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開往春天的專車!畢節市促進68.8萬農民工轉移就業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開往春天的專車!畢節市促進68.8萬農民工轉移就業

多彩貴州網訊(趙澤眾 潘宇 馬鋼 本網記者李遠莉)春意漸濃,2月26日,貴州省威寧草海火車站。1429名返崗農民工,戴著口罩、拖著行李箱,秩序井然地集合在站前廣場上,即將乘坐開往廣州的4488次“威寧縣農民工專列”返崗務工。

畢節是勞務輸出大市,畢節市人社部門多措並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做好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

從1月29日起,數以百計的返崗大巴從畢節赫章縣、織金縣、納雍縣等地啟程,乘著春風,駛向全國各地。截至目前,共促進68.8萬名農民工轉移就業,其中有組織輸出70587人。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开往春天的专车!毕节市促进68.8万农民工转移就业

2月26日,貴州省威寧草海火車站,1429名農民工即將乘坐專車返崗。

強基礎助推返崗潮

農民工人口基數大,人口分佈不均,在疫情特殊時期,摸清工作底數成為了做好農民工轉移就業的重中之重。

“我們由人社部門牽頭,在春節期間,就逐村逐戶對返鄉勞動力人數、培訓就業意願、務工去向等情況進行摸底,建立返鄉勞動力信息臺賬。”畢節市就業局局長周碧英說,全市人社幹部在疫情期間不停息,除了建立返鄉勞動力信息臺賬,還整合工信、農業農村、商務、住建等部門力量,廣泛收集市內、對口幫扶城市和其他畢節籍勞動力務工集中城市企業用工需求,建立崗位儲備庫,通過線上線下兩大渠道進行崗位推薦,為返鄉農民工就業提供精準的崗位推薦服務。

截至目前,畢節市已再次摸清春節期間86.13萬返鄉勞動力信息,收集發佈企業用工需求崗位45.5萬個,其中省外32.2萬個、省內13.3萬個。

點對點化解復工難

“這次是我打工十幾年,在家呆得最長的春節。不能出去打工掙錢,我很焦慮,天天憋在家裡。好在政府給我們安排了專車。”海寧市力佳隆門窗密封條有限公司紫雲籍員工張旭,如今已順利返崗。

既要防疫防控,又要有序組織,畢節以加強聯動為抓手,主動與廣州、深圳及畢節籍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浙江、福建、上海等地人社部門和企業對接,掌握當地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和需要組織返崗的畢節籍員工情況。

遵循著“一地一企一策”的原則,畢節人社部門加強了同務工地、務工企業的聯繫,根據企業不同的需要,全力配合組織員工返崗就業,同時發揮畢節當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有組織輸出勞動力返崗就業。

截至目前,主動對接42個地區人社部門,接待來畢工作組22批次,通過“點對點、一站式”、全程參與方式為760家企業組織輸送返崗員工9292人,市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有組織輸出勞動力返崗706人。

內外兼修援企穩崗

一面保證“送出去”,一面穩住“留下來”。畢節市在加強轉移就業的同時,保障本地供需穩就業。

全市著力加強本地供需對接,針對有就地就近就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主動推送崗位需求信息。崗位需求信息涵蓋市內產業園區、企業、扶貧車間、十二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开往春天的专车!毕节市促进68.8万农民工转移就业

易地扶貧搬遷戶在工位上工作

在特殊時期,招聘形式採用網上“不見面”招聘,此舉增加了本地農民工就業供給,促進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目前已促進市內返崗就業57822人,其中到工業園區就業1萬餘人,到各類農業產業基地就業1.87萬人。

疫情時期,中小微企業遇到的困難更大。畢節市認真落實各項援企穩崗政策,通過緩繳社會保險、實施就業創業補貼等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目前,受理2103家企業延期繳納社保費,164家企業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累計為全市各類企業減徵社會保險費2237.5萬元。

同時,為擴大政策知曉率,畢節市還編印了《扶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農民工返崗就業政策》1萬餘份,發放至各工業園區、產業基地、易地扶貧搬遷點和村委會。

“下一步,我們將採取‘六個一批’方式,力爭在2月底前有就業意願的現返鄉勞動力100%實現就業,為全市堅決打贏‘兩次戰役’提供硬支撐。”周碧英說。

編審:林萌

審籤:王幸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