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職教師做自媒體不影響教學嗎?是否與校外輔導賺錢同樣違規?

鷹眼看社會


針對題主提出的問題:

在職教師做自媒體不影響教學嗎?是否與校外輔導賺錢同樣違規?

我是一名職業院校的老師,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在職老師做自媒體不但不影響教學,反而對教學有促進作用。

確實現在社會上有人對老師存在某種偏見,認為老師就是要平時上課,晚上在家批改作業,準備明天的教學資料。看見有的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做自媒體,就認為這個老師是不務正業,不把精力放在工作,影響了教學。

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偏見。就從職業這個角度來說,老師也是一個職業,每天工作時間也是8小時。老師在家批作業,備課,那是老師多付出的,而不能做為理所當然。也有老師在家備課猝死的事件,那按理說應該算是工傷吧。錯了,還真不算工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師只要在工作時間把任務完成,在課餘時間做自媒體怎麼會影響教學呢?

從一個人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豐富多彩,老師也是人呀,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老師別得做不來,也就是有點教學方面的東西了。在職老師做自媒體大部分是利用課課餘時間,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用自媒體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說就是以一種興趣愛好來做這事情。老師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有個興趣愛好也實屬正常。

我是從2012年開始做自媒體的,當時就是為了教學。我教的課程是《會計電算化》,由於軟件版本升級頻繁,每次升級變化相當的大,受到各種原因的限制,學生參加工作後所學的版本早就被淘汰了,而且社會上的財務軟件也是五花八門。

怎麼能讓學生及時學到軟件最新版本的操作呢?我的做法就是把最新版本軟件的操作錄下來,發佈在網上平臺,讓學生隨時可以學習。為此我自學了Pr、Ps、會聲會影、Camtasia等軟件,雖然都不是很精通,但是足夠製作簡單的教學視頻了。

現在又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建立教學資源庫,這都需要製作大量的教學視頻。當很多老師還在一籌莫展不知道如何去做時,對我來說卻是很容易事情。2013年我們申請省精品課程群,製作的演示、操作、練習一體化教學視頻是我們最大的亮點,很輕鬆就申請下來了。

通過發佈在網上的小視頻,我認識了全國各地的很多學生、老師和會計人員。通過與老師交流,我們一塊交流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法;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存的問題,並據此改進教學方法;與會計人員交流了解會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瞭解會計人員的真正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做到教學內容真正滿足工作的需要。


這次延期開學,進上網上教學,如果老師們都會點自媒體技術的話,還會存在這麼多問題嗎?這恰恰理證明了在職老師做自媒體的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職老師做自媒體不違規

在職老師做自媒體與校外輔導賺錢有著本質的區別。校外輔導會造成教育嚴重的不公平,是嚴令禁止的。而在職老師做自媒體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普及相關專業知識,對社會是有益的。雖然也可以賺到一點錢,但是大部分是通過流量來實現的,可以說受益者是不用花錢的。例如,君山老師分享了在管理學生方面的經驗與做法,讀後很受啟發,真的希望這樣的老師做自媒體的越多越好。

在我們學校,不但不反對老師做自媒體,而且還鼓勵老師去做,當然所做的內容必須是與教學相關的。因為老師把好的教學視頻發佈到教育機構的平臺上,一方面自己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只要有學生註冊觀看了,就可以算作是本校的學生,這對促進學校的發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結束語

  • 在自媒體時代,教學手段、方法要發生變化,老師也要跟著變化,順應潮流的發展。


  • 我個人認為,在職老師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做自媒體,不能限制,應多多鼓勵。

  • 如果在職老師做自媒體有益於社會,知識創造價值也是應該的。


文會教學


首先,教師做自媒體沒有違規。

大家看看教育領域有名的幾個大V,李永樂老師、化學老師向波,他們都在做自媒體,並且直接在上課的時候錄視頻。人家違規了嗎?到目前為止沒有政策規定這個問題,反而他們都受到了媒體的熱捧。李永樂老師現在光明正大的參加各類節目為大家科普知識,同時也在學校教書。向波老師作為學校的化學老師被四川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所以,現在老師做自媒體沒有違規。

(新華網報道祥波老師走紅)


其次,在職教師做自媒體不會影響教學,反而還有促進作用。為什麼?

其實在網絡上教授知識對自身的要求更高。一般在課堂上上課,你說錯了,馬上改過來,說話也比較隨意。但是在網上上課,一字一句都要好好斟酌,網絡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誰都不想自己的負面內容被傳播出去。


我做自媒體一段時間了,平時就寫寫問答,拍拍視頻,傳播教育諮詢和信息化教學方法。我很認真的對待每一次視頻拍攝,把乾貨內容分享給大家。

如果我不做自媒體,可能我也不會花這麼多時間去研究這些東西,但是我做了,我就要把它做好,這其實也是鍛鍊我自己的能力。我也會把我學的東西分享給我們學校的老師,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方式上課,讓學生有不同的上課體驗。

我們學校有些老師知道我做自媒體都很支持,還向我請教,我覺得自媒體讓我成長了很多。同時,自媒體也讓我多了一份收入。<strong>

我建議想做自媒體的老師要發揮所長,在某一方面深入學習,順帶把自媒體做好。我覺得現在做也不遲,大家對做自媒體有什麼疑問可以問我。

歡迎大家關注,我立志做一個有價值的自媒體人。


鄒智明微課堂


我堂姐在當地縣城一中教英語多年,去年開始她就開始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她自己的教學心得,我這個不怎麼懂英語的人跑進去一看也驚歎了,那叫一個專業,有觀點、有實例,還有朗讀示範,她的學生紛紛轉發點贊,在網上一片叫好!

談到在職教師兼職搞自媒體創作是否影響正常教學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得視自身情況而定。

如果你本來的教學任務不是很重,平時有比較多的富餘時間,我覺得完全可以利用當今這麼優秀的互聯網平臺展示自己的能力,自媒體寫作一方面是對自己的經驗、心得的沉澱,歲月匆匆讓自己留下點東西,另一方面也是思維的整理,不寫出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優秀,就像我堂姐那樣,她一寫出來真是讓我刮目相看。所以從這個方面將,在職教師兼職搞自媒體創作應該是有益而無害,值得推崇。

如果你日常的教學任務很重,平素上完課回到家裡還得連夜批改作業,準備次日的課件,光是正常的教學任務就夠你忙活了,我建議還是不要做自媒體了,因為這畢竟是要花點精力的,還是以本職工作為重。本職工作才是你的飯碗,自媒體創作那不過是錦上添花,不能本木倒置。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想要做自媒體並非只是為了分享經驗、展示能力,更多的是為了利用自媒體賺取收益,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達到產生收益的地步,那麼你的精力付出可能就不只是一點點了,首先得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得保證有好內容,其次你還得懂運營,沒有流量沒有關注度一切都白搭。這些都是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具體要不要做,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權衡利弊,想清楚再行動。

至於說在職教師兼職做自媒體算不算違規,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違規!

這與在校外機構兼職教學完全不同。在校外機構輔導那是要籤聘用合同的,那本身就是一種正式的職業形勢,有了合同的約束你就得提供必要的價值,國家這麼打壓限制教師在機構兼職,也是為了保證學校老師正常的教學質量不受影響。

但是自媒體創作就不一樣了,首先沒有合同約束,有精力就搞,忙不開就停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另外自媒體的形式靈活多樣,用私人的時間搞搞創作,國家難以界定是否算是違規兼職,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筷子物理


在職教師做自媒體影不影響工作取決於個人,如果是週末、下班之後那麼對個人的工作基本沒啥影響,如果不做自媒體請問你下班以後會幹嘛?是不是忙於學校工作?所以下班後的時間屬於自己,做自媒體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鍛鍊,相對於一些下班後沉浸在打麻將、趕局喝酒的人來說自媒體是一個高大上的事情。既然本質工作是教師,那麼在上班期間如就要安心教師工作,如果執著於做自媒體,即不應該也是違反相應規章制度的行為,所以做自媒體應該分清楚工作時間和非工作時間段。

國家教育部門嚴禁在崗教師在校外輔導機構兼職賺錢,初衷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防止有些教師課堂不講輔導機構講。對校外輔導機構來講,相對於沒有從事過教育事業的人有經驗的教師他們更樂於聘用,教師本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尤其有名氣的老師也是一個招牌,國家教育部門嚴厲打擊教師校外輔導補課是大勢所趨。但是隻要有中考高考兩根指揮棒存在,校外輔導機構就不會消失,有些家長是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有些家長是想讓孩子笨鳥先飛,只不過輔導機構的老師不是在職老師而已。綜上所述,做自媒體不等於在校外輔導機構兼職。還是那句話,上班時間請忘掉你的自媒體,這也是一個二十七年教齡在自媒體樂此不彼的教師的心得!


風馬旗藏地戶外


馬雲:一個國家應該鼓勵最優秀的學生進入師範學校。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為什麼在這老師都進入了自媒體?為什麼?難道我們就不能夠反思嗎?

“重精神,窮待遇”的思想觀念曾經耗盡教師職業的潛能。

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我們的現狀是什麼?我們一目瞭然,家校矛盾衝突特別嚴重,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把教育置於社會輿論的風口,讓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所適從,不知道應當如何做,所謂的主動權,積極性都被扼殺在衝突之中。

從教幾十年接近退休的老師,退休工資不到5000元,你讓一個人才能夠靜下心來,難道教師的家庭都不需要吃喝,都活成神仙。

做自媒體能夠提高一部分自己的能力,能夠把自己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收入,這都是無奈之舉。

如果有一天真的出臺了相關規定,老師做自媒體也屬於違法違規行為,這是把老師逼向去搬磚的節奏。

個人覺得做自媒體不違規



數學胡老師


在職教師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做自媒體。教師做自媒體不違規。

首先在職教師要保證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教學工作。在本職工作做好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做自媒體,完全可以,工作時間就不要做自媒體了。

其次,做自媒體可以利用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專業知識都可以,在自媒體上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教育心得、或者自己的興趣愛好,還可以用自己的知識惠及更多的人。

再次,做自媒體時間自由,可以作為教師的一個兼職,基層教師比較清貧,公務員都可以下班時間開網約車了,教師做自媒體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投入過多的精力,不要影響自己的教學工作。

最後,國家禁止中小學教師校外有償輔導,是怕教師上課不認真教,在校外開辦補習班,家長們怕孩子們掉隊,都願意上自己老師的補習班,涉及到一個收費的問題,所以國家是明令禁止的,是屬於違規的。

在職教師做自媒體,逼迫自己不斷學習,積極創新,更有利於在職工作的開展。


小妤媽媽


教師做自媒體我是比較贊成的,自媒體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產生的新的新聞媒介,他的滲透力、傳播力、知識量更強更大寬廣,為很多不能從事媒體的朋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施展自己的能力。

作為教師,是教育界的佼佼者(不排除個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在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實踐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特別是現在各類寫作培訓、閱讀培訓、書法培訓、英語培訓、繪畫培訓、速算培訓等等各類培訓琳琅滿目,讓家長們眼花繚亂,而且學習費用高昂,如果有部分優秀教師能通過自媒體分享自己的教學經歷和經驗,傳播學習技巧和知識要點,可以讓學生家長解決很多困難。

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大多因工作繁忙,在教育孩子方面沒有很好的方法經驗,網上或者書上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僅僅是紙上談兵,不切合實際,如果自媒體能和家長互動起來,做切合實際的教育教學經驗分享,能讓家長少走很多彎路。

作為孩子,對學習是非常乏味枯燥的,在自媒體傳播中,孩子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薄弱的學科去學習分享,能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而且少走彎路,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A崑崙山上一顆草


你好,我是涓月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在職教師做自媒體,不僅不會影響教學,反而有利於教學。為何這麼說呢?

一、在職教師做自媒體所選擇的領域多為教育。

教師專長是教育教學,在選擇做自媒體時大多選擇教育領域。在做自媒體的同時也可以學習他人。促進自身成長。

二、自媒體需要總結提煉經驗,倒逼教師學習。

教師在做自媒時,為了讓內容更有吸引力,將平時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還可以倒逼教師進行學習,對自己的教學也有幫助。

三、教師利用假期和週末時間,與教學並不衝突。

教師的時間相對自由,利用空閒時間做自媒體,與教學並不衝突。也讓空閒時間更有意義。

四、做自媒體體現教師自身價值

做自媒體可以得到志同道合者的贊同,做得好,還可以補貼家用,讓教師更有信心,工作起來更有勁頭。


小學語文教師涓月


在職老師做自媒體,如果能處理好主業與副業、業內與業餘的關係,如果能做到不耽誤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不影響教學成績,個人認為無可厚非,不可與參與校外輔導賺錢的教師同日而語。

首先,應當承認,這是一種健康的個人興趣愛好。自媒體,通常是指在微信個人公眾號、知乎、頭條號、百家號、微博等公共媒體上,提交個人申請材料成功後,即可以在這些平臺上擁有自已的帳號和一方發表自己作品的園地。由一這描述看,自媒體其實就相當於一份個人創辦的電子雜誌,可以發文章,可以發圖片,也可以發視頻,同時這一媒體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作者不用定期出版,可以每次發一篇作品,也可以發多篇作品,還可以不發,如果讀者覺得你的作品質量高,可以適當給你打”賞“。

一般情況下,做自媒體的在職教師,要麼業餘時對寫作感興趣,要麼對攝影感興趣,要麼對視頻製作感興趣。喜歡做自媒體,與教師業餘時間喜歡書法、喜歡體育鍛煉、喜歡唱歌並沒有什麼區別,不應橫加干涉。

其次,自媒體有利於教師總結和傳播教育教學經驗。從目前各自媒體平臺上發表的作品看,做自媒體的教師大多是以圖文創作為主,許多教師將自己平時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寫成小論文,或者記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教育事件,寫成教育敘事,配以適當的圖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發表出來。這樣的寫作方式就像一些學校要求教師寫教學反思一樣,有利於教師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得失,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而且由於寫作自由,沒有條條框框限制,沒有思想顧慮,大多數文章記錄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感受,這就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積累了豐富的第一資料。

另外,也有一部分教師在自媒體上開設網絡直播,即時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還有些教師利用手機隨手拍下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具有啟發意義的人物和事件,供觀眾反思。無論是圖文創作,還是視頻創作,一旦在自媒體上發表,就會在一定範圍內傳播,變成了公共資源,對讀者或觀眾會產生一定啟發和借鑑意義。這與教師向報刊雜誌上投稿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優質作品在自媒體平臺上有時會贏得為數不多的打”賞“,其實就相當於作者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的稿費,是個人勞動所得,這樣的收入與參與課外輔導賺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再次,自媒體有利於教師提高專業能力,助力教師成為”專家型“教師。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教師只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狀態下研究,才能加快自己成長的步伐,脫穎而出。許多堅持做自媒體的教師,通過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擁有了自己的教育科研課題,並總結梳理在自媒體上發表的文章,出版了專著,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體系,成了在一定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型教師,可謂名利雙收。從這一角度看,教師做自媒體不僅不會影響教學,還能有效助力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部門和學校應當在制定好規則的前提下,鼓勵教師做自媒體。


王營評教育


就像別的行業一樣,為什麼你的行業可做自媒體,教師就不可做了呢?這是偏見嗎?你可以下班後做自媒體,老師也可以的。如果不這樣,那麼做自媒體的人都是專職的嗎?沒有別的工作?事實是不可能的,做自媒體的很多是身兼數職。自媒體只能叫兼職,不能做主業,因為收入不可預料,不穩定,甚至無收入。有時候玩這個只是純粹感興趣或者好奇而已,等玩一段時間煩了之後,或者得不到收入失望之後自然會放棄。老師也是時代的親歷者,這些時代的產物老師也去體驗也會做,知道其中的利弊,才能夠更好地去引導教育學生。比如自媒體上寫文章,發表文章這是很好的鍛鍊途徑嘛,很多教師本身能寫會道的,在這平臺上發揮自己的優勢,若還能賺取生活費,那簡直是太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