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字節跳動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能否持續盈利併成長為Alphabet那樣的公司?

吾乃一凡子


如果按照當下的模式和策略,我認為字節跳動絕對不會發展成Alphabet那樣的公司,因為它與Alphabet沒有可比性。


核心競爭力

字節跳動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要想討論兩個公司的異同和發展,首先就要看一下這兩個公司的文化和核心競爭力。

而字節跳動和Alphabet的核心競爭力就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就導致兩家公司的發展方向會截然不同。

那麼,兩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分別是什麼?

  • 字節跳動:產品

  • Alphabet:技術

我曾經在一個回答下面提起過,字節跳動的成功取決於產品經理精準的用戶研究和市場定位,如果非要再加一點輔助因素的話,那就是鋪天蓋地的營銷。

下面來看一下字節跳動旗下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產品,

  • 今日頭條

  • 抖音

首先要說的就是今日頭條,我想應該聽說今日頭條的人比聽說字節跳動這個名字的更多,這也是當初把字節跳動帶起來的第一款熱門產品。

今日頭條出現之時已經有很多媒體巨頭,鳳凰、網易、百度、騰訊,為什麼今日頭條的出現一夜之間爆火併且病毒式的傳播?我想,就是因為它產品的定位。對比於傳統那些媒體一味的關注於普適群眾關注的熱點,字節跳動開始關注新聞的個性化。

在大多數公司都在專注挖掘“大多數”人的價值時,字節跳動開始針對性的挖掘個體的價值。

然後再說一下抖音,提起抖音就會想到另外一款產品--快手,為什麼抖音能夠超越老大哥,能夠迅速佔領不同年齡層次?產品設計。

當你使用抖音和快手時,你會發現,快手的產品設計太不人性化,就如同查理芒格說的一句話“如果我一眼看不出一家公司的盈利模式,我不會去投資它。”我覺得一款好的產品設計就應該是“傻瓜式”的,能多簡單,就多簡單。

對比一下,使用快手看一個視頻,需要點開--關閉--滑動三個動作,而使用抖音,則把這些都給省略了。

也許很多使用者都已經習慣這樣的操作,覺得這有什麼呢?

錯!如果研究過產品經理方面的知識應該理解,一個好的想法、一個好的設計,是多麼的不容易。

技術實力

對比了核心價值觀,接下來就應該對比技術實力。

就如同前面所說,字節跳動是一個產品驅動的公司,而Alphabet則是技術驅動的公司。

也不能說字節跳動完全沒有技術和研發實力,字節跳動在搜索推薦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而反觀Alphabet則不同,它旗下最為知名的品牌眾所周知--谷歌。

我想,凡是關注前沿研究的應該對Google都不陌生,它絕不僅僅是搜索引擎這麼簡單。

  • Bert

  • YOLO

  • tensorflow

  • ......

這幾年最為熱門的機器學習框架、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方面角逐者很多,全球成千上萬的公司、學者都在努力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但是幾年過去了,才發現,最後角逐勝利,被商業上真正應用且經得起考驗的均是出自於谷歌之手。

這就意味著,他們掌握了話語權。

這有什麼呢?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安卓。

我想,當初谷歌開發安卓時應該也像現在很多人看待tensorflow這些一樣,“我們能用就行,有什麼呢?”

但是當有一天你發現,它已經深入骨髓,你已經離不開它時,它就開始坐著收錢了。

就如同現在的安卓,有開源版,有谷歌定製版,當然,話語權掌握在谷歌手裡,你可以使用開源版,但是性能比著谷歌付費版相差很遠,所以,國內公司就不得不每年花費大量的金錢在系統方面。

技術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直接的金錢收入,還可以帶來很多間接的。

來談一下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用谷歌搜索,而反感百度搜索?

難道僅僅因為廣告嗎?當然不是,谷歌每年在搜索廣告方面也有巨大的收入。

但是,谷歌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它能夠在保證用戶體驗的情況下最大化利潤收入,這樣不僅保障了口碑,還賺取了金錢。


Jackpop


說的客觀一點,谷歌是屬於互聯網最頂端的公司,是世界互聯網產業生態的基礎。

第一大殺器,安卓手機操作系統,幾乎是移動互聯網生態裡的空氣和水,頭條,抖音,騰訊,淘寶等等只是這個生態裡的一片森林!

有了水和空氣,自己可以去建森林。但是如果你只是一片森林,是改變不了整個生態的!

第二大殺器谷歌搜索,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為什麼我們用不了,這裡不便多說!

至於頭條,包括騰訊和阿里巴巴,會不會成為谷歌這樣偉大的科技公司?

我的答案是不會的!谷歌的本質是屬於創造科技的公司,而騰訊和阿里巴巴是屬於創造模式的公司!當然都是偉大的公司!

其實近幾年國內互聯網的發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改變中國,而不是互聯網的技術改變世界!

淘寶,微信,抖音都是外邊借鑑過來的,技術都是現成的,重要的是本土商業化,適應本土發展!由於國內市場經濟不完善,一些行業比較封閉,就給了互聯網模式機會,比如移動支付!一些國內的互聯網巨頭的市場基本上大都是在國內,在國外的市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說是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改變中國!

微軟幾乎做到了人人都有一臺電腦,蘋果發明了智能手機!這些都是技術改變世界,創造了一個新的生態,才誕生了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企業!

模式驅動型的企業和科技驅動型的企業,基因是不一樣的!一個靠模式起家的公司是很難轉型為技術驅動的!

就好比一個開銀行的人,過習慣躺著掙錢的日子,讓他去做實業,技術研發生產銷售!

現在騰訊和阿里巴巴每年幾千億的掙著,讓它們每年投個幾百億去技術研發,其實是動力不足的!

一是風險高,不是所有的技術研發都有回報,往往都是打水漂!

二是股東不願意,本來每年錢好好的掙著,為什麼還去搞未來不明確的技術研發!

三是禁不住誘惑,為什麼現在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去做金融了?來錢快呀,是誰都禁不住這種誘惑!苦苦的等著實驗室熬出什麼驚天技術來,說不上還不如金融來錢快!

騰訊和阿里巴巴,成為巨頭很多年了,一年比一年賺錢!但是從來就沒有推出過一個能改變世界的技術,從來都沒有!它們不缺錢,也不缺人才!就是因為當你習慣了賺快錢,就再也不會做實業了!

國內的互聯網還有沒有希望,就看會不會出現微軟,蘋果,高通,英特爾,索尼這種靠技術硬實力說話的公司!


暢步防滑


我覺得字節跳動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內容。

一是字節跳動擁有大量內容,而是字節跳動能夠持續不斷的生產大量新的內容。

內容的呈現主要有四種形式: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而字節跳動在這幾種內容形式上都具有極強的競爭力。文字、圖片方面有今日頭條,視頻方面有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音頻方面目前暫時沒有碾壓性的產品,不過這並不妨礙字節頭條在內容領域的霸主地位。

字節頭條內容的背後,是近8億的用戶。而這8億用戶背後了,則是百億級的流量。這代表什麼,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經常幻想假如全中國14人每人給我1塊錢,那我就有14億了,幾輩子吃喝不愁了。同理,8億用戶每人為字節跳動帶來1塊錢的盈利,那麼就是8億的盈利,這比大多數的A股上市公司都要牛了,況且這8億用戶給字節跳動帶來的盈利遠不止8億。數據顯示,字節跳動2018年僅廣告收入就已達到470億元,未來的盈利空間可想而知。

那麼為什麼用戶買字節跳動的帳呢?因為時代在變,不買字節跳動的帳,不買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帳,很有可能被淘汰。我今天正好參加了字節跳動的一個會議,現場一個餐飲老闆表示,自己的店已經開了20年了,有很多名人都光顧過,生意也很不錯,過去一直沒怎麼利用互聯網做宣傳推廣,但近幾年同行都在擁抱互聯網,明顯的感覺競爭壓力特別大,所以最近一直在瞭解抖音的抖店產品。這就是當下最典型的使用字節跳動產品的一類人群(當然字節跳動也是在搶新美大的生意)。

很顯然,字節跳動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宣傳推廣利器,於大眾而言,是掙錢、變現的重要的工具。由此我們看到了各種廣告推廣、達人直播、種草帶貨都湧進了字節跳動,而這為用戶帶來了或是名氣或是收益。與此同時,字節跳動本身的盈利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支撐著字節跳動750億美元的估值。

總體而言,字節跳動是內容為王,背後是用戶為王,再背後是流量為王。坐擁內容、用戶、流量,未來的字節跳動完全可以持續盈利。但要成為Alphabet那樣的公司,短時間內很難實現。


小科說


字節跳動核心競爭不在於內容本身,而在於用戶獲取內容的方式。

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App目前非常火,用戶基數大,日活用戶高,用戶粘性大,基本上已經在資訊內容、短視頻兩大板塊形成壟斷地位。

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App是目前最火的內容資訊類App。今日頭條App才出現沒幾年,為什麼它會迅速霸佔各大應用市場的top下載榜?原因不是它的內容有多新穎,網易新聞等資訊內容類App比今日頭條要早,而且今日頭條的內容早期其實就是從各大新聞網站爬取的,為什麼它會後來居上?最大的原因是它徹底改變了用戶獲取內容的方式,從主動獲取變為根據興趣愛好被動接受。

以往所有的內容性App對於所有用戶來說,內容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所有用戶看到的內容都是一樣的。而今日頭條會根據用戶喜好,根據用戶閱讀習慣,為每個用戶打標籤,根據用戶的標籤和內容的標籤的匹配度來給用戶推送相關內容。這樣每個用戶看到的內容都是不同的,而且都是感興趣的,這就是今日頭條為什麼可以幹掉其它內容類App而獨佔鰲頭的最大原因。智能推薦算法是字節跳動的核心競爭力。

Alphabet是高科技公司,擁有領先世界的技術,而字節跳動還是在互聯網紅利形勢下發展的,如果想成為Alphabet這樣的公司,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發展和技術積累。


阿邁達聊技術


我覺得字節跳動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來源於以下幾點。

內容豐富

可以毫不誇張的講,現在自媒體這麼火爆,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說微信公眾號的崛起,而是頭條號的崛起。以前我們生產內容主要靠的是公司的編輯,看到了什麼新聞就編輯什麼新聞然後在推送給用戶。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內容十分的有限,且並不豐富。



一個公司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但是每天發生在世界上或者說生活周邊的事情卻是無限的。你用一個有限的人力去編輯無限的事情,這肯定是不行的。並且人的精力業有限,擅長感興趣的領域也不同。有些編輯喜歡體育,有些編輯又擅長科技,你很難在每個領域都找到那麼多擅長的員工。


但是字節跳動不同。按照張一鳴的說法是,字節跳動公司不設置編輯部,沒有主觀的價值觀,一切的一切都交給用戶自己去編輯和生產內容。你喜歡可以,那你可以天天去編輯科技的新聞。你喜歡娛樂八卦,那你就天天去寫娛樂類的文章。這樣可以不斷的籠絡各個區域優質人才加入進來,持續不斷的為字節跳動生產內容。

可以這麼說,字節跳動公司從來不是一家生產內容的公司,而只是一家內容的搬運工而已。通過發動所有人來為公司服務。這就是毛主席所講的,“人民戰爭”。依靠人民,全民皆兵的生產內容。


分發機制

字節跳動的第二個大殺器就是他優質的推薦算法,分發內容機制。這個算法牛逼之處就在於,你喜歡什麼內容,他就源源不斷的為你推薦什麼內容。而傳統公司的做法是,我把我認為優質的內容推薦給你,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公司所覺得的優質內容是不是用戶也覺得?或者說用戶也對這個感興趣呢?


舉個例子,我喜歡科技,但是你卻天天給我推薦體育或者娛樂新聞,這肯定是會引起用戶反感。在比如,我喜歡科技中的專門的電子數碼類文章,你卻天天給我推薦公司發展,科技企業發展文章。這就顯得有點文不對題了。

而字節跳動的做法是,先隨機像你推薦一些內容,看看你哪些內容會點擊打開,觀看這些內容的時間停留長度是多長。然後對你進行用戶畫像,通過算法推測出你可能對哪些內容感興趣,從而源源不斷的推送內容給你。所以你使用字節跳動公司產品越長,推送的精度越高,可以充分調動你的興趣。說的不好聽一點,這就像是吸鴉片一樣,很容易上癮。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人刷抖音刷不停的原因,因為你刷的內容都是算法推薦給你,你感興趣的東西,你怎麼可能停得下來。


優秀的激勵制度

所謂“天天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沒有好處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去做。因此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就是,一定要讓用戶獲利,從而你公司才能獲利。

而頭條在這方面做得可以說非常好。一個自媒體人運營的好,不僅能夠獲得頭條的獎金,而且還有很多廣告之類的收入。例如,你喜歡寫文章問答,那麼頭條就有青雲計劃,只要你是真正優質的內容,那麼直接給你獎勵現金。用戶一看到,原來我寫文章不僅可以給那麼多人看,還能得錢,那既滿足精神層面上享受還能滿足物質層面享受,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通過字節跳動公司產品,很多之前的平民一躍成為了各個領域的大V,月入過萬的也是比比皆是。例如李子柒,美食王剛等,這些都是平民出身,現在收入不菲。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獎勵機制,才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源源不斷的為字節跳動生產優質好看的內容,吸引更多用戶停留觀看,然後自己公司再從中獲利。這套商業模式在我看來非常健康。


能不能成為Alphabet那樣的公司?

我覺得按照現在字節的發展很有可能的。

首先谷歌公司是一家以工程師文化為核心的公司,而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也是工程師出身,並且頭條的最值錢的就是推薦算法這個。按照文化上來說,頭條可以和谷歌媲美。


其次,福利待遇很好。根據最新調查顯示,頭條公司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公司之一。這主要體現在公司的文化價值方面。我有朋友就在頭條,他們給的評價就是,溝通簡單,效率高,學習快,不設置邊界。


進入頭條第一天,HR就會跟你說,遇到任何領導都不能稱“總”,直接叫名字。這樣讓人感覺到親切,而沒有什麼上下級之分。然後是OKR管理制度,你可以看到任何領導的OKR,包括於創始人張一鳴,知道他每天在幹什麼,進度如何,完成了多少。接著是包三頓飯和住房補貼。頭條的待遇很高,吃喝完全沒費,人家公司這麼富有其實也不差這點錢。每個月對於住的好像還有1500塊的補貼。

雖然公司實行大小周模式,但是大小周來加班居然有1.2倍工資。記得我朋友跟我說,頭條好像要取消大小周,結果底下的員工居然集體反對。理由就是以後不能週末沒事來公司蹭吃蹭喝還有錢拿了,有些人在家沒事週末就喜歡來公司加班,不僅飯菜免費還能有1.2倍工資,何樂而不為。能讓員工這麼開心加班的,在中國還真的沒有幾家。這跟谷歌真的很類似。所以我覺得字節跳動還是很可能成為下一個谷歌的。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請隨手點個贊或者評論一下吧,謝謝。


晨雨細曲


有一種勝利叫做流量,這個年代誰獲得了粉絲和流量,誰就有可能在這個年代稱王稱霸,字節跳動,好好研究一下,確實很厲害,尤其是頭條和抖音這一塊,這也是字節跳動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所在…

細觀整個頭條系,火山小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穿山甲等,在整個字節跳動中確實又讓你刮目相看,興趣推薦,利用大數據對粉絲瀏覽內容進行興趣分析進而推薦,這也是字節跳動一大關鍵…

對於盈利模式,不管是廣告收入還是通過電商分成,字節跳動的盈利模式完全可以多樣化,因為粉絲就在這,這個不能忽視…如果是跟國外的媒體平臺相比,其實字節跳動,能夠立足下來,完全是一種勝利,對於我個人而言,過節跳動未來能夠甩他們幾條街沒啥問題…就是強悍…喜歡我的老鐵,還望關注,謝謝…


音樂天亮


1、今日頭條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信息推送方式,有以前的用戶自動尋求感興趣的信息到現在智能分析用戶興趣自動推送用戶喜歡的信息,迎合了當下互聯網時代民眾懶惰的性格曲線。

2、無論是短視頻還是其他短內容的重複刷屏,都是中國民眾版權意識缺失的表現以及對尊重知識尊重創作的不夠重視,社會大環境下,今日頭條成為這一現象最大的受益者。

3、早期的自媒體就如同早起的淘寶一樣,專業造假,瞎編亂造,譁眾取寵,唯恐天下不亂,語不驚人死不休,風頭絲毫不虛uc頭條,這是頭條早期發展的一個現象,也推動了用戶流量增長,因為這些迎合了受眾。

4、當下今日頭條儘管在自媒體這一方面有所整頓,但是在版權這一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它會成為一家市值很高的公司,但是對於那些尊重知識尊重創作的人來說,今日頭條不可能從他們手裡拿到一張選票,偉大就無從談起。


無益身心事莫為


目前來看今日頭條主要是新聞和諮詢類app,通過掌握用戶的喜好為用戶智能匹配更精準的新聞資訊,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上,目前今日頭條已經是移動互聯網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今日頭條通過巨大的流量又孵化出抖音和西瓜視頻等一眾互聯網娛樂類app,目前來看今日頭條發展前景可觀,如果說看三年以後,這個不好說,畢竟新技術發展很快,任何一家科技公司如果不緊跟技術提升步伐很容易在短時間被淘汰,目前的百度就是一個例子


話基因


字節跳動的基本業務模態是內容傳播,嚴格地說還談下上有核心競爭力,一定要說核心競爭力的話,現階段暫時是內容整合分發大規模化;谷歌的核心競爭力是安卓生態系統、以搜索引擎為代表的底層技術。但谷歌的可替代性難度非常高,跟字節跳動應該不是一個層面。


spamer2010


谷歌是做底層的,字節是做前段的,目前還沒法比吧,等幹掉百度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