我們可以通過嘗試找到自己最合適的起床時間點。

嬰兒睡姿

採用嬰兒睡姿能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身體側臥,躺向自己非慣用手一側(慣用右手,躺左邊;慣用左手,躺右邊),雙膝微微彎曲,手臂置於胸前,輕輕交疊一起,頸部、頭部和臀部形成一條平滑的直線。這種睡姿會讓你更有安全感,同時也能夠改善打鼾的情況。

睡前準備

睡前做簡單又充分的準備,有助於更好更快進入睡眠狀態。例如:可以模擬自然環境。睡前洗個溫水澡,讓身體提高一兩度再睡,模擬從溫暖到涼爽過程。讓臥室的燈比客廳暗一些,模擬從光亮到昏暗過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關掉大部分有干擾的藍光電子設備——這容易讓頭腦變得清醒,不容易入睡。

醒後程序

用自然光喚醒,或者藉助自然光喚醒燈。注意,聽到鬧鐘不要馬上坐起來,也不要立刻打開手機。神經緊張快速起床,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大的傷害。用比較慢的節奏起來,開啟不慌不忙的一天。

週末賴床

週末也不要輕易打破起床時間,保持睡眠週期讓你更有活力。很多人會有周末補覺的想法。不過為了睡眠週期的連續性,可以選擇更明智的做法。仍然按固定時間起床,先起來一小段時間,吃個早餐,然後再去補一覺,這樣既能繼續發揮睡眠週期的作用,又能讓自己得到及時的休整。

以上便是《睡眠革命》一書的核心精華內容,希望能對你的睡眠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讓你天天睡個好覺,醒來精神飽滿。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在線電子書,獲取更豐富內容和詳細知識


小仙女玖玖


更正看待“睡眠”,核心問題應該是“規律”和“質量”:

睡眠,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它是一個“主動且複雜的生理過程”。晚間睡眠的時間和早晨起床的時間主要由“生物鐘”所導致,而這個生物鐘又和“人體應對外界環境發生的自我調節”有很大的關係。

當早晨天亮之後,光線就會刺入人眼,這樣就會刺激視交叉上核的神經細胞,接下來就會開始調節和同步體內的一系列生物活動,例如“減少褪黑素的分泌量,皮質醇分泌增加”,因此就會讓人保持清醒和警覺的狀態。時間推移到晚上天黑之後,視交叉上核又會給機體傳遞“夜晚來臨”的信息,接下來褪黑素就會加速分泌,而皮質醇就開始減少,接下來身體就會有“睏倦入睡感”。隨著晝夜的更迭,褪黑素和皮質醇的分泌高峰時間段恰好相反,因此就能有效調節我們每天入睡和清醒時的狀態,白天精神、晚上睏倦。

關於“健康睡眠”,重要的細則是“自身形成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質量”,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入睡時間”和“晨起時間”,只要你能滿足“睡夠時間”和“睡得不錯”就可以。

健康的睡眠時間,是幾個小時?

對於成年人而言,“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建議每天要睡到7—9個小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應該睡到7—8個小時。

也就是說,只要您能睡夠這個時間,早上起床的時間完全可以依照個人情況自我調節,如果您凌晨3點睡,那你至少也要睡到上午十點;如果您十點入睡,那早上5點—7點醒來都算健康。

但是,從目前大多數“上班群體”的作息習慣來看,第二天都需要在七八點左右起床上班,所以建議大家在夜晚十一點之前入睡,第二天早上在七點左右起床即可。

如何做可以增加自己的深度睡眠?

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一則問題。“深度睡眠”雖然不需要太長時間,但是應該“存在”。想要增加自己的深度睡眠時間,建議從三個方面下手。

  1. 白天適當運動,運動所導致的能量代謝可以幫助自身增加睡眠時間。

  2. 別讓自己太胖。你的睡眠質量就會提高,也能降低打呼嚕的發生風險。

  3. 不隨便服用安眠藥物,服用時應該按照醫囑嚴格執行。

健康“睡眠”,科學看待。不刻意要求各位幾點睡、幾點起,但您應該做到“睡得足、睡得好”。


王思露營養師


五點起床,主要看你的精力如何?如果你五點起床睏意十足,那你起床的意義在哪裡?可能會導致你一整天都沒有精神,沒有精力的去聽課,那麼你的一天就這麼被浪費掉了,

所有這科學的結論,最終都要建立在你可行的範圍裡,人不是機器人,是可以改變這些結論的拘束,通過這些科學的結論去達成,去建立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

早起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早睡。早睡,然後你再堅持到早上五點早起,那麼也是可以的!!加油,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



口礦井


正常的成年人、上班族,每天的睡眠和起床時間,這裡提供參考的意見。每天晚上在不值夜班的情況下,正常的睡眠上床時間應當不晚於夜裡11時,也就是在晚上10點或10點半左右,應該上床睡覺、放鬆,保證八小時左右的正常睡眠時間,踏踏實實睡到第二天6時左右醒來。經過懶床的3-5分鐘,起來進行洗漱、吃早點等活動,7點鐘左右可以去上班。這是正常成年上班族的起床和睡眠的時間,僅僅是一個模式的參考意見。個別人可能稍微的晚點,也有的人可能稍微早一些。睡眠養成習慣,形成規律,不要熬夜,不要開夜車,睡眠之前不要看興奮的電視節目,也不要看書,不要思考很疑難的問題。保證很好的睡眠,睡到自然醒,約6時左右。最好不要上鬧鐘,形成規律。


八哥說保險


5~7點,卯時。

過早起床活動傷氣血,一天沒精神,如果賴在床上看書會很傷眼。

太晚睡而早起,睡眠不足會透支身體元氣。

最最重要是晚上12點前睡,不然低血糖、牙齦萎縮、眼窩深陷、消化不良、記憶衰退,別問我為什麼知道的,交過昂貴的學費了。

為了折騰出來一套最精簡的生活作息,最大程度的壓縮睡眠時間提高工作學習效率用了5年,然後過來告訴你,早睡早起,保證睡眠,效率高 遠比 時間長 來的性價比高。


好看視頻收割機


不一定最好。

多年做題經驗告訴我凡事太絕對就一定錯hh。

說點正經的。幾點起床真的因人而異啊,有人習慣早上起床背書,就像《你好舊時光》裡辛銳那樣,也有的像餘週週那樣不用熬夜早起的,也有喜歡熬大夜刷題的,都是各人的學習方法,沒有哪種最好,只要哪種最適合你。

學習期間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三十三號院


我個人覺得睡覺也是一種放鬆的方式,談不上幾點起床最科學

首先你需要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工作或者娛樂有最好的狀態,這樣對你的大腦會比較好,

當然早睡早起最好了,根據自身體質來,像我就比較愛睡覺,一睡就睡到自然醒。

如果我回答的好,希望可以給個贊👍


任丘推薦


每個季節的生物鐘不一樣,春天有露水、冬天有霧霾、可以晚點起床,因為霧霾和露水吸入肺部容易引發炎症,最好是6點以後。夏天和秋天氣候差不多,而且晝長夜短,可以5點後起床,中午12點-1點可以適當午休一會兒,時間看個人的習慣。


用戶9313898981170


幾點起床要看你是幾點睡的,條件允許,早睡早起,晚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