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在現代社會,“彩禮”基本上是每對新人結婚前要走的一道形式,但是這種源於祝福的形式,在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金額過高的現象,讓不少適婚男青年及年邁的父母都要為此承受壓力,更讓人百味雜陳的是,有的情侶甚至為此分道揚鑣,多年的感情過不了彩禮這一關。

小芬和男友吳亮在一起相戀5年,多年的感情培養得很深厚,今年兩人終於到了談婚論嫁這一步。

兩人此前拿出合部積蓄加上吳亮父母的支持一起買了一套小二居,結婚前已經裝修完畢,就等著完婚後搬送新居了。本來一切都進行得很好,但到了彩禮這一步,雙方家庭卻出現了談不攏的情況。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吳亮的老家對彩禮要求並不高,一般在五萬左右甚至更低。但是小芬的家鄉卻不同,她那邊對彩禮的要求是五萬的倍數以上,當小芬告訴吳亮需要準備的彩禮數後,吳亮一副不敢相信。

吳亮試圖和小芬一家商量說,兩人的積蓄已經花在房子上,而且他的父母也出了不少錢支持他們購房,現在又要六數位的彩禮,那對他們的家庭來說已經超出了負荷,希望小芬和未來岳父岳母能理解一下,能不能只收五萬的彩禮,因為這只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是兩個人結婚以後的日子。

誰知小芬的父母表示彩禮是當地的平均數並沒有多要,如果太少會被親戚朋友說閒話,再說陪嫁也會返還一定的金額給他們,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這點彩禮錢都要討價還討是不是太沒誠意娶他家的女兒了?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吳亮反駁,如果沒有誠意結婚那買婚房幹什麼?在他家鄉那邊彩禮是五萬左右也是合情合理的,小芬父母支堅持擺出一副沒得商量的態度,無奈之下吳亮只有回家和父母商量。

不出他所料,父親是個急性子,一聽要這個彩禮連連擺手說:“那還不如在咱家鄉找個姑娘,何必找外地的呢。”母親倒是說:“如果實在非要這樣的話,那我們可以向親戚朋友借夠錢給你把這婚結了,你自己想清楚吧。”

吳亮一陣鼻酸,父母已經把所有積蓄給自己了,還要去借錢他不忍心,無論如何不能讓父母在老了還去背一筆債。

吳亮回頭和小芬商量,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法,一個是希望小芬能回家幫一下父母的思想工作,重要的是他能給她幸福,高價彩禮並不一定是必須的,小芬倒是理解,畢竟她愛他。另一個是他父母借錢把彩禮付了,但是所借的錢要他們結婚後共同償還,不能要他父母還。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小芬回家試圖說服父母,卻反過來被媽媽說教了一番,談到第二條的時,她媽媽說這樣給彩禮已經失去意義了,哪有彩禮要自己的女兒去還的道理,最後兩個解決方法都被否定了。

小芬把父母的意思傳達給吳亮時,也許是最近被這個弄得太過繁擾,吳亮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對小芬吼道:“我這是娶妻子還是買老婆?不行的話這婚別結了。”小芬從來沒被這樣吼過,火也一下子上來了:“你吼我幹嘛,彩禮是你家的事,拿我出什麼氣。”

吳亮更氣了:“什麼是我家的事,結婚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憑什麼要我父母承擔這些,而你的父母坐享其成。”小芬哭了起來:“彩禮又不是隻有我們一家人要,每家嫁女兒都差不多,我父母養我那麼大容易嗎?”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至此結婚的事被彩禮這樣一攪,已經很難進行下去,吳亮和小芬的感情因為吵了幾次,也慢慢的變了味,一場感情變得像交易般談來談去,讓兩個未婚的年輕人心力疲憊。

二個月後,吳亮和小芬提出了分手,房子他要了,他把小芬出在買房上的錢悉數還給了她,兩人維繫了5年的感情就這樣以分手收場了,作出這個決定他不捨和痛苦了一段時間。

細細想想這樣的結局真的讓人遺憾,也讓人百味雜陳,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庭和年輕人都因為高額彩禮而備受壓力,甚至有人戲稱生女兒就是“招商銀行”。有的地方彩禮已經從一種對新人的祝福形式,變成了一種借婚禮謀錢的形式,這到底是誰之過?

“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前談不攏的彩禮,讓男人做了這個決定

女方父母說是當地的一種普遍要求和形式,合情合理的讓人感到無從反駁,但說到底所有的形式都是人定的,如果男方家庭富裕對彩禮的支出沒有任何壓力和異議,那當然是皆大歡喜。但實際上不少家庭在給孩子準備完婚房後,再去承受高額彩禮的確已經超出負荷,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考察的是男孩的人品、性格等本身素質,而不是咬定彩禮不鬆口,把孩子的幸福拿來當交易和談判,最後讓一切都變了味。

關於婚姻的本質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之所以結婚,不過是因為生活太苦,找個人一起結伴同行。”但是在談彩禮時,又有多少家庭是如小芬一般在想“彩禮是你家的事”,結婚是兩個人的事,還沒開始就分清你我,如何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一路結伴同行?說到底,還是應該以年輕人的幸福為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